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真正的恐慌,是恐慌本身:应对金融市场的恐慌需要克己与定力

2020-03-13 10:19

周四,本周全球股市抛售潮进一步升级。欧美股市全线重挫近10%,其中道指跌9.99%创1987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一、恐慌的市场

针对欧洲疫情,以及考虑到国内情况,美国对欧洲(除英国)发布旅行禁令,不出意料,欧洲市场创下了史诗级的跌幅。美股本周第二次开盘熔断,纽约联储紧急宣布提供最多5000亿美元的84天回购操作,使得盘中三大指数跌幅收窄至3%,但随后抛售潮卷土重来。周五纽约联储还将提供最多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

 

 

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暴涨,恐慌指数(VIX)大涨40.02%,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最低曾跌至0.636%,尾盘拉升翻红至0.886%,连续三日上涨。在抛售中,前五大科技巨头(苹果、亚马逊、Alphabet、脸书、微软)市值被抹去4166亿美元。此前,在本周一的下跌中,这五家公司市值已经蒸发3200亿美元。

市场充斥着情绪化的交易,而主要的情绪就是恐慌。市场人士仍然不出意料地认为,目前的市场需要各国央行采取更有创造力的行动,对经济中最为薄弱的部分给予帮助,说白了就是需要央行们放水。

但是疫情导致这样的市场,是放水可以解决的问题么?欧美市场由冠状病毒引发的危机,就必须从解决冠状病毒问题入手。除了医疗技术手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公众的社会心理,而这个社会心理是决定当下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原因。

二、真正的恐慌,是恐慌本身

罗斯福有一句著名的话,真正的恐惧,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市场,最适用不过。因为,没有冠状病毒的话,市场的基本面还是那样。现在有了冠状病毒,市场还应该是那样,但是嵌入了一个病毒的因素。

市场的恐慌性抛售,会进一步加剧恐慌,形成恐慌情绪的自增强机制,从而形成市场的崩塌,这是每个人都输的结果。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不能达成共识不去抛售,从而每个人都得到保全呢?因为,总有人会想先跑出去,这样有人就会跟进,进而形成踩踏。

历史上,金融市场的悲剧,无一例外地诠释着这个本质,但却“前仆后继”地重演。人类社会的集体行动,为什么就那么难?

三、克己和定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的智慧,放到现在仍然掷地有声,余音绕梁。克己和定力,克服和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恢复定力,是每个机构和个人面对当下市场唯一也是必须采取的战略态度。

因为恐慌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问题。克己和定力,不仅来自于对自己的信心,也来自于对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信心,更来自于相信这个世界仍然是美好的信心。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思考问题,那么市场就不会崩溃,就会恢复平静。

只要尊重科学,敬畏生命,做好防范措施,那么以现在世界的医疗科技发展水平,应该很快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新冠状病毒。

同时,必须反思过去在工作和生活中那种缺乏敬畏和严谨的心理认知,严肃认真地思考我们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会有冠状病毒这样的可怕东西蔓延。

在技术统领的时代,人类更加需要工具理性对于价值理性的冲击,也就是更加需要关心价值观问题的深沉眼光。技术是双刃剑,它可以推进人类文明前进,但也可以更加便利地放大人性中的弱点,并强化这个弱点。

这就要求每个人在享有技术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能够有智慧和能力克己,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其实,这种认知在当下疫情期间也是适用的,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真的能够不折不扣地做到么?恐怕是比较难。

所以,克己和定力,是应对当下市场恐慌的唯一也是必须的选择,不仅对决策者适用,对于每个人也都适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