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南向资金加速“抄底”港股 这十股成配置重点

2020-03-26 18:30

  原标题:南向资金加速“抄底”港股,这十股成配置重点

  中国内地资金持续加大对港股的配置

  近期,受到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美股剧烈震荡等因素拖累,港股出现明显调整,但中国内地资金却借此机会,持续加大对港股的配置。

  Wind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南向资金每日流入量明显增加,净流入累积达到1335.61亿港元,其中,3月9日至13日单周净买入突破500亿港元,尤其是3月13日当日净买入161亿港元,均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南向资金在2月中旬就开始加速流入香港市场。当时,北向资金已经开始大幅净流出A股市场。

  而近四周来,南向资金平均净流入量为233亿港元,远高于此前100亿左右的单周净流入。

  从个股来看,净买入量前十位的股票分别为建设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融创中国汇丰控股中国人寿、美团点评、香港交易所安踏体育万科企业,而净卖出量靠前的分别为中国平安中国移动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股成为南向资金的配置重点。目前,银行股估值已跌到“地板价”。3月26日,建行A股报收6.4元,涨0.31%,PB为0.78倍;建行H股报收6.26港元,跌1.11%,PB为0.69倍;工商银行A股报收5.18元,PB为0.76倍;工商银行H股报收5.2港元,PB为0.63倍。

  当前,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估值水平已降至8.8倍和7.72倍,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海外策略师杨灵修认为,在海外巨大波动下,虽然港股较难独善其身,但在流动性挤兑下的外资卖出,对于南向资金而言,聚焦港股上市中国龙头公司是目前最佳选择。

  融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经理张婷认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主要是因为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港股估值跟A股和美股比,具有吸引力。虽然短期内全球风险偏好下行导致海外资金流出港股,但南下资金代表的中资机构普遍认为未来港股的机会大于风险。

  “从基本面角度看,特别是从我们近期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来看,很多公司并没有像市场想象的受到疫情影响那么大,目前港股对疫情已有较为充分的反应,估值与盈利预期也都有较为充分的调整,同时风险偏好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所以从估值水平、股息率等角度来看,港股处于低位,仍是价值洼地。”张婷说。

  但张婷同时提醒,港股是一个国际金融市场,在海外疫情仍然扩散升级,尤其是美国疫情还在爆发阶段的情况下,港股仍然会受到美股下跌的冲击。目前市场对于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有了共识,海外的各大机构都大幅调低了海内外经济增速的预期,所以还要持续关注市场的风险。另外,由于港股机构投资者外资占比较高,很有可能有些机构会因为海外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变而整体减持新兴市场的投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