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平安好医生7件系列商标被宣告无效 赔偿好医生300万

2020-06-17 18:22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持续两年多的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医生集团)与平安好医生之间的商标侵权诉讼案暂告段落。上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显示,好医生集团的“好医生”商标为第五类“人用药”产品上的中国驰名商标,予以驰名商标保护,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抢注的七件“平安好医生”系列商标将被宣告无效,赔偿好医生集团300万元,并赔礼道歉。6月17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平安好医生,对方未对判决结果作出回应。

“好医生”商标44个类别获准注册

  资料显示,好医生集团于1998年开始申请第一件好医生商标,并于1999年注册第一件“好医生”商标。随后,好医生商标分别在保健品、医疗用品、饮料、化妆品类别获准注册。2005年开始,好医生集团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并着手准备商标国际注册。“好医生”在2010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截至2011年,“好医生”已在商标1-43类、45类共44个类别获准注册,国际上已获得至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保护。

  平安保险则从2014年开始申请注册“平安医生”、“平安好医”、“平安好医生”、“好医生来了”等商标。2014年11月,平安保险旗下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上线“平安健康管家”APP,并在2015年4月更名为“平安好医生”。2018年5月,“平安好医生”登陆港交所。

  双方的侵权官司也从平安好医生登陆港股前夕开始。2018年4月23日,好医生集团发布关于平安保险“平安好医生”涉嫌侵犯“好医生”驰名商标专用权的声明,称平安健康未经好医生集团授权而擅自使用“好医生”驰名商标,以“平安好医生”名义进行宣传并在其APP上使用。好医生集团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好医生”驰名商标专用权造成了严重损害,误导了消费者,妨碍了好医生集团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好医生相关新业务的拓展推广。因此,好医生集团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宣告“平安好医生”商标无效,并决定立即针对平安健康涉嫌违法使用“好医生”驰名商标的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彼时,平安保险回应称,公司依法注册了“平安好医生”商标,并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核准,该等注册商标许可予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不存在侵犯第三方注册商标权的情形。

官司持续两年多,侵权仍在持续

  2018年4月提起诉讼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平安健康立即停止标志性使用“平安好医生”“好医生”字样等侵害“好医生”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好医生集团表示,由于平安健康未全面履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一审判决内容,且侵权仍在持续,该案正在成都中院依法强制执行之中。

  好医生集团还在2018年5月以争议商标“平安好医生及图”违反商标法有关条款,向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委员会(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商标权无效的宣告申请。2019年3月,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不支持好医生集团的相关主张,对争议商标予以维持。好医生集团遂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者推翻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部分认定,撤销被诉裁定,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裁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平安保险均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始北京市高院的终审判决书结果,不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平安保险公司的上诉请求。

  6月17日,平安好医生方面未就上述判决作出回应,但表示,平安保险诉成都好医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好医生)、好医生集团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近期已有新进展。该案一审判决成都好医生、好医生集团侵害“平安好医生”商标的合法权利,判决两被告刊登公开声明,并对原告平安保险进行赔偿。判决书显示,两者实为关联公司,共同运营一个名为“平安好医生”的微信小程序,这与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好医生”APP名称相同。两者对一审判决不服,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在二审审理过程中,两者撤回上诉,自愿承担一审的判决结果。鉴于四川好医生集团目前仍未及时登报消除影响,平安保险方面已向福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获福田法院正式立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