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2-27 21:56
原标题:一代“传奇”告别港股,“船王”包玉刚旗舰公司将被私有化,“女婿”吴光正出手
来源: 资事堂
继香港四大家族创始人全部“退休”后,就在刚刚,香港资本市场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午后,由“船王”包玉刚一手创立的会德丰宣布将被私有化并退市。随后,其股价一度飙升至45%。
这家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在资本市场浸淫37年的老牌港资公司,发生什么事了?
会德丰将被私有化并退市
2月27日午间,会德丰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81.5亿港元的价格被私有化。
受消息刺激,会德丰午后复牌后一度飙升至近45%,截至全日收盘回落至39.68%至66港元,市值1354.88亿港元。
会德丰公告称,于2020年2月25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向股东提呈由以下各项组成的建议事项:
就股东于记录日期持有的每股股份向彼等分派一股九龙仓置业股份及一股九龙仓股份;及要约人将以现金按每股协议安排股份12港元之协议安排代价减股息调整(如有)为代价向协议安排股东支付款项并将本公司私有化。
以停牌前股价计,相当于每股71.9元,即溢价52%。
公告显示,要约人为Admiral Power Holdings Limited,由吴光正全资拥有。吴光正也是会德丰创始人“船王”的女婿。
公告称,于建议事项完成时,公司将由要约人拥有32.51%、由受托人(为信托的受托人(信托为吴光正家族的有连系信托)及一名要约人一致行动人士)拥有48.48%,及由其他要约人一致行动人士(即吴光正及吴光正实体)拥有19.01%,且股份的联交所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要约人进行建议事项所需的现金代价最高金额(根据认股权要约包括协议安排代价每股股份12.00港元及支付予认股权持有人的代价)将约为81.5亿港元。
比深交所、上交所还要“大7岁”
这家代码为“00020”的公司,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1857年在上海创立,主要业务是贸易、融资及商业服务、物业租赁及管理、物业出售、酒店经营及库存管理及投资。
它于1983年上市,主营房地产。掰掰手指头,至今上市已经37年。
相比起来,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均成立于1990年,至今也就30年历史,即会德丰比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还要大7岁。
我们从它的年报的LOGO中也不难感受到其悠久的历史:
如会德丰在公告中所言,“公司将向联交所申请于协议安排生效日期后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撤销股份的联交所上市地位”,那港股的投资者就要告别他们熟悉的00020.HK。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股票代码,也是历史的见证。
比如,00001.HK长江实业,00002.HK中电控股,00003.HK香港中华煤气,00004.HK九龙仓集团……数字背后,是香江风云涌动的大时代。
具体来说,在香港股票代码排名前20的公司内,能清楚看到“香港四大家族”的身影。即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长和系李嘉诚、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和新世界发展郑裕彤家族。
比如,至今,“四叔”李兆基儿子李家杰、李家诚是香港中华煤气的董事长,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是长和的董事长。
从行业来看,港股这20只代码靠前的公司,过半是主营房地产,其次是属于公用事业和金融行业。
在这批公司中,能同时看到会德丰以及它家族企业九龙仓集团的身影,可见它在香港资本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附图:港股代码数字前20的上市公司
手握内地IFC、时代广场、马哥孛罗等物业
事实上,这家参与并见证香港资本市场几十年发展的老牌上市公司,对于内地来说也并不陌生。相反,我们在日常办公、逛街甚至是睡觉都能接触到它。
比如,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的大上海时代广场、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的重庆时代广场、武汉时代广场、大连时代广场、成都市锦江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专卖特价品牌货的成都双流县奥特莱斯和长沙金洲新区奥特莱斯,都是会德丰旗下九龙仓在2018年已落成投资的物业。
▼附图:会德丰近2018年年报
又比如,会德丰的主要上市附属公司九龙仓,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港币81亿元,而它在内地投资的物业就为其利润作出稳定贡献。
会德丰2019年半年报称,随着长沙国金中心于2018年加入组合,收入增加22%至20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30%至12亿港元。
长沙国金中心商场是市中心地标,汇聚超过370 个品牌,出租率达98%。另一个旗舰商场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的增长动力持续,收入增加14%至港币8.59亿元,营业盈利增加28%至4.63亿元。
此外,九龙仓目前以五星级的马哥孛罗品牌和奢华的尼依格罗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和菲律宾管理十七间酒店。
2019年上半年,会德丰收入217.13亿港元,同比增长24%;营业盈利126.79亿港元,同比增长31%;归属股东净利润83.27亿港元,同比减少3%。
不过,从会德丰近几年的业绩来看,2018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都有较大程度下滑。
▼附图:会德丰近年业绩情况
创始人身家曾是李嘉诚的9倍
其中,有“船王”之称的会德丰创始人包玉刚的发家史,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1985年,包玉刚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1986年,他又一举收购了香港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是家族财富质的飞跃。相关数据显示,1985年,包玉刚就坐拥了400亿港币的资产,足足比当时的李嘉诚高出了9倍之多,是那时的华人首富。
此外,包玉刚与李嘉诚也在投资上的合作也是投资者的茶余谈资。
1980年,会德丰旗下的联邦地产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组成卓见投资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卓见先以10亿元购入会德丰旗下的联邦大厦及国际大厦,先收取5亿现金,随后李嘉诚借助卓见把两座大厦大以22.35亿出售,再让会德丰套现11亿,而李嘉诚亦分得11亿元,扣除原先支付会德丰的5亿元后,短短数月就赚了6亿元。
不过后来,会德丰对香港前景信心不足、营商手法过于保守,终令它的盈利远远落后于长实、新鸿基等发展商。
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在香港过世。
如今,包玉刚的孙辈开始扛起了家族企业领导的大旗。包玉刚的外孙包苏文刚顺利继承了环球航运,成为了新一代的“船王”。另一个外孙吴宗权继承了九龙仓、会德丰等8家上市公司。
而此次提要约收购的Admiral Power Holdings Limited背后的老板吴光正,是会德丰创始人“船王”二女儿包陪容的丈夫,即“船王”的二女婿。
为什么要私有化
那么,问题来了,堂堂千亿老牌上市公司,为何要进行私有化?
以史为鉴,就去年10家以私有化方式退市公司情况看,背后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估值低、流动性差,难以满足融资需求;
第二、控股方计划换地上市/资产重整上市等资产整合需要;
第三、大股东转卖上市公司/公司觉得前景可观,不愿意与公众分享未来红利等。
显然,第一种情况会德丰是“跑不掉”的了。
Choice数据显示,2月至今,会德丰的成交量,只有5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是超过100万股,其中4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是刚百万出头的。日常仅有数十万的成交量。而今天的743.3万股的成交量,已经是创下了其自身近五年的交易新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市值已经超过1300亿港元。
另外,同样股票代码是位于“TOP20”的香港中华煤电和汇丰控股,在股价变动不大的前提下,成交量已经分别高达1803.12万和4734.19万。
不过,对于此次私有化,会德丰给出的说法是:
第一,藉消除公司长久以来于九龙仓置业及九龙仓的股权之控股公司折价,从而释放股东价值。
第二,九龙仓置业股份及九龙仓股份带来较高的股息收入,以及现金回报。
第三,基于九龙仓置业股份及九龙仓股份较高的交易流通性,协议安排股东分别而直接拥有该等股份属较佳选择。
而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流动性问题,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