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金: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具体增持了哪些股票?

2020-03-18 14:44

作者:王汉锋、刘刚

摘要:近期全球主要市场大幅波动,从互联互通北向资金来看,近期海外资金大幅净流出A股,而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则明显加速。本篇报告中,我们更新互联互通南北向资金的情况并评估海外资金净流出的压力大小。

互联互通资金流向更新,评估海外资金流出压力

1) 年初北向资金先大幅流入,但从2月底至今逐步流出,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已经从高峰时期的804亿元收窄至40亿元。二月底之前,中国「抗疫」,但海外资金仍持续流入A股。一月日均净流入达24亿元,2月21日之前,二月日均净流入达到27亿元,但2月22至今日均净流出达到47亿元。特别是近期流出明显加快,3月11日以来日均净流出达到101亿元,引发较多投资者关注。

图表: 北向资金1月整体以买入为主,但2月以来以卖出为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北向资金流入2月缩水,3月转为大幅流出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2) 南向资金则持续净流入,且近期随着港股市场超跌,步伐明显加快,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1539亿元。1月份/2月份/3月份至今日均净流入为20/30/64亿人民币,特别是3月份至今,随着港股市场受海外市场动荡影响而下探,南向买入节奏明显加速。

图表: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持续买入,且近期呈大幅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南向资金3月以来净流入强劲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3) 互联互通持股分析:

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加仓A股医药、软件、食品饮料、航空、家电、房地产板块(增持最多的A股包括宁德时代、迈瑞医药、中国国旅、药明康德、中国建筑、平安银行等),减持银行、保险、能源等板块(减持最多A股包括美的、中国平安、招行、海康威视等)。三月以来,主要减持食品饮料、保险以及原材料板块(减持最多的A股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增持银行、软件、房地产等板块(增持最多的港股包括建行、腾讯、工行、中行等),减持公用事业、医疗保健等板块(减持最多港股包括平安、阿里健康、招行、瑞声科技等)。三月以来,继续增持银行和软件板块,增持最多的港股同样为建行、腾讯、工行等。

图表: 北向资金年初以来增持医药、软件等板块,减持银行、保险、能源板块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南向资金增持银行、软件、房地产板块,减持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板块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北向资金年初以来减持银行、能源股票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南向资金近期持续增持内地银行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4) 南下资金的属性:散户vs机构?根据南向资金主要增持个股特征,我们认为南向资金近期大幅净流入是受机构资金,特别相对偏长线机构资金驱动,如保险、社保、部分公募等。

本轮海外资金流出的压力有多大?

基准情形之下累计净流出可能会达到800-1000亿元。每次海外市场大幅波动期间,无论波动起因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市场,资金一般都会撤出风险相对高的权益类市场,如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最近20年历次市场大幅波动期间,资金累计净流出量占到资产管理规模净值比例在2%-6.5%之间。

图表: 历次市场大跌期间,全球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出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近期全球股债均出现资金流出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主要市场也均出现明显流出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前海外疫情仍在升级,导致海外市场波动接近历史极端水平,海外机构面临赎回压力也会导致资金流出A股。我们粗略估算,海外机构权益类基金净资产规模主动与被动合计可能在10-15万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市场(离岸与A股)配置综合占比可能在4-5个点左右。海外机构资金规模每一百分点的流入或流出,可能带来约1000-1500亿美元资金波动,对应到A股可能约在10-15亿美元。

我们的基准情形是本轮资金波动可能小于2008年,但比过去10年中其他几轮资金波动要大。同时结合本地相对短线资金的动向,我们估算基准情形下,本轮沪深港通北向净流出的累计规模可能会达到800-1000亿元左右。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目前从高点累计已经净流出750亿元左右,可能在逐步接近尾声。中国市场估值偏低、疫情控制相对领先、政策空间相对充足,中期前景不宜过度悲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