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3-06 11:03
作者:天风证券研究所海外团队
拜登领跑超级星期二,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但相关板块仍受波及
超级星期二部分结果出炉,拜登获512票,桑德斯获441票。拜登在超级星期二实现逆转,一扫初选颓势。彭博随后宣布退选“弃保”拜登,让拜登选情再添助力。美国股指期货盘前涨幅超2%,收盘大涨4%,反映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尽管拜登目前处于提名有利位置,但桑德斯后续仍有翻盘机会。从现在至党大会还有37次初选,其中3、4、5、6月分别还有13、11、7、6场初选,剩余票数占比达62%。此外,若至7月党大会时还未有人获半数以上(1991票)支持,那么以党内主流精英为主(传统上偏好温和派拜登)的771位“超级代表”将加入第二轮投票,直至单一候选人获绝对多数(2375.5票)。
我们认为超级星期二过后,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其利空的医药、医保、科技、大型银行、国防军工等板块短期或有反弹,但未来仍需关注桑德斯选情变化。目前民主党内无人以压倒性方式胜出,或至4月也难以确定提名人选,焦灼的选情将成今年美股一大不确定性。从中期看至11月3日大选,我们认为拜登温和政纲与奥巴马一脉相承,对股市相对友好。若市场情绪有所恢复,我们推荐高Beta的科技板块,例如半导体、电子等标的。
降息不是“疫苗”,难掩疫情发酵影响,若疫情加剧或对特朗普选情不利
截止3月5日美国共确诊152人,相对较少,我们认为主要与CDC检测人数不足有关,实际患病人数及传播范围或超预期。CDC截止3月2日仅检测1235人,远低于韩国超10万的检测人数。美国短缺的医疗物资、高额检测费、有限的检测机构及CDC保守的检测标准等诸多问题也引起广泛争议。
特朗普和民主党之间也因疫情展开猛烈抨击。特朗普一方面宣称“新冠肺炎与流感无异,无需佩戴口罩,平常多洗手即可”,试图淡化疫情影响,并将股市下跌归咎于桑德斯。另一方面则再度发声施压联储降息以维护股市稳定。
美联储于3月3日盘中临时降息50bps,历史上临时降息仅发生在98、01、07-08金融危机和911恐怖袭击期间。尽管如此当日美股仍下挫近3%,可见疫情引发的担忧对美股冲击之大。我们认为特朗普意在淡化疫情对股市及社会的影响,以防选民不满。但若美国疫情因政府前期的消极对待而加剧,那么三年来特朗普取得的政绩或被防疫的不作为指控所抵消,对未来选情不利。
全球疫情发酵影响产业链供货,疫情褪去前美股基本面难言乐观
OECD最新报告指出,在乐观情况下,未考虑中国境外大范围传播,仅考虑中国工厂开工不足影响,2020全球经济增速将自去年11月预测的2.9%下调至2.4%。若疫情大范围蔓延至亚洲、欧洲和美国,全球经济增速或下滑至1.5%,日本和欧元区可能陷入衰退。OECD还提到新冠病毒将沉重打击全球供应链。通常海路运输自中日韩到欧美需一个月,而疫情爆发至今中国出发的货船已减少达20%,预计自3月中开始欧美产业链将开始受到中国组装及制造工厂停工的冲击。近期例如克莱斯勒及现代汽车因中国零部件供应问题关闭部分工厂。苹果也表示iPhone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或将推迟新机发布计划。
截至上周标普已有68家公司因新冠病毒下调盈利指引,并有诸多公司表示已受到负面影响,但尚不能量化。我们认为后续将有更多公司下调本年盈利预期,美股2020年 EPS增速将显著低于此前预期,并不排除下滑的可能。除主题公园、博彩、奢侈品、酒店、旅游、航空等直接相关行业受疫情影响客流量减少外,在全球化分工的大背景下,中日韩欧等疫情的扩散也将会通过产业链传导至美国,间接对制造业成本、供应链等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美股PE为17.4倍,与5年平均相当,较前高19.6倍回落10%。在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估值相对合理。但考虑美国基本面也受波及,EPS或将下调,因此在全球疫情出现拐点前估值也难以提升。我们认为近期美国互联网公司及银行开始鼓励员工在家办公,有望利好云计算、游戏、视频、必选消费等“宅经济”。另一方面,随着避险情绪升温,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为1.0%,大幅低于标普2.0%的股息率,因此我们同样看好防御性的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风险提示:美国2020大选,美国经济放缓,海外疫情发展速度超预期等
1.1.拜登领跑超级星期二,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但相关板块仍受波及
本次超级星期二规模为2008年以来最大,合计票数占比达34%,其中加州(415票)及德州(228票)两大人口大州首次同时举行,对党内提名至关重要。历史上看,自1984年第一届超级星期二举办,获胜者除1984年哈特外均获得党内提名。
截止至3月5日8时,超级星期二部分结果出炉,拜登获512票,桑德斯获441票。拜登在超级星期二实现逆转,一扫初选颓势。美国股指期货盘前涨幅超2%,收盘大涨4%,反映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彭博选前花费近5亿美元用于选举广告,但收效甚微,超级星期二仅收获48票,表现低于预期,反映其并不受党内支持。彭博随后宣布退选“弃保”拜登。两者同为党内温和派,在彭博退选后,温和派选民选票将集中于拜登,让拜登选情再获助力。
尽管拜登目前处于提名有利位置,但桑德斯后续仍有翻盘机会。紧接着3月10日及3月17日合计将有超过10州及地区进行初选,票数合计近千票,占比近25%。同时从现在至党大会还有37次初选,其中3、4、5、6月分别还有13、11、7、6场初选,剩余票数占比达62%。若至7月党大会时还未有人获半数以上(1991票)支持,那么以党内主流精英为主(传统上偏好温和派拜登)的771位“超级代表”将加入第二轮投票,直至单一候选人获绝对多数(2375.5票)。
关于7月民主党党代表大会的几种可能情况,我们进行简单介绍。民主党党内初选共有4750个投票代表,包括3979个承诺代表(Pledged Delegates)和771个超级代表(Unpledged Delegates/Superdelegates)。投票代表的区别是,承诺代表必须按照每个州初选结果进行投票,但是超级代表可以按照自己意愿进行投票。2016年后民主党对初选进行改革,投票可以分为以下2种情况,超级代表投票仅在情况2中有效:
情况1:第一轮(即现在各州的初选)单一候选人获得1991张承诺代表票,获承诺代表中绝对多数胜选,超级代表不能投票;
情况2:第一轮单一候选人均未达到1991张承诺代表票,无人胜选进入下一轮。超级代表将与承诺代表一同进行第二轮及后续投票,超级代表投票有效。直至单一候选人获得2375.5票及以上,即4750位代表中的绝对多数胜选。且与第一轮投票不同,承诺代表可更换原先指定的投票对象,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选择。
历史上民主党自1972年后未出现超级代表改变最终投票结果的情况,但考虑到本届开始民主党对超级代表投票机制改革,我们认为若进入第二轮,以党内主流精英为主体的“超级代表”(包括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委员、本党在州和联邦层面的高官等)加入后,传统上更偏好温和派的拜登,对拜登提名更为有利。例如,2016年民主党内初选中90%以上的“超级代表”都投票给了希拉里而不是桑德斯。
我们认为超级星期二过后,桑德斯黑天鹅效应暂时消退,其利空的医药、医保、科技、大型银行、国防军工等板块短期或有反弹,但未来仍需关注桑德斯选情变化。目前民主党内无人以压倒性方式胜出,或至4月也难以确定提名人选,焦灼的选情将成今年美股一大不确定性。从中期看至11月3日大选,我们认为拜登温和政纲与奥巴马一脉相承,对股市相对友好。若市场情绪有所恢复,我们推荐高Beta的科技板块,例如半导体、电子等标的。
对比2016年超级星期二,当时特朗普与桑德斯目前处境类似,同样不受华尔街欢迎,担心其“非主流”的性格当选后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即使如此,超级星期二过后美股仍录得连续数月上涨。我们认为部分原因是市场普遍认为温和派的希拉里将会胜选,因而相对乐观。我们认为拜登与希拉里同属于民主党内温和派,与奥巴马一脉相承,因此拜登领先桑德斯的选情也有利于股市情绪恢复。
1.2.降息不是“疫苗”,难掩疫情发酵影响,若疫情加剧或对特朗普选情不利
截止3月5日美国共确诊人数152人,死亡11人,相对韩日欧等国较少,但我们认为主要与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以下均简称CDC)检测人数不足有关,实际患病人数及传播范围或超预期。CDC截止3月2日仅检测1235人,远低于韩国超10万的检测人数。美国短缺的医疗物资、高额检测费、有限的检测机构及CDC保守的检测标准等诸多问题也引起广泛争议。目前美国政府已授权83亿美元资金用于抗疫,除CDC外地方实验室自本周起也开始检测,未来试检测人数不足及检测费高昂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美国确诊人数存在快速增加的可能。
特朗普和民主党之间也因疫情展开猛烈抨击。民主党人批评特朗普对待新冠肺炎不作为,同时在任命副总统彭斯作为抗疫主管一事上,特朗普也备受诟病。彭斯在印第安纳州任州长期间曾被抨击抗击艾滋病疫情不力,导致一个县内爆发200例感染。
特朗普一方面宣称“新冠肺炎与流感无异,无需佩戴口罩,平常多洗手即可”,试图淡化疫情影响,并将股市下跌归咎于桑德斯。另一方面则再度发声施压联储降息以维护股市稳定。美联储应声于3月3日盘中临时降息50bps,早于3月18日FOMC会议2周,历史上临时降息仅发生在98、01、07-08金融危机和911恐怖袭击期间。根据CME预测,2020年内或将再降息25-50bps,市场预计2020年末利率水平为0.75%-1.00%,对比当前1.5%-1.75%。尽管如此当日美股仍下挫近3%,可见疫情引发的担忧对美股冲击之大。
对比看,韩国MERS期间也曾曝出政府隐瞒病例所在医院情况,导致MERS在三星首尔医院内扩散。韩国也成为除沙特外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累计感染184人,死亡33人。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也被指责是导致韩国国内疫情恶化的元凶,其支持率自爆发前的40%大幅下降至33%。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及日本现任首相安倍也因本次新冠疫情防控不利受到社会舆论抨击。
我们认为特朗普的诸多行为意在淡化疫情对股市及社会的影响,以防选民不满。但若美国疫情因政府前期的消极对待而加剧,那么三年来特朗普取得的政绩或被防疫的不作为指控所抵消,对未来选情不利。
美国CDC前期保守的态度及高昂的检测费用也是检测人数较少的原因之一。根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纽约一名患流感症状且有日本旅行史的35岁男子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20种病毒呈阴性,其中包括5种常见流感病毒。医院因此希望为其进行新冠肺炎检查,但CDC拒绝了医院要求,认为他的病情不够严重。CDC同时表示医院可以让他自由离开,甚至乘坐地铁到他的工作地点——曼哈顿中城。另一方面,高昂的检测费用也是美国至今检测人数较少的原因。迈阿密一名男子因流感症状并存在中国旅行史,曾自行前往医院检查。而后结果显示其未感染新冠肺炎,但在美国的医疗体系下,检测费高达3270美元,剔除保险后仍需自费1400美元,换算后达万元人民币,对美国民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由于流感症状与新冠肺炎类似,且美国检测数量较低,我们怀疑有部分轻症肺炎患者误诊为流感,美国实际患新冠肺炎人数可能被低估。根据BMJ Quality&Safety统计,每年美国20人中即有1人误诊,全年累计超1200万人,误诊率达5.8%,其中10-20%为重症患者。
美国目前也正处于流感季,存在误诊的可能。CDC数据显示,2020年第8周全国患者中因流感症状就诊的比例高达5.5%。同时CDC提示流感活动处于高发期并仍将持续数周,规模也处于近10年来高位(与2009-10、2017-18相当)。自2019年10月的流感季开始,截止至2月22日,CDC估计有320-450万人染病,140-210万人进行过医疗咨询,31-56万人住院,1.8-4.6万人死亡。
1.3.全球疫情发酵影响产业链供货,疫情褪去前美股基本面难言乐观
OECD最新报告指出,在乐观情况下,未考虑中国境外大范围传播,仅考虑中国工厂开工不足影响,2020全球经济增速将自去年11月预测的2.9%下调至2.4%。若疫情大范围蔓延至亚洲、欧洲和美国,全球经济增速或下滑至1.5%,日本和欧元区可能陷入衰退。OECD还提到新冠病毒将沉重打击全球供应链。通常海路运输自中日韩到欧美需一个月,而疫情爆发至今中国出发的货船已减少达20%,预计自3月中开始欧美产业链将开始受到中国组装及制造工厂停工的冲击。近期例如克莱斯勒及现代汽车因中国零部件供应问题关闭部分工厂。苹果也表示iPhone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或将推迟新机发布计划。
截至上周标普已有68家公司因新冠病毒下调盈利指引,并有诸多公司表示已受到负面影响,但尚不能量化。我们认为后续将有更多公司下调本年盈利预期,美股2020年 EPS增速将显著低于此前预期,并不排除下滑的可能。除主题公园、博彩、奢侈品、酒店、旅游、航空等直接相关行业受疫情影响客流量减少外,在全球化分工的大背景下,中日韩欧等疫情的扩散也将会通过产业链传导至美国,间接对制造业成本、供应链等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美股PE为17.4倍,与5年平均相当,较前高19.6倍回落10%。在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估值相对合理。但考虑美国基本面也受波及,EPS或将下调,因此在全球疫情出现拐点前估值也难以提升。我们认为近期美国互联网公司及银行开始鼓励员工在家办公,有望利好云计算、游戏、视频、必选消费等“宅经济”。另一方面,随着避险情绪升温,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为1.0%,大幅低于标普2.0%的股息率,因此我们同样看好防御性的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美国多家科技巨头宣布本年的关键会议取消、推迟或改为线上举行。其中包括Google Cloud Next 2020(线上)、Adobe年度峰会(线上)、微软MVP峰会、英伟达GTC会议、Facebook软件开发者大会。另一方面,Twitter、Facebook、Google等科技公司及部分银行已要求员工居家,采取线上办公的形式应对疫情。
1.4. 全球疫情现状拓展
1.4.1. 海外疫情蔓延,世卫将风险等级调至最高级别
过去一周,海外疫情确诊病例和影响国家数迅速增加。截至3月3日,疫情在海外波及72个国家;确诊病例由2月24日的1944例迅速上升至3月3日的一万余例,且连续5天的净增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截至3月4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确诊病例数在100以上的国家有9个,分别为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美国。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是世卫组织风险评估的最高级。
1.4.2. 海外部分国家确诊难,各国医疗物资短缺
日本、美国检测人数少,甚至不及意大利和韩国。我们认为这与各国检测标准不同以及检测机构不足有关。意大利检测人数超2.3万人,韩国检测人数超10万,这两个国家的检测速度较快。我们认为,两国均出现“超级传播者”,意大利及韩国政府意图通过大规模地毯式检测找到本国传染源,是韩国和意大利检测积极的主要原因。客观上来说,韩国和意大利均为发达国家,“地毯式检测”可行性较高。
日本检测人数仅为2000余人(除“钻石公主号”),究其原因在于:
1) 日本检测过程繁琐需逐级上报导致检测效率低下;
2) 日本同美国类似,对被检测人员要求严格。连续四天发烧在37.5度以上(老人和基础病患者连续发热两天),有强烈的倦怠感、呼吸困难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从中国流行区域回国的人士有过接触,流感和溶链菌带原呈阴性,以上任意一条符合才可以进行检测;
3) 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及地方卫生研究所由于人手和试剂不足,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美国检测人数少主要为以下四点原因:
1) 疫情初期,美国相关检测需要向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为FDA)申请授权。我们认为,此举措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或为早期美国确诊人数过低的原因。直至2月29日,FDA准许百家美国医院的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由此美国确诊人数才开始逐渐上升;
2) 美国早期检测标准严格:CDC此前仅对过去14天有中国疫情地区旅居史且需要住院病人、有湖北旅居史或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且有发热的三种类型的人进行核酸检测;
3) 医疗高费用&医保制度缺陷:美国目前没有实现全民医保。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8年约2855万美国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占美国总人口的8.5%。据Business Insider,治疗新冠状病需要花费超过3000美元。医疗费用高加上医保不到位,也是疫情初期检测人数少的重要原因。美国时间3日,医疗保险和补助服务中心主管表示,医保和医补将支付新冠病毒检测有关的所有费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民众的负担;
4) 检测盒充足,但检测机构数量有限:据FDA,到本周末美国实验室将会有近100万的冠状病毒检测盒,但目前仅46个州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我们认为,即使检测盒数量得到解决,目前检测机构不足也会影响美国冠状病毒检测进度。但随着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数量增加,美国确诊病例数或将进一步上升。
此外,海外各国的医疗物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短缺,特别是医用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的供应。各国纷纷出现口罩荒,口罩价格一涨再涨。绝大部分国家的医疗用品都依赖进口,疫情已在全球蔓延,我们预计医疗物资缺口短期内难以填补。
试剂盒:CDC此前因试剂盒缺陷仅对1235人进行了检测,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及地方卫生所共检测2600余人。意大利检测超2.3万人,韩国已检测超10万人。对比意大利和韩国的检测人数,美国和日本检测规模远不及意韩两国。
口罩:目前美国拥有3500万只N95口罩库存,仅为应对疫情爆发所需口罩的10%。法国拥有口罩库存1.45亿只。日本政府目前拥有口罩库存743万只,对比美国和法国的库存,日本库存口罩数量极少,不足以应对正在扩大的疫情。此外,韩国、法国、德国均对口罩进行出口限制,法国还需要处方才可购买口罩。
床位:美国政府目前已设立了15个隔离中心,5个主要的基地分布在加州、内布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及德州,合计可容纳1000名隔离患者,对比中国目前过万个隔离床位。韩国疫情重灾区床位严重不足,大邱有2300人仍在等待入院治疗。意大利北部地区部分医院床位紧张,临时搭建“帐篷医院”。日本全国新冠状病毒的病床数仅为1871张,疫情最严重的北海道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床位仅有94张。
1.4.3. 面对疫情,各国态度各不相同
韩国将疫情预警调整至“严重”级别(最高),全力防控疫情。日本政府于2月底呼吁民众减少外出、停止大型集会,未见强制措施。欧洲各国既想阻止疫情扩散又想尽量避免干扰经济,因此不存在一刀切的强制措施。其中法、德、英等国家认为未感染人群戴口罩不是必须,只需加强手部卫生。WHO也呼吁将口罩留给医务人员,普通人仅仅戴口罩防护作用不大。我们认为,世卫组织及欧洲部分国家的这种呼吁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许这并不是因为戴口罩真的无用,而是口罩极度短缺下的“缓兵之计”。亚洲地区如香港人口高度密集,但疫情扩散程度却远不如欧洲,此前中国内地也有病例接触传染源短短几十秒即确诊的案例,我们认为亚洲地区或强制或自愿的全民戴口罩措施对防止疫情快速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欧洲部分国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实施分级管理。重灾区意大利针对“红色”区域实施严格封闭隔离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公共活动。法国禁止5000人以上集会,在疫情重灾区瓦兹省和萨瓦省公社禁止所有集会。
1.4.4. 疫情波及广泛,或影响两大体育盛事
由于疫情在欧洲呈现扩散趋势,今年6月将举行的欧洲杯以及欧洲各国的联赛进程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的意甲联赛、瑞士足球联赛及欧洲冠军联赛的赛程出现推迟比赛或更换地点的情况,部分比赛采取“无观众”形式。
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事欧洲杯与往届模式有所不同,将采用无主办国巡回赛方式在欧洲12 个城市举行,其中半决赛和决赛都将在伦敦举办。目前,球赛门票销售一空、电视转播权以及赛事赞助商均已确定。3月4日,欧足联在阿姆斯特丹的代表大会上表示对欧洲杯的正常举办持乐观态度,暂无改期计划。从目前情况看,取消欧洲杯赛事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目前举办城市所在国家的疫情状况,罗马、慕尼黑和毕尔巴鄂三个城市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我们认为,若疫情5月还未出现好转,本届欧洲杯举办场地或有部分更改的可能。此外,本次欧洲杯以巡回赛方式举办,欧洲地区将有巨大的人员流动,这将给疫情防护带来困难,或将出现二次爆发的情况。
东京奥运会的部分热身赛和预选赛已延期举行。此前,东京奥运会是否能如期举行成悬念。但3月4日,国际奥委会表示目前没有理由推迟东京奥运会。此外,每年下半年NBA、网球等职业赛程密集,若奥运会延期将与这些赛事冲突。东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等已耗费262亿美元,目前准备工作仍在进行。日本东京都政府曾估算,在申奥成功至奥运举办后10年(即2013-2030年)的共17年里,奥运会对经济的刺激将给日本带来32万亿日元的总经济效益。因此,2020年东京奥运会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若奥运会如期召开,我们认为,在疫情还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奥运会带来的众多入境游客将为日后疫情的管控增加难度。考虑到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奥运会赛事也存在空场举办仅采用线上直播的可能。
1.5. 亚洲:韩国确诊病例激增、日本疫情不容乐观、伊朗疫情严峻
韩国:海外疫情最严重国家
截至3月3日,韩国确诊病例已超5100例,其中89%来自大邱和庆尚北道。韩国大力推进核酸检测,目前检测人数已超10万人。
医疗资源短缺:
1) 物资方面,当前韩国每日生产1100万个口罩,但仍然供给不足,需求增长高达7650%,同时政府表示全面禁止销售商出口口罩;
2) 由于病床有限,KCDC于3月1日宣布调整治疗体系,将安排所有确诊患者住院治疗调整为以治疗重症患者为中心、把轻症患者集中到生活治疗中心进行隔离观察。
发展历程:1月20日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到2月18日前,疫情状况较稳定。2月18日,“31号病例”(超级传播者)确诊,成为韩国疫情爆发的转折点。“31号病例”曾到大邱教会礼拜堂参加“新天地耶稣教”礼拜活动,以及前往清道郡参加设在清道南大医院的新天地创始人李万熙兄长的悼念仪式,导致大规模传染爆发。
应对措施:要求居住在大邱和庆北地区的人们不要参加公共聚会,并对其活动施加限制。全国学校的开学时间进一步延长至3月23日。国防部宣布取消户外演练、限制军人离开驻地外出,并推迟美韩联合军事演习。韩国民主党宣布全面停止面对面接触竞选活动。此外,韩国政府表示还将预留1367亿韩元用于预防和控制冠状病毒,并将利用私人渠道采购口罩及测试盒。
日本检测人数仅为2600余人,应对疫情难言积极
日本确诊病例为999例,除“钻石公主号”邮轮相关确诊病例外,日本本土确诊293例。其中,北海道疫情最为严重。我们认为,日本本土检测人数较少(约为韩国的1/50),实际感染人数或将远超目前水平。
医疗资源短缺:
1) 口罩需求骤增,同时日本政府正扩大口罩产能。2月中旬起口罩每周供应量超1亿只,预计口罩3月产量将超过6亿只;
2) 检测方面,截至3月2日,进行PCR检测人数仅为2600余人(除钻石公主号),远少于韩国。日本对检测标准要求严格,只有满足出现发烧 37.5 度以上或者有呼吸系统症状,或出现症状两周内去过湖北,或与满足前两项条件的人接触过,才可以经保健所分配医疗机构检测;
3) 病床不足:日本全国病床数仅为1871张,疫情最严重的北海道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床位仅有94张。
发展历程:2月5日,随着“钻石公主号”邮轮开始检测,日本确诊人数出现大幅增长。除邮轮以外,日本本地发生数起社区及医院群聚疫情,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其中,众多病例感染途径不明。
日本应对措施难言积极:1、安倍呼吁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从3月2日起临时停课以防止集体感染,但仍有部分地区不服从要求;2、无强制措施,仅仅建议或是呼吁企业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及疑似患者自我隔离。日本主题公园迪士尼、环球影城等目前处于关闭状态,关闭时间从2月29日至3月15日,时长半个月。
伊朗形势严峻:死亡率高、政府高官感染人数多
2月19日首次报告病例,截至3月3日确诊病例超2300例(死亡77例),且感染数量还在飞速增长中。病例主要集中在德黑兰和库姆市,感染源为输入型病例。确诊病例中包括诸多伊朗高级官员,例如副总统、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和卫生部副部长。此外,23名国会议员检测结果为阳性。但由于宗教原因,库姆朝圣并未受到禁止。值得关注的是,伊朗首日报告的病例当日就宣告死亡。由于病毒有潜伏期且致死率较低,我们认为伊朗国内的感染人数或早已达到一定数量,但此前政府并未重视还举行了大规模上街投票的议会选举。
我们认为,由于伊朗医疗水平有限加上美国制裁,伊朗的卫生系统面对疫情或难以为继。伊朗的宗教信仰也是疫情迅速爆发的诱因,如去清真寺祷告时人口聚集的密闭空间、见面礼时的肢体接触、宗教信仰导致民众极少佩戴口罩等。朝圣者的狂热加上医疗系统的局限,伊朗疫情或有持续激增的可能。
伊朗积极应对疫情:政府宣布全国范围内所有医院都应接收新冠肺炎患者。3月2日起,全国派出30万个疫情排查小组,挨家挨户排查疫情。全国大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已延长停课至3月9日。为了防止监狱疫情,已释放5.4万名囚犯。医疗资源方面,政府正加大口罩产能,逐步完成日产能150万枚的目标。
1.6. 欧洲:“1号病例”改变疫情走势
意大利全国共2500余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蔓延至16个地区,其中伦巴第和威尼托大区是疫情重灾区,意大利确诊病例中超过60%来自这两个地区。物资方面,口罩、防护服、手套严重不足;口罩价格暴涨100倍,口罩遭窃事件频频发生。
疫情爆发过程:意大利疫情的主要病灶为伦巴第的一名超级传播者,于2月21日确诊。2月1日,“1号病人”和同事聚餐。2月2日,前往热那亚附近的海滨城市参加半马比赛,参赛者约1200人。2月4日,和朋友前往一家夜店;2月9日,该男子参加了另一个城镇的跑步比赛。2月15日,参加足球比赛,当天和朋友前往餐厅吃饭,饭后开始出现症状。在半个月的潜伏期中,“1号病人”传染了妻子、多名朋友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及病人。
应对措施:整体国土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警戒程度最高的红色区域(目前被封锁的11个城镇)、黄色区域(疫情多发的伦巴第大区、威尼托大区、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马尔凯大区的佩萨罗和乌尔比诺省)及其他地区。红区禁止人员进出,所有公共活动全部取消,学校关闭,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关闭,除必要外的所有政府办公场所关闭。公共交通停运,除必要外的所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部停止。黄区要求取消所有体育活动(特殊情况可举办无观众比赛)。文化、宗教、娱乐活动取消,学校关闭。在所有酒吧、餐厅、博物馆和教堂内,民众须保持一定距离。其他地区需及时上报2月14日之后从中国和红色区域返回的群众。目前,意大利北部52000名居民被强制隔离。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所有学校关闭两周。此外,政府还将花费36亿欧元来弥补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法国确诊病例达212例。疫情重灾区为瓦兹省(位于法国北部),目前已知的最早两例病例均来自于瓦兹省。法国“1号病人 ”疑似瓦兹省一名中学教师。在3月1日的确诊患者中,有两名法国市长,政府高级官员的确诊也引起了欧洲多国的重视。
物资方面,法国目前拥有口罩库存1.45亿只。由于口罩短缺,法国政府宣布将口罩列入处方药以限制哄抢,将口罩留给最需要防护的医护人员。
应对措施:疫情严重的瓦兹省和萨瓦省的La Balme公社禁止所有集体聚会。全国关闭120所学校,其中疫情严重的瓦伊斯的六个市关闭所有学校。全国禁止5000人以上人群集会,此项措施将影响法国众多剧院和文化活动,包括巴黎书展、音乐会、演唱会等。3月1日,由于卢浮宫员工对新冠病毒扩散感到担忧,集体表决通过利用特殊的停工权利暂时关闭卢浮宫。随后,卢浮宫于3月4日重新开放。目前,巴黎迪士尼未效仿日本暂时关闭园区的做法。我们认为,随着确诊病例的进一步增加,迪士尼主题乐园和大型公共设施仍有关闭的可能。此外,3月15日至3月22日的全法市政选举计划目前还未取消。
德国3月3日确诊病例数上升至218例。其中,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确诊病例达103例。
发展历程:2月25日前,确诊病例数稳定在10余例,且首例病例为中国患者传染。2月28日,德国激增15例确诊病例,且与首名患者来自同一地区。该地区的爆发与一对来自该州海因斯贝格县的夫妇有关。夫妇被确诊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多项社会活动,导致疫情出现了密集的社区传播。目前,德国疫情爆发的传染源难以确定。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也将风险评估由“低到中”调为“中级”。
应对措施:德国为应对医疗资源短缺状况,3月4日宣布禁止对外出口医用口罩及其它医用防护装备。目前,德国国内已宣布取消多场展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疫情重灾区北威州部分低级别足球联赛取消。世界羽联职业巡回赛德国公开赛取消,此次羽毛球联赛也是东京奥运会的积分赛。疫情集中爆发的部分地区的部分学校停课、部分公共设施关闭。但德国政府同时也表示,不会封关以及限制旅行。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 3月 6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