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真·老字号 两千年的典当行业同祥金融也要赴港上市了?

2020-07-09 19:23

  每年年审过后,诸多不规范典当行的出清,都会为幸存者带来少量的增长机会,但对幸存者也有了更高的风控能力和资金实力的要求。

  作者 | 长考

  来源 | 格隆汇新股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典当,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行业,上至汉代、明清官宦流落的故事,下至近代豪门败落的传闻,总是跟典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典当成了家道中落的最后归宿,也是平头百姓偶得珍品走上逆袭的关键转折。《李卫当官》里,主角就是当掉了一把秦淮名妓赠与的名家画扇,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人生才开始有了转机。

  这个古老的行业生命力足够顽强,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踏上了赴港上市的道路。

  中国同祥金融是一家深耕于典当行业的贷款提供商,服务范围主要在河北省及北京市两地。截止2018年12月31日,以收入计算,其在河北省排名第一、北京市排名第六。于2020年5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今天,笔者想借着同祥金融这个话题,聊聊典当这个古老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境遇。

  一

  上限受限于监管,下限却被市场化

  近年来,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典当行业增速也出现了下滑。尤其从2014年行业到达顶峰后一路下滑,表现出了一定的周期性。

  根据监管要求,典当行业营运必须依靠自有资金,这意味着注册资本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典当行注册资本总额从1394亿元逐步上升到1758亿元,而增速从15%降到2.09%。

  图1  2014至2023年典当行注册资本(含估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估计,格隆汇新股整理

  典当总额方面,从2012年的2765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最高峰3692亿元,随后逐年下滑直到2018年的2863.2亿元。

  图2  2012至2018年典当总额

  数据来源:

  全国典当行业监管信息系统 格隆汇新股整理

  周期性并不能完全解释典当行业近年发展的颓势,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行业本身的特点。“短、小、快、活”四个字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行业的特点。典当行业聚焦的是有小额短期贷款需求的客户,放款速度快、经营方式灵活。自然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又占比约80%。

  然而,随着政策进一步要求,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中小微企业。各大国有大型银行纷纷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截止2018年末,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均已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挂牌,10家股份制银行在总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服务中心,银行业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9%。

  作为主流融资渠道补充的典当行,被越来越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逐步侵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典当行若想要维持更多的份额,难免降低费率打价格战,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而典当业务扩张只能依靠自有资金,如今被进一步压缩的的利润空间会反过来抑制典当行的发展,造成近年行业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负数的情况。

  另一个方面,典当行业务涵盖范围比较广,但占比最高的是房地产典当业务,常年超过50%。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一旦出现违约,典当物要能够变现,且能够保值甚至增值,“硬通货”房地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图3  典当行各业务占比

  数据来源:全国典当行业监管信息系统 格隆汇新股整理

  典当作为一个“看物不看人”的行业,相对于客户本身,更看重的就是当物本身的价值。无疑,房子更容易受到典当行的青睐。但这也容易使得行业风险更加集中,房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当物的价值。

  由于监管要求,发生逾期绝当后若典当物价值超过3万元,典当行不能直接处置,需要与客户再次签约,并且将处置后的价格超过原债券部分归还给客户。因此,在房地产典当中,房价上升的好处典当行享受不到,但是房价下降的时候,典当行需要承担这部分风险。

  二

  财务数据恶化,民品典当业务或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回到中国同祥的招股书,公司近三年增收不增利。2017至2019年收入从4853万元增长到6869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8.97%;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2570万元、2536万元、2602万元,复合增长率仅为0.62%。

  图4  合并利润表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可以看出,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经营开支总额出现了大幅增加,而其中又以员工开支和减值亏损的增加为主。

  员工开支伴随业务扩张增加可以理解,但是减值亏损的迅速却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总违约率近三年分别为4.1%、3.2%、6.1%,整体上升的总违约率让人不得不担心公司风险管理能力。

  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中国同祥无法保证,其风险管理系统及内部控制政策足以有效识别及减低与我们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因此,其未必能充分识别或承受未来的风险。作为一个实质上靠风险转嫁赚钱的企业,中国同祥却告诉大家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风险管理,这让人不得不对其公司整体经营能力产生一律。

  另一方面,跟同行相似,中国同祥也非常依赖房地产典当业务。报告期内,房地产典当产生的利息收入分别占总利息收入的60.5%、74.7%、78.4%。而该业务的总违约率也是很高的,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5  房地产典当业务经营数据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此外,房地产典当业务逐年攀升,给公司带来利息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集中的风险。而根据监管要求,房地产典当不能进行跨省级行政单位进行,无疑也大大限制了中国同祥这类区域性龙头的扩张。

  市场上类似房地产典当的业务供给方有很多,中国同祥要与银行以及众多小贷公司、典当行同台竞技,服务严重同质化,公司体量也远不足以支持打价格战,很难在这方面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三

  结语

  随着众多监管条例出台,当前的典当行业可能处在史上监管最严的时候。每年年审过后,诸多不规范典当行的出清,都会为幸存者带来少量的增长机会,但对幸存者也有了更高的风控能力和资金实力的要求。

  中国同祥若能上市成功,资金实力的提升自然不在话下,但未来的发展还要看其风控能力能否进一步提高,以及业务创新能力能否支撑增长的需要。

  加入“格隆汇打新研究群”,

  与打新大牛一起,

  获取最全面、最深度打新资讯。

  入群后即有机会获得

  最新资讯/课程/报告/评级/资料等干货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客服微信,即可入群学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