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3-23 10:47
作者:君临研究中心
来源:君临策
美股暴跌分析
在疫情和油价的双重黑天鹅下,美股“特朗普熔断”对全球主要投资市场风险偏好形成强烈打压。目前压制美股情绪的有四大因素:疫情恐慌、石油、流动性以及美股自身问题的充分暴露,我们分别展开。
1)疫情恐慌或在10日内到达峰值
特朗普从否认疫情到逐步意识到疫情严重性,终于开始采取正面措施积极应对。
美国时间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时间17日周一下午,旧金山市长London Breed宣布“shelter-in-place order”,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从16日午夜至4月7日,除非有不得已需要外出的重要事情,要求居民留在家中。本次“shelter-in-place”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见,涉及旧金山,圣塔克拉拉,圣马特奥,马林,孔戴科斯塔和阿拉米达,影响的总人口超过670万。
我们认为,美国旧金山封城与我们的“武汉封城”可作类比,Bloomberg story count对市场指数走势具有指导意义。
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后一周,受社交媒体上各式说辞影响,社会情绪较为不安。
东吴证券使用Bloomberg的Story Count板块,把“中国疫情”作为新闻检索词,作为一个疫情在中国开始蔓延时的“恐慌”指数。1月6日,第一个关于“中国疫情”的新闻出现,新闻数量在2月4日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同时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言论也逐渐平息,而2月4日恰好是短期A股的最低点。
美国分级诊疗体系和基础医疗设施完善,在选择端正态度应对疫情后,东吴证券认为美国或有机会在10日内稳定民众恐慌情绪,股指抛压将届时减轻。
2)石油囚徒困境
在一个提供同质化标准品的市场上,理应只有成本最低者获得最开心。但近几年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却是完全成本在40-50美金/桶的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抢占OPEC+俄罗斯的原油市场份额。
这一不合理现象需要在减产国预期稳定需求下限产可以提振油价,并且涨价收益超过减产损失时才能成立。
在新冠肺炎的冲击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预期强烈,需求萎缩下减产提价效果存疑。
当俄罗斯和沙特都预期到这一点时,合理的选择自然是开足马力多产油,抢占市场份额。
本次石油大战在不爆发局部战争的前提下,可能以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出清为代价。
低油价在直接打击了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同时,也间接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
首先疫情已经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速很不乐观,此时油价暴跌又强化了通缩预期,削弱了联储降息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其次页岩油类债券占美国企业债比重很高,低油价导致其违约风险大幅提升和债券价格暴跌,引发了大量高杠杆对冲基金不得不被动降杠杆,这又进一步放大了整个债券市场的波动率,并带来更大的抛压。以至于上周美债出现了山呼海啸般的卖盘,倒逼联储不断紧急降息救市。
3)流动性
所有的经济问题最终都会在金融市场得到反映,所有金融市场的大幅下跌都注定伴随着流动性的问题。
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会跌成问题,并通过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复杂联系相互传染。
从1929大萧条中的银行挤兑,到2008年次贷市场爆炸冲击信贷传导,莫不如是。
这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类似2008年的流动性危机会重现吗?0利率后美联储真的无能为力了?
东北证券付鹏认为,2008年的经历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美联储而言,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永远不是问题,工具箱里面工具不够了也不用担心,美联储是整个美元货币体系的创造者,各种工具可以随时的创造出来,唯一他们考虑的的是此时要不要救助的,怎么救助,是否及时救助的问题。
2008年之所以牵连广泛,在出手救助这个层面当时的保尔森团队在道德风险,政治风险,救助手段时机上面都有所犹豫,整个事件的发生迅速,滞后的选择导致了市场风险的急增,最终还是选择力挽狂澜,在最后的行动中似乎也有着一种政治考量,倒逼政客们面对巨大的危机不得不站在一起。
而从近期美联储的果断出手(有用力过猛之嫌)来看,现在的美联储一不缺经验,二不缺工具(如CPFF、AMLF、PDCF、TSLF等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三不缺决心来解决市场可能的流动性危机。
换句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最终都不是问题。但美联储为了规避道德风险,在政策节奏上的考量可能造成市场阶段性痛苦。
4)美股自身问题
回购支撑下的杠杆牛不可持续和ETF大规模发展造成风险释放时的踩踏加速了美股的下跌。某种程度上像我们2015年杠杆牛的崩盘。
综上,美股在四大因素压制下快速下挫,石油问题长期存续,恐慌情绪可能在未来10天内达到顶点,流动性问题取决于美联储的政策节奏,杠杆牛等问题需要充分下跌来消化。
个人判断,美股暴跌对A股的压制可能在近期(5-20个交易日)逐步减弱乃至消失。
但此次美股市场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兴业张忆东认为,以一个季度到半年这样一个中期以及一年以上的长期来看,中期股灾有可能结束,但是危机将蔓延到欧洲的债务市场、美国的债务市场。
所以,股灾结束,危机继续。当然这个危机已经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开始向海外的实体经济进行蔓延了。这是从中期的角度来说,要小心股灾之后整个债务风险的暴露。
一年以上的情况,欧美经济去杠杆以及金融去杠杆是必然的,明后年海外市场会继续保持低迷。
管窥20年地方两会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两会延迟召开。但除云南和四川外已有29个省份召开了两会,或为全国两会政策信号提供线索。
从地方两会来看,有着明显的淡化“面子”(经济增速目标),强调“里子”(稳就业)的特点。
总结地方两会确定的经济增速目标,下调增速仍是主基调,21省市下调了增速目标,仅天津上调。
相应的各地对20年投资目标淡化,29省市中11个未提及投资增速目标,公布目标的也以持平和下调为主,仅广东和天津上调。
具体来看三大投资,房住不炒基调,棚改继续退潮。各省市公报中有10个提到“房住不炒”,6个提到“长效机制”,8个提到“因城施策”,地产调控未见放松。仅9省市明确提出20年棚改目标,其中4降1升,棚改继续退潮。
基建主要抓手,交通5G并重。传统基建方面,各省普遍提出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新基建方面,各省市普遍围绕以“5G通信网络”及“5G+”为核心的四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清晰可度量的目标。
最后,在制造业投资方面,多地提到实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或计划,同时设立研究院、科研基金等为新经济提供技术支持,20年创新制造或成为投资端一大亮点。
从各省20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看:经济“里子”就业成为重中之重,简政放权,力挺民营经济发展。
为促活经济,下一阶段改革或主要围绕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深入推进混改以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包括推动央地合作和地方结构调整三个方面来展开。
华创证券测算,当下每年需要新增1100万至130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新增就业人数等于新就业人员减去离退休人员)。
其中,大学生每年需解决7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人数,每年需解决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未进一步升学的人,大概有50万左右。一产就业人员转而从事二产、三产就业人员,最近几年每年大概有500-600万左右的一产就业人口进入城镇再就业。军队复员人员,估计每年有50万左右,需要安排其就业。
对大学生,以缓为主;对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对小企业,以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