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3-07 17:44
作者:中信债券明明团队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核心观点
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和建筑业所贡献,制造业三个月来首次走高,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2月就业数据之中。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大概率承压。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表现分化,制造业PMI低于预期,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造业的上行趋势。
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7.3万人,预期增加17.5万人,前值增加22.5万人;失业率为3.5%,预期3.6%,前值3.6%;就业参与率为63.4%,预期63.4%,前值63.4%;员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长34.4小时,前值34.3 小时,预期34.3 小时;平均时薪同比增3%,预期增3%,前值增3.1%;环比增0.3%,预期增0.3%,前值增0.2%。
2月非农数据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和建筑业所贡献,制造业逆转负增长趋势,三个月来首次走高,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就业数据之中。由于新冠疫情自2月下旬开始在美国出现较大规模的蔓延,因此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2月就业数据之中。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走高,逆转此前下行趋势。
综合疫情的冲击及美国当前经济周期,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疫情的蔓延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的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数据大概率承压。新冠疫情虽然在2月非农数据中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但是疫情的大规模蔓延预计对服务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回顾甲型H1N1疫情期间非农就业数据,受到次贷危机后经济滑坡的影响,整体非农就业数据表现惨淡,服务业就业人数维持负增长。美国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经济上行动力不足;同时此次新冠疫情从蔓延速度和致死率方面均比甲型H1N1疫情更为严重,对休闲和酒店业、运输业的冲击可能更强。考虑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的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数据大概率承压。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表现分化,制造业PMI低于预期,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造业的上行趋势。美国2月份非制造业PMI远超预期,这也与2月份服务业就业数据表现强势相一致。虽然制造业就业数据扭转了此前两个月的负增长态势,有所回升,但是制造业PMI低于预期,制造业仍隐含风险。新冠疫情可能对全球范围内产业链造成冲击,导致装运延误、新订单减少,生产活动受损产生的影响通过产业链的方式向外传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造业的上行趋势。
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表现惨淡。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道指跌逾700点,标普500指数跌2.8%,纳指跌3.1%。国际黄金短线下挫4.31美元,国际白银变动不大,美元指数变动不大。据CME FedWatch,非农公布后,美联储3月降息50个基点至0.50%-0.75%的概率降至38.5%,降息75个基点至0.25-0.50%的概率为61.5%;到4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1.3%,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5.2%,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3.5%。
事项
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美国劳工部对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进行上调。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和建筑业所贡献,制造业三个月来首次走高,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大概率承压。
评论
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7.3万人,预期增加17.5万人,前值增加22.5万人(修正后27.3万人),远超预期;失业率为3.5%,预期3.6%,前值3.6%,好于预期;就业参与率为63.4%,预期63.4%,前值63.4%,符合预期;员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长34.4小时,前值34.3 小时,预期34.3 小时,好于预期;平均时薪同比增3%,预期增3%,前值增3.1%;环比增0.3%,预期增0.3%,前值增0.2%,符合预期。
2020年2月,美国劳工部对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进行上调。劳工部将2019年12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14.7万人上调至18.4万人,2020年1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22.5万人上调至27.3万人,12月和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总计上调8.5万人。
2月非农数据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和建筑业所贡献,制造业三个月来首次走高,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就业数据之中。服务业中,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业新增就业人数5.65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3.41万人;休闲和酒店业新增就业人数5.1万人,前值3.8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32.6万人;专业和商业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4.1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新增就业人数40.2万人;金融业新增2.6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14.8万人。由于新冠疫情自2月下旬开始在美国出现较大规模的蔓延,因此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2月就业数据之中。建筑业新增就业人数4.2万人,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专业贸易承包商;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走高,逆转下行趋势。
综合疫情的冲击及美国当前经济周期,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疫情的蔓延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的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数据大概率承压。3月3日,鲍威尔在美联储紧急降息声明中称,新冠病毒的蔓延将会对美国国内及国际经济活动带来压力,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们认为,新冠疫情虽然在2月非农数据中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但是疫情的大规模蔓延叠加目前经济周期,预计对服务业及产业链造成较大的冲击。回顾2009年4月中旬至2010年4月在美国本土蔓延的甲型H1N1疫情期间非农就业数据,受到次贷危机后经济滑坡的影响,整体非农就业数据表现惨淡,2009年4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69.5万人,延续此前下降态势,失业率升至9%。服务业方面,2009年4月至10月服务业就业人数维持负增长,4月份休闲和酒店业、运输仓储业分别减少7.1万人、4.57万人。由于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和致死率相对来说没有达到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虽然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其对经济和就业的冲击较经济危机来说更轻。因此,疫情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更要结合当前美国经济周期来看,美国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经济上行动力不足;同时此次新冠疫情从蔓延速度和致死率方面均比甲型H1N1疫情更为严重,对休闲和酒店业、运输业的冲击可能更强。考虑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的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数据大概率承压。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表现分化,非制造业PMI远超预期,与服务业就业数据表现一致;制造业PMI低于预期,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造业的上行趋势。2020年2月份美国ISM制造业PMI为50.1,预期50.5,前值50.9,制造业PMI低于预期;非制造业PMI为57.3,预期54.9,前值55.5,非制造业PMI远超预期,这也与2月份服务业就业数据表现强势相一致。虽然制造业就业数据扭转了此前两个月的负增长态势,有所回升,但是制造业PMI低于预期,制造业仍隐含风险。新冠疫情可能对全球范围内产业链造成冲击,导致装运延误、新订单减少,生产活动受损产生的影响通过产业链的方式向外传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造业的上行趋势。
市场表现
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表现惨淡。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道指跌逾700点,标普500指数跌2.8%,纳指跌3.1%。国际黄金短线下挫4.31美元,国际白银变动不大,美元指数变动不大。
据CME FedWatch,非农数据公布后,美联储3月降息50个基点至0.50%-0.75%的概率降至38.5%,降息75个基点至0.25-0.50%的概率为61.5%;到4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1.3%,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5.2%,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