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4-21 16:32
作者:张忆东
本文摘选自《投资人记事》
引言
"我们和海外投资者交流的时候,有一句话基本上成为了杀手锏,这个牌就叫做“不要与美联储为敌”。目前,美联储秉承的顶层货币理论出现大的调整,你不要指望着有股灾,这是不可能的。"
"新兴市场容易出危机的这些国家,有什么特征?就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项目一旦恶化,往往是经常项目恶化导致内部被动去杠杆,现在这一块已经发生了。"
"一旦三季度欧洲自身的经济复苏动能也比较弱,同时叠加了亚非拉一些国家债务风险的暴露,欧洲最有可能成为一个风险。"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特别是港股是全球洼地,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未来几周就会迎来海外追求性价比、风险偏好比较高的资金,它们愿意到新兴市场的估值洼地市场抄底。"
关于市场的几个核心结论:
1、放弃节操任性发钱,美股在二季度之前可能会是蜜月期
基本上,现在美国市场所反映的是有钱、任性,甚至衰退的风险,大家已经不care了。
张忆东表示,有一句话基本上成为了杀手锏,无论是出什么牌,这是最大的牌,可以压住,这个牌就叫做“不要与美联储为敌”。对于风险资产的多头,他们就这一招,一招胜万招。
其他的,你实话跟他们说,疫情还是很糟糕,人死这么多,美国欧洲的情况还没有得到缓解,经济情况很糟糕,失业率很高,美国零售的增速创了历史新低,衰退不可避免,吧啦吧啦。他会告诉你,who care,不用太在意,只要关注美联储。
现在的状态,美联储像上帝一样的存在,在资本市场,大家都相信美联储。
为什么美联储对于目前海外市场的影响变得这么具有权威性,或者说像信仰一样的存在?
3月23号,我认为美国货币政策,乃至于全球的货币政策,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它标志着全球最大的央行,甚至可以说是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全球的货币体系出现了最大的革命性突破,标志着美联储开始使用了MIT,就是现代货币理论。
现代货币理论最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它基本上认为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应该一体化,货币政策要积极的为财政政策作为支撑。
此前,美联储一直还是有节操的,它只是QE,扩表,但往往还要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信用释放。
到了3月23号,基本上它可以直接用一个sp类,就是特别机构,直接到二级市场购买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购买投资级的美国公司债,这已经是个突破了。
它甚至可以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所谓的大众企业贷款计划,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反正节操已经不要了,已经开始用了新的货币理论了,它就进一步的突破了它的节操底线。
到了4月9日,它把债务的购买范围扩大到了bb-和ba3,就是垃圾债,提高额度到7500亿美金,而额度是可以去买垃圾债的。
基本上,美联储到了这一步,让海外的投资者知道了,美联储就这样干了,它已经不用担心什么传导机制了。
现在我讲,二季度你不要指望美国股市出现大的调整,或者说,类似于2015年 A股有三段股灾,第1段是从6月12号到7月9号下跌,7月9号到811汇改算是一个反弹窗口,从8月15号又开始股灾第2波。
至少目前来说,美联储整个规则,秉承的顶层货币理论出现大的调整之后,你不要指望着有股灾,不要指望美联储马上就撤、不再去护盘了,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反弹之后,至少在二季度,美股可能维持大平台区间震荡,这是美联储的一个改变。
2、三季度警惕两只“灰犀牛”,欧洲庞氏骗局可能会撑不住了
第2部分我要告诉大家的,美联储这样看上去无所不能的这种行为,依然是有软肋的。它的无限地放水,最大的、可攻击的软肋就是通胀。
如果说滞涨发生了,大家就不再对美联储无所不能的光辉形象进行信仰了。大家会一起说,即便放水也没用。
为什么我要大家高度关注两只“灰犀牛”?因为这个“灰犀牛”最终一定会传导到美联储,对美联储所引领的全球大放水是个约束。
张文宏教授曾经说过,全球疫情的控制不取决于控制最好的国家,也不取决于控制最早的国家,而是取决于控制最差的国家。
对于新兴市场,它们(南半球的亚非拉)是全球化最脆弱的一环。三季度对它们是双重压力,一是疫情压力,二是它们自身的经济压力,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都有压力。
现在来看,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包括印尼等,大宗商品出口占整个出口的比重,差不多都是50%,印度也差不多30%,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对它们经济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这会导致企业债务率抬升,从而导致它的银行体系的不良率抬升。
新兴市场容易出危机的这些国家,有什么特征?就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项目一旦恶化,往往是经常项目恶化导致内部被动去杠杆,现在这一块已经发生了。
第2步是汇率贬值,是他们债务危机的加速器。
第3步,新兴市场的国内出现了通胀和外债风险同时抬升,这就是债务危机基本上爆发的一个阶段了,现在已经进入到第2步,到第3步就是外债、风险和通胀抬升。
在疫情冲击下,这很可能在三季度发生,快的就是二季度末6月份,反正是在6月到8月份。
这个图横轴所反映的就是本币贬值和通胀的相关性,纵轴是利率和汇率的相关性。
第一象限是最容易出危机的,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南非、秘鲁、印度、印尼,依次就是这些国家。现在我们看到了,最有可能出事儿的国家之一根廷上周已经是延迟支付债务利息了。
我说的不是黑天鹅事件,黑天鹅是小概率事情发生,导致了轩然大波。而“灰犀牛”是大概率会发生的,而且“灰犀牛”已经启动了,并不是说遥遥无期、看不到。
它已经走了前两步,现在就差第3步了。而第3步就是国内通胀加上经常项目、财政盈余的恶化,外债偿付压力的抬升,从时间节点来说,三季度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我有点担心,这些新兴经济体有可能到后来就变成群体性免疫了。如果这样,对于下半年大宗品的供给还是要小心的。到那个时候,我们再看美联储,它不会再是为所欲为、无所不能、像神一样的存在了,它也是回到凡间了。
除了新兴市场导致的债务危机和潜在的滞胀风险之外,欧洲的经济休克现在已经发生了,欧洲的债还是高的,过去几年一直靠量化宽松来支撑负利率的庞氏骗局。
为什么我一直讲这个负利率是个庞氏骗局?打比方,对银行而言,它给企业贷款利率是-0.4%,因为它的经济整体相对低迷,企业可能某种程度再把钱存回来,它给出-0.6%存款利息,对银行而言,还可以有一个正的0.2%息差。我这只是简单粗暴地勾勒为什么这是一个“庞氏骗局”。
这个“庞氏骗局”过去5年一直运转得很好,但它有一个软肋,最大的风险点就是不能够信用链条断裂。如果银行发现企业可能会破产,就不敢给-0.4%贷款,担心你无法再存回来了。
一旦信用通道出现了不连续性的风险,所谓的交易对手方风险上升,所谓的零/负利率的扩张,它对经济的推动力就很弱,无法形成一种信用创造了。
一旦三季度欧洲自身的经济复苏动能也比较弱,同时叠加了亚非拉穷国债务风险的暴露,欧洲最有可能成为一个风险。
欧洲现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不大,现在的问题,欧洲大概有3.58万亿的金融债,可能变成垃圾债的风险。现在的欧洲央行还没有斯文扫地去买垃圾金融债,三季度欧洲如果有风险,主要是3.58万亿欧元的金融债。
如果说欧洲的债务风险也暴露了,可能会影响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已经可以买垃圾债了,我倾向于说,美国的债务危机今年是看不到的。
3、未来几周,A股港股有望迎来海外抄底资金
我们判断,二季度是熊市中的反弹。其中四五月份,特别是5月上旬还能维持反弹的动能。二季度的中后期基本上就是箱体震荡,到了三季度熊市的下半场,新的下跌还会开始的,这是一个结论。
现在,美国在3月份股灾之后,反弹空间基本到位,估值又回到了偏贵的状态。标普500的远期动态市盈率已经又回到了19倍以上,基本是2月底没有大跌之前的历史高位水平。美股现在已经到了这一轮反弹的后期了。
这次中国的财政刺激还比较克制,货币政策也只是一个托底,美股作为这次反弹的领头羊,按照正常逻辑,它在二季度后期就面临着调整风险,但是在2季度前半期,就是4月份、5月份,它是进入了反弹的后期,当开始进入箱体震荡的时候,资金就会外溢。
这是大概率的,这次反弹轮到新兴市场弹的时候,就代表着这轮反弹进入了尾声了。
所以,当你看到香港股市、大陆股市开始加速反弹的时候,当你看到未来几个礼拜看到的外资,从美国的震荡市,一方面它不会大涨了,同时由于对于美联储的信仰,觉得美国不会噼里啪啦直接向走股灾第2波,可能美股会箱体震荡。
如果美国股市在四、五月份是箱体震荡,有些钱会流到性价比更好的新兴市场,而这个时候,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特别是港股是全球洼地,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未来几周就会迎来海外追求性价比、风险偏好比较高的资金,它们愿意到新兴市场的估值洼地市场抄底。
这是我从短期角度的判断,从中长期维度来说,海外市场的两个“灰犀牛”在叠加了通胀、滞胀的隐忧发生的时候,三季度美股一定会跌的。
所以,三季度当“灰犀牛”冲过来的时候,当美股再次调整的时候,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和美国最优秀的公司是值得战略性配置的。
4、未来两三年,黄金有望涨30%或更多
我第2个看好的是黄金。我从3月25号就一直在推黄金,因为我们看一年的话,全球宽松来对应经济的衰退,这是比较确定的。
越是往年底到2021年,滞涨的风险也会抬升。哪怕是类滞涨的状态,都是有利于黄金的,无论是衰退、大放水而衰退,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是有利于黄金的,只要不是大萧条。只有大萧条、大通缩,才会对黄金是灾难性的。
比如说今年3月3月23号之前,市场所反映的是大萧条的预期,反映的是流动性危机叠加大萧条的预期,所以黄金也是跌幅很快,是一个深蹲。
配置的逻辑,就是你用长线的眼光,立足于2~3年,黄金的逻辑不只是说对于通胀的避险,或者说对于疫情的避险,更多的是,它是个超主权货币,因为现在美联储放水,全球新一轮放水,最终对于纸币有一个信用冲击。
看两三年,黄金在目前位置上再有30%甚至更多的涨幅,我认为是大概率的。
但黄金跟黄金股是略有不同的。黄金股是黄金的贝塔,黄金股是一个风险资产,黄金是个避险资产。
所以,黄金股什么时候买?当风险偏好偏高的时候,黄金股比黄金弹性更大,而且目前因为有一些金矿停产了,导致纸黄金的风险其实蛮大的,也就是说,纸黄金能不能够兑换成黄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这个时候你去对于黄金股票去来算一算,每股股票隐含了多少盎司的实物黄金,这是去配置黄金股的价值投资的逻辑。
5、5月A股港股有望反弹更强
第3个选择,从中长期的角度,我觉得才是港股、 A股。从中短期看,4、5月肯定是在全球反弹的这一波,最后尾声的时候,一定是A股、港股反弹会比欧美股票更强。
但是我认为,从现在看到三季度,依然现在对A股和港股也是一个筑底的过程,A股和港股依然是在一个低位徘徊,还是有可能再次回到前期低点的。这样来看,从现在到前期的低点,10%左右的空间。
目前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最大的基本面就是经济在低位徘徊,金融数据是在低位改善,而海外疫情和政治经济形势又是异常的复杂和严峻。
中国的决策层会议对于国际形势有了一个非常大智慧的判断,就是较长时间,中国将处于比较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这也是三季度的一个风险,就是当美国疫情在三季度比二季度更加缓解的时候,会不会美国的民粹主义又来折腾我们。
但是短期我们看到恰恰是一个相对缓和的窗口,因为大家一起抗击疫情,中美短期至少还比较平和,所以,四五月份是个相对的蜜月期。
本周就应该是一个震荡,可能4月下旬到5月份应该是个冲高,到了后面可能二季度后期乃至于到三季度,可能还是个低位磨底,这是我整体的看法。
当经济在一个低位,流动性略有改善,这个时候都往往能够带来一个反弹。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四五月的反弹时间窗口还在,短期由于市场情绪比较低迷,再加上外部的一些担忧,说白了,市场还有点缺乏赚钱效应,整个行情比较曲折。
这种反弹是勇敢者的游戏,你可以不参与,但是千万不要去追高参与,要参与博差价。
其实也可以不去追逐反弹。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在中国内地的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性价比其实是非常高的,比那种高等级信用债、比垃圾债性价比要高得多,比一些理财产品更加性价比高的多。
我们倾向于说,长钱在现在看半年,应该越来越乐观,哪怕三季度很可能再回到前期低点,也不过是一个箱体震荡而已,是一个磨底状态。
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可以立足于股息率,立足于安全边际去配置港股,包括港股的金融股、地产股,公共事业相关的,包括一些传统的建筑建材,一些偏周期股的龙头公司,此前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行业竞争格局的大幅优化,现在类债券的属性更强了,这些都值得逢低配置,比债券要舒服得多。
拉长一点,未来半年都是趁着海外、国内的不确定性,在6、7、8月担忧抬升的时候,恰恰是买入新兴成长的好时机。无论是5G、半导体或者说新基建,未来半年是个好时机。
在四五月份反弹的时候,现在可以考虑把前期调整比较快、幅度比较大,但是长期基本面逻辑很确定,短期估值不算太便宜,还有点人气的科技股,包括tmt、半导体、新基建,可能在四五月份依然是反弹时的一个活跃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