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绿城今年拟新增2500亿货值 疫情下暂不调整投资计划

2020-03-23 21:14

  来源:财联社

  3月23日,绿城中国(03900.HK)披露了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录得总合同销售2018亿元,同比增长29%;录得收入615.93亿元,同比增长2.1%;除税前利润99.53亿元,同比增长25.9%。

  在当日下午的业绩会上,绿城中国(03900.HK)执行董事、副总裁李骏表示,“去年通过公开市场及收并购渠道新获取的货值,刷新了纪录。”

  数据显示,去年该公司新增54个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用于土地支出的总成本约691亿元,应支付的金额约523亿元。据悉,这些新增项目的可售货值约2057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的权益约10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城2019年新增的项目中,通过收并购获取的项目数量出现相当大增幅。记者了解到,去年绿城通过收并购新增了17个项目,包括上海新湖明珠城、西安桂语兰庭等,收购项目货值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32%。

  至2019年12月31日,绿城共有142个在建及待建项目,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3873万平方米,权益面积约2240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土储备占比73%。

  李骏表示,从地域分布来看,去年新增土储主要集中在杭州、广州、苏州、西安、合肥等一二线城市。“长三角仍是绿城战略重点,占比约六成,此外,绿城在珠三角及成渝地区可售货值占比约一成,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对这一区域投资力度,以提升未来抗风险能力。”

  记者了解到,绿城今年年初提出销售额、新增货值均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对此,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亚东在业绩会上表示,年初提出的投资目标暂未调整,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接下来还会关注收并购机会。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遭遇疫情,但绿城在土地市场拿地的势头相当凶猛。业内人士指出,其实绿城今年前两个月的投资,一定程度延续了去年的投资势头。

  就今年能否达成2500亿元销售额,张亚东认为问题不大,但一些项目要保证较好利润,则存在一定压力。

  对于公司利润,绿城管理层坦陈,今年一季度一些城市个别项目延迟了推盘,很大程度受到限价影响。

  “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销售额,还有利润。当前的环境下,不得不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早期项目比较难处理之处在于,这些项目在拿地前,并没有出限价政策;但拿地之后受到限价制约,这类项目处境比较尴尬。不过这些往往是历史遗留项目,在出台限价政策后新拿下的项目,几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利润是比较有保证的。”上述绿城管理层表示。

  在业绩会上,绿城管理层还提出了2025年业务规模达到5000亿元的目标。

  张亚东透露,公司正研究接下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将聚焦重资产、轻资产、绿城+这三大板块。对于这三大板块的构成,其表示,绿城会继续坚持重资产这一主营业务,未来达到约3500亿元规模,但同时将适当控制重资产板块增速,适度降低对房地产业务依赖度。

  据了解,正在申请上市的代建业务作为绿城轻资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25年的业务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对于代建业务,张亚东指出,在原先传统的商业、政府代建业务基础上,下一步将开辟资本类代建业务。

  “发展目标还在研究、调整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形成较为详细的规划。”张亚东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