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君策略】通信与电子6大细分产业:赶工可较大程度弥补负面冲击

2020-02-15 15:40

作者:国君策略李少君团队

来源:谈股问君

 导读 

纵观通信与电子的6大细分行业,立足四维调研研判指标,我们认为静态策略关注云视讯、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主线,动态策略把握流量增长主线+半导体产业链。

 摘要 

  • 纵观通信与电子6大细分行业:疫情冲击有限,复工可较大程度弥补冲击缺口。结合通信与电子领域的微观调研情况,我们对相关6大细分行业做了复工调研和冲击测算,具体分析围绕“调研数据-基本情况”、“可期待的政策”、“行业景气度”、“EPS影响推算”四大方面展开。1)调研数据-基本情况:整体来看,上游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相较往年同期处在约75%的水平;物流传导影响区域分化严重,当前物流传导效率处于接近往年同期60%水平;员工返工情况同样存在分化,平均看约为往年55%-60%水平;原材料库存情况较往年差距较小,基本处于往年同期的约90%水平;下游订单需求较好,当前平均处于往年同期的90%水平。2)可期待的政策:主要为加大5G投资力度,降低中小企业、科技企业融资成本。3)行业景气度:产业链价格稳定,赶工可较大程度上弥补产能缺口,疫情负面影响可控。主设备与光模块行业可能受益于5G投资力度提升,云视讯行业需求受疫情影响提升明显。由于定制化生产、招投标定价等模式,各细分行业原材料与产品价格稳定,毛利率稳定,均有望实现2020年两位数的收入增长率。4)全年EPS影响:通信主设备-3%至0、光通信-4%至0、云视讯远程办公+3%至+5%,消费电子为-7%至-5%,PCB为-5%至-3%,半导体为-4%至-2%。

  • 静态策略:结合当前市场的表现和我们的静态估算,我们认为云视讯、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方向的机会较大。从复工情况看,我们可以得到2020年EPS的预测及修正情况。同时,叠加估值的判断,我们可以大致测算细分行业在疫情冲击下的盈利和估值对于股价的贡献。结合估值假设和EPS推算,我们估算云视讯、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将有20%、2%和5%的市场空间。结合市场节后2周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云视讯(6%)、消费电子(4%)、通信主设备(4%)的市场机会较大。

  • 动态策略:“事件催化+高景气”动态策略组合——流量增长主题+半导体产业链。1)流量增长主题:国内市场,2020年是5G规模建设元年,5G将带动流量增速上行。国际市场,北美互联网巨头对2020年资本开支展望较乐观。疫情催化下,远程办公相关云视频产品需求大幅增长,拉动流量需求。流量的增长及巨头资本开支上行预期将拉动IDC、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流量基建的需求。2)半导体产业链主线: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处于景气快速提升周期。长期看,全球半导体产能持续向大陆转移,我国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国产化快速推进,晶圆制造与存储器等领域技术与产能均快速提升。短期看,我们的微观调研显示,2020年半导体封测厂商在春节期间并未像往年一样停工,而是仍正常运行,展现出半导体产业链持续的高景气度和旺盛的下游需求。

  • 风险提示:疫情严重程度超预期;各地方复工进程不及预期

  • 特别感谢策略组的程越楷(研究助理),通信组的王彦龙(分析师)、谭佩雯(研究助理)、马天诣(分析师),电子组的陈飞达(分析师)、张天闻(研究助理)、苏凌瑶(分析师)对本文的突出贡献

目录

1.    通信与电子“复工调研-冲击测算”总结:赶工弥补与景气促进下,EPS负面冲击较小

2.     静态策略:云视讯+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

3.     动态策略:流量增长主线+半导体产业链

4.     通信与电子领域复工调研与冲击测算

4.1.   通信主设备

4.1.1. 基本数据

4.1.2. 可期待的政策

4.1.3. 行业景气度

4.1.4. 考虑政策EPS影响

4.1.5. 样本描述

4.2.    光通信

4.2.1. 基本数据

4.2.2. 可期待的政策

4.2.3. 行业景气度

4.2.4. 考虑政策EPS影响

4.2.5. 样本描述

4.3.    云视讯远程办公

4.3.1. 基本数据

4.3.2. 可期待的政策

4.3.3. 行业景气度

4.3.4. 考虑政策EPS影响

4.3.5. 样本描述

4.4.    消费电子

4.4.1. 基本数据

4.4.2. 可期待的政策

4.4.3. 行业景气度

4.4.4. 考虑政策EPS影响

4.4.5. 样本描述

4.5.    PCB

4.5.1. 基本数据

4.5.2. 可期待的政策

4.5.3. 行业景气度

4.5.4. 考虑政策EPS影响

4.6.    半导体

4.6.1. 基本数据

4.6.2. 可期待的政策

4.6.3. 行业景气度

4.6.4. 考虑政策EPS影响 

正文 

1. 通信与电子“复工调研-冲击测算”总结:赶工弥补与景气促进下,EPS负面冲击较小

纵观通信与电子的6大细分行业:景气处于向上周期,复工可较大程度弥补冲击缺口。结合通信与电子领域的微观调研情况,我们对相关6大细分行业做了复工调研和冲击测算,具体分析围绕“调研数据-基本情况”、“可期待的政策”、“行业景气度”、“EPS影响推算”四大方面展开。

1) 调研数据-基本情况:物流与产能冲击最严重,约为往年同期60%水平。整体来看,上游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相较往年同期平均处在约75%水平;物流传导影响不同区域分化严重,光通信产业集中的湖北地区受影响较大,其他地区影响较小,全行业看当前物流传导效率处于接近往年同期60%水平;员工返工和产能情况同样存在分化,半导体等自动化水平高的子行业受冲击小,人力密集型的通信、消费电子受冲击大,平均看约为往年55%-60%水平;原材料库存情况较往年差距较小,基本处于往年同期的约90%水平;下游订单需求较好,由于通信与电子行业景气度处于向上周期,订单较为饱满,受益于疫情的云视讯远程办公行业需求显著增长,综合看考虑疫情影响,订单饱和程度为往年90%。

2) 可期待的政策:主要为加大5G投资力度,降低中小企业、科技企业融资成本。疫情对我国2020Q1的GDP冲击较大,在确保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逆周期政策值得期待。以5G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力度有可能加码,疫情缓解后3大运营商5G投资力度可能超过年初计划。通信与电子产业链中小企业较多,疫情对业务活动的扰动增大了企业资金压力,预计降低中小企业、科技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也有望加力。

3) 行业景气度:产业链价格稳定,赶工可较大程度上弥补Q1产能缺口,疫情负面影响可控。对主设备、电信光模块等产业,需求为5G建设,其投资力度可能因逆周期调节需求而提高,云视讯远程办公需求因疫情显著提升。对半导体、PCB、消费电子而言,苹果等主要客户收入全球化程度较高,疫情对需求影响也较小,国内消费电子需求也只是迟到,不会缺席。半导体、PCB、光通信等行业处于景气向上周期中,2019年盈利基数较低,业绩压力较小。由于产业链国际化程度高、定制化生产、招投标定价等特点,通信与电子各细分行业原材料与产品价格稳定,毛利率稳定,均有望实现2020年两位数的收入增长率。1季度处于生产淡季,企业通过赶工可以释放的产能弹性较大,赶工可以较大程度上弥补产能损失。但需考虑后续订单调整风险和产能逐步爬坡的成本。

4) 全年EPS影响:通信主设备-3%至0、光通信-4%至0、云视讯远程办公+3%至+5%,消费电子为-7%至-5%,PCB为-5%至-3%,半导体为-4%至-2%。

2. 静态策略:云视讯+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

从复工情况看,我们可以得到2020年EPS的预测及修正情况。同时,叠加估值的判断,我们可以大致测算细分行业在疫情冲击下的盈利和估值对于股价的贡献。EPS在第1部分中已得,PE我们就不同行业给出不同但统一的预测依据:

1)通信主设备:当前主设备行业市盈率TTM为39倍,估值约为近10年的80%分位,考虑到行业即将迎来约2年的5G建设高峰,且无线投资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当前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2)光通信:光通信板块目前市盈率TTM为68倍,为近10年的87%分位。考虑到本次疫情显著提升在线办公、教育、娱乐等需求,刺激流量大幅增长,国际云计算巨头对400G光模块需求提升,5G建设拉动电信光模块需求,若估值分位提升至90%,则行业估值有3%上升空间。

3)云视讯远程办公:本次疫情中,云视讯软件需求增长数倍,硬件需求增长20%-50%,疫情使远程办公渗透率显著提升,对行业具有长期影响,假设行业市盈率分位数(近10年)提升至75%,则估值有15%提升空间。

4)消费电子:消费电子行业市盈率TTM为51倍,处于近10年73%分位,考虑到国内5G换机潮只会迟到,不会缺席,TWS耳机和智能手机推动全球消费电子处于景气向上周期,行业估值有望提升75%分位,则估值提升空间为2%。

5)PCB: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中,考虑PCB行业属于5G早周期品种,部分公司盈利基数已经较高,预计行业估值维持当前的近10年64%分位的水平。

6)半导体:半导体行业市盈率TTM为130倍,处于历史98%分位。考虑到行业景气度处于向上初期,高估值有望维持,但估值继续向上难度较大。

结合当前市场的表现和我们的静态估算,我们认为云视讯远程办公、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方向的机会较大。结合估值假设和EPS推算,我们估算云视讯远程办公、消费电子、通信主设备将有20%、2%和5%的市场空间。结合市场节后2周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云视讯远程办公(6%)、消费电子(4%)、通信主设备(4%)的市场机会较大。

3. 动态策略:流量增长主线+半导体产业链

结合行业的动态策略来看,根据我们的微观调研和行业周期,流量增长主题与半导体产业链迎来较为明显的催化,是向上空间较大的“事件催化+高景气”动态策略组合。

流量增长主题:国内市场方面, 4G商用后一年左右,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开始加速,持续四年高增长。2020年将是国内5G规模建设元年,我们预计2020年5G将带动流量增速上行。海外市场方面,北美互联网巨头对于2020年资本开支乐观,例如Facebook 2020年的资本支出展望的中位数同比增长15%,Microsoft计划资本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17%。从短期催化看,我们的调研显示,疫情驱动下,由于政府、企业和教育等行业均开启远程办公,对于纯软件的云视频产品需求大幅提升,预计出现几倍的增长,硬件终端需求出现20-50%的增长,疫情对流量需求提升有明显正面作用。流量的增长及巨头资本开支上行预期将拉动IDC、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流量基建的需求。推荐标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光环新网

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处于景气快速提升周期,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从2019年9月的-15.9%提升至12月的-5.5%,显示行业复苏力度较强。长期看,全球半导体产能持续向大陆转移,我国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国产化快速推进,晶圆制造与存储器等领域技术与产能均快速提升。短期看,我们的微观调研显示,2020年半导体封测厂商在春节期间并未像往年一样停工,而是仍正常运行,展现出半导体产业链持续的高景气度和旺盛的下游需求。推荐标的:兆易创新、北方华创、中芯国际(H)、中颖电子、台基股份

4. 通信与电子领域复工调研与冲击测算

4.1. 通信主设备

4.1.1. 基本数据

上游原材料供应是去年同期的70%:通信主设备分为无线和传输主设备两类,上游原材料众多,包括集成芯片、PCB、天线射频、电子元器件、光模块、电源、线缆、五金结构件等,不同产品的地域分布和生产供应情况有差异。海外以芯片、电子元器件为主,估算海外占比20%,原材料供应受影响较小。国内上游器件总体分布在广东、江苏、湖北、四川,尤其是湖北的原材料供应,短时间内这部分供应有一定影响。除此以外物流对原材料的供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物流传导是去年同期的40%:海外物流目前影响较大,广东省内上游和下游物流传导相对影响不大。湖北省由于疫情的原因,物流传导较低。

员工或现有产能是去年同期的50%:通信主设备产能绝大部分集中在广东省,其次是湖北、山东等地。广东省内外地员工较多,绝大多数员工开始有序复工,产能在逐步恢复。湖北省内生产以本地员工为主,预计在2月下旬逐步复工,湖北省内还需要紧密观察复工情况。复工的节奏除了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取决于下游招采及上游复工情况,预计运营商招采比我们预期晚2-3周,这也将影响复工的进度。

原材料库存是去年同期的80%:库存是相应充足的,基本都能够支撑1-2个月的生产,后期还需同时观察复工和物流恢复情况来判断。

下游订单需求是去年同期的50%:预计运营商招采比我们预期晚2-3周,且2019年一季度投资基数比较高。但通信主设备行业格局相对非常稳定,目前不存在砍单或者丢单现象,同时,运营商投资计划和落地的确定性和一致性非常强,全年需求依旧保持原预期。

4.1.2. 可期待的政策

国家层面:新冠疫情结束后, 5G建设预期加强,下半年5G投资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对于主设备行业而言将是有力的推动。

地方层面:各省份可能会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高新科技企业奖励、以及经营的政策等,将有正向推动作用。

4.1.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正常下降。通信主设备企业定价权很高,每年不同原材料均会呈现下降趋势,相对2019年同期,原材料价格也将逐步下降,极少原材料(例如PCB等)可能会出现略涨价现象,有待观察。

产成品价格:暂未有影响。主设备行业客户是运营商,一般一年大的招采为1次,具体省份落地略有不同,由于上下游格局稳定,价格每年都会有正常的降幅。暂未看到疫情对产品的价格影响。

毛利率:变化不大。主设备行业毛利率一直比较稳定,2020年是5G规模建设元年,毛利率会依据新的定价而动,我们预计2020年一季度毛利率和2019年同期变化不大。

2019年预期业绩增速:13%。根据样本公司的数据,2019年预期收入增速在13%。

2019-2021年预期业绩复合增速:25%。由于运营商投资受疫情影响不大,未来两年是投资景气度较高的两年,预计利润复合增速提升到25%。

4.1.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20%。结合历史情况,受春节假期和需求端影响,主设备行业Q1收入一般占比20%。

对Q1的冲击:-10%。正常Q1有60-70个工作日。现在湖北省与省外的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受疫情延期复工影响,整体在10-25个工作日,考虑到复工后期加班加点可弥补一部分工时,整体对样本公司的影响在10%左右,湖北境内的公司或影响较大。但全年的总体规模预期不变。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90%。主设备行业生产具有一定程度弹性,若5G招采延后2-3周,赶工弥补几乎不存在问题。

对全年EPS的影响:-3%至0。由于运营商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与落地的一致性较强,设备商生产具备一定弹性,我们暂不因为疫情修改湖北省以外的设备商全年业绩预测。对于湖北省以内供应商,我们认为影响全年EPS 5%-8%。若下半年5G投资出现超预期,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可能,我们预计对全年EPS的负增长有3-5个百分点的对冲。

4.1.5. 样本描述

主设备公司呈现寡头格局,我们选取了分布在广东、湖北的几家主设备厂商作为样本公司,整体市占率30%,但由于格局稳定,基本很准确反映整个子行业的情况。

4.2. 光通信

4.2.1. 基本数据

上游原材料供应是去年同期的75%:因行业较景气,原材料公司原本都将有春节加班的计划。但因为疫情仅有部分留在本地未回老家的员工保持少部分生产,目前除了湖北境内的公司,基本已经陆续开始恢复生产。除此以外物流也是制约原材料供应的瓶颈,综合来看原材料供应相对2019年同期稍弱。

物流传导是去年同期的40%:湖北省内的公司,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物流传导受影响较大;湖北省外的公司,根据各省政策差异封闭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保持了一定的物流传导能力。

员工或现有产能是去年同期的60%:湖北省内的公司,生产工以本地员工为主,预计在2月下旬逐步复工,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复工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湖北省外的公司,样本公司的员工则基本以本地的员工为主,外省及湖北的员工占比很低,员工大部分能够按照规定返工,产能能够在几周内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原材料库存是去年同期的85%:库存是相应充足的,基本都能够支撑1-2个月的生产,后期还需同时观察复工和物流恢复情况来判断。

下游订单需求是去年同期的80%:目前整体来说尚未出现明显的丢单和砍单现象,因为2020年数通市场和电信市场景气度都较高,所以订单能见度也较高,湖北省外的企业复工后均会连续赶工以实现订单的及时交付,湖北省内还需要紧密观察复工情况来评估对订单的影响。

4.2.2. 可期待的政策

国家层面:新冠疫情结束后, 5G建设预期加强,下半年5G投资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对于5G相关的光模块而言将是有力的推动。

地方层面:各省份可能会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高新科技企业奖励、以及经营的政策等,将有正向推动作用。

4.2.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稳定。相对2019年同期,原材料价格还比较稳定,未出现因缺货或者产能不足的涨价现象。

产成品价格:稳定。光通信行业价格决定方式一般是一年招1-2次标,价格已经确定,不会因为短期供需关系变化、产能变化就可自行随意调价。

毛利率:基本稳定。较去年Q1毛利率的情况,目前仍处于正常水平,可能会因为规模效应不足有一定的短期波动,但我们认为这是短暂的。

2019年预期业绩增速:27%。根据样本公司的数据,2019年预期业绩增速在27%。

2019-2021年预期业绩复合增速:较预期的39%略下调。根据样本公司的数据,预期2019-2021年保持39%的年复合增速。考虑疫情影响后,我们认为19年的增速或略有影响。

4.2.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20%。结合历史数据来看,受春节假期和需求端影响,Q1并非光通信行业收入和利润的大季,占比在20%左右。

对Q1的冲击:-10%。正常Q1有60-70个工作日。现在湖北省与省外的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受疫情延期复工影响,整体在10-25个工作日,考虑到复工后期加班加点可弥补一部分工时,整体对样本公司的影响在10%左右,湖北境内的公司或影响较大。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80%-90%。光通信行业生产弹性较大,类比中兴解除制裁后,部分相关公司下半年业绩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我们认为大概率能够弥补回来。对于湖北境内的公司还要进一步跟踪复工的进度。由于湖北产能占行业比重较高,湖北省内省外差异较大,以上数据仅反映我们综合评估。

对全年EPS的影响:-4%至0。对于疫情较严重的区域,我们认为全年EPS下降5-8个百分点。其他省份我们暂不调整全年盈利预测。若下半年5G投资出现超预期,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可能,我们预计全年EPS下降的程度可能被对冲约3-5的百分点。

4.2.5. 样本描述

我们选取了分布在湖北、江浙、四川的几家主要光通信厂商作为样本公司,按2020年2月12日总市值计算,样本公司市占率82%,基本能够反映整个子行业的情况。

4.3. 云视讯远程办公

4.3.1. 基本数据

上游原材料供应是去年同期的80%:上游原材料普遍来自国外,故目前原材料供应相对去年同期相对充足。

物流传导是去年同期的40%:物流短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有限。

员工或现有产能是去年同期的50%:远程办公板块公司生产地普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福建等地,目前主要是本省员工优先恢复办公。

原材料库存是去年同期的90%:库存是相应充足的,基本都能够支撑2-3个月的生产,如果复工率在4月初完成恢复预计对本行业影响较小。

下游订单需求是去年同期的120-150%:远程办公板块主要分为硬件的终端供应和软件两个主要部分,由于政府、企业和教育等行业均开启远程办公,对于纯软件的云视频产品需求大幅提升预计在几倍的增长,硬件终端在20-50%的增长,企业普遍反映订单饱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4.3.2. 可期待的政策

未来或加大远程办公的支持推进力度。目前北京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对于远程办公设备等的补贴政策。

4.3.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上涨5%以内。相对2019年同期,原材料价格还比较稳定在5%左右浮动,未出现因缺货或者产能不足的涨价现象。

产成品价格:上涨10%。由于短期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有可能部分上行,并且对于高端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多,asp的均价有望进一步提升,约为+10%左右

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由于软件产品占比提升,预计较2019年Q1毛利率略有提升,约为+10%。

2019年预期业绩增速:30%。根据样本公司的数据,2019年预期业绩增速在30%。

2019-2021年预期业绩复合增速:30%。原本预期2019-2021年保持25%的年复合增速,考虑疫情影响后,预计将以30%的年复合增速。

4.3.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15%。结合历史数据来看,受春节假期和需求端影响,Q1一般为行业的淡季,收入与利润占比在15%左右。硬件终端的供应目前刚刚开始,但是偏软件的产品注册用户数大幅增长预计有几倍的增幅。

对Q1的冲击:正向15%-20%。预计Q1订单同比新增20%-30%,利好Q1的业绩。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100%。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已经从2月10日开始复工,我们认为有望加快进程,赶工基本能够弥补影响。

对全年EPS的影响:提升3%-5%。若不考虑疫情影响,我们对全年EPS预计增长30%。疫情影响行业加速渗透,对行业增速或提升3-5百分点。

4.3.5. 样本描述

我们选取了A股上市的云视频会议厂商,样本公司市占率60%,基本能够反映整个子行业的情况。

4.4. 消费电子

4.4.1. 基本数据

我们访谈了9家消费电子产业链核心公司,涉及:零部件制造(光学元件,结构件,外观件,连接件,声学元件),模组制造,核心设备,后段组装。这9家企业均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核心公司,为国际大客户苹果、国内HOVM的核心合作伙伴,在各自环节均为第一份额供应商。我们就疫情发生后,公司面临的原材料供应、物流传导、员工、原材料库存、下游订单需求等问题与公司进行交流,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打分区间为0%-100%,0%代表非常匮乏,100%代表非常充分。

上游原材料供应:60%。消费电子上游原材料涉及:金属原料、阻容感等基础零部件,塑料颗粒等,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目前,广深地区对企业复工管控较严格,企业复工需要审批。据我们了解,企业均在复工前提交了复工申请,但在疫情重点管控地区部分企业或者企业的部分子公司未通过核准,目前尚未复工。

物流传导:80%-100%。物流传导方面,部分企业表示目前省际物流需要政府批文。我们调研企业均为当地纳税及就业大户,政府在协调上予以了充分帮助。H公司物流未受影响,主要原因为H公司自建物流体系。

员工:20%-50%。我们调研企业复工时间均为2月10日,政策上而言,当地员工无不良反应的可复工,外地员工需要进行隔离,湖北籍员工暂时不返回单位,研发人员部分可以进行远程办公;C公司复工率达70%,主要原因为公司年前订单充足,为满足交付,大力保留员工继续生产,影响较小。G公司地处深圳,部分子公司未获得复工审批,目前复工率为20%,预计下周可达50%。

原材料库存:80%。随着2019年上半年行业去库存完成,在5G手机、智能硬件、基站、数据中心的带动下,相关企业至下半年开始景气度逐渐提升,订单饱满。因此企业在年前预备了较多的原材料,大部分表示能支撑1个月以上的生产。

下游订单需求:70%-100%。目前国内外终端厂商都未下调出货预期,手机供应链未接到客户调整订单通知,需求依旧饱满。

4.4.2. 可期待的政策

消费电子企业虽然自动化程度已大幅提升,但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为配合客户产品的升级换代,每年需投入大额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面临较重的资金压力。可期待政策包括:低息贷款;留抵税返还。

4.4.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上涨0%-3%。2018年开始的去库存周期,以阻容感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下滑,随之消费电子上游原材料供应端出现收缩,在2019年中下旬原材料价格企稳。目前随着需求带动,以及供给短缺,以MLCC为代表的部分原材料已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

产成品价格:0%。产品未升级的情况下,价格每年下降幅度在10%左右。新产品价格优于老产品,会有一定幅度的涨价,综合而言持平。

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公司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在2月份低开工率情况下,预计毛利率将出现下滑。

收入增速:10%。2020年消费电子市场具备5G换机,及TWS、VR、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爆发的带动。综合考虑疫情负面影响,预计2020年行业营收增长为10%左右。

4.4.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营收15%-20%。一季度为消费电子行业淡季,数据统计显示消费电子企业Q1营收占比为15%-20%之间,利润占比则更低。

对Q1的冲击:中国手机出货量下滑30%。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预期少2%,中国出货量将比预期减少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0Q1出货量会有超过30%的下滑。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100%。一季度为淡季,正常年份员工不需要加班,旺季单月营收可达淡季的2-3倍。如果疫情得以顺利控制,在企业进入正常生产后,3月份单月即可完成之前未交付订单,但应考虑产能需逐步爬坡等成本因素。

对全年EPS的影响:-7%至-5%。电子产品消费需求受疫情影响被延后,但不是被压制,2020年在5G手机、智能硬件的带动下,预计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仍能获得一定的业绩增长,但将低于此前预期。疫情发生前,市场预期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增长2%。Strategy Analytics根据疫情调整的2020年最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为下滑2%。因此,根据出货量的变动幅度,同时考虑公司因为疫情增加的额外费用和成本,预计全年EPS相比之前预期下调5-7%。

4.4.5. 样本描述

样本公司共9家,在大客户手机机壳、外观件、声学、核心设备、连接器等环节均有50%以上的占比,子行业市值占比70%。

4.5. PCB

4.5.1. 基本数据

从PCB产业分布来看,重点疫区占比不高。PCB全球有52%左右的产能分布在中国大陆。从国内产业分布来看,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地区为核心区域的PCB产业聚集带。根据CPCA协会2017年的数据统计,国内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数量约1300多家,其中江苏省有约161家、浙江省有约110家、广东省约752家常驻企业。整体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区的产值占中国大陆总产值的9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主要的PCB制造企业有28家,主要分布在黄石、仙桃、武汉、孝感、荆门等地,以台资PCB分公司居多。我们梳理了PCB行业在A股上市的企业分布,仅有沪电股份在黄石有分公司。

上游原材料供应:90%。PCB生产的主要用材是覆铜板,相关企业产能不在疫情严重地区,行业原材料供应稳定。PCB为定制化产品,部分辅材短期供应受影响。由于企业有库存备货,短期影响可控。

物流传导:80%。2020年受疫情影响,2月3日之前除医疗设备相关物料运输畅通之外,全国大部分运输路段受阻,从封路时间来看有10天左右时间运输不畅。2月3日之后物料运输陆续打开。截止到2月10日,除湖北省重点疫区受限外,其他地区的物料运输已经全部打开。PCB企业在物料运输受限时期基本以消耗原有库存为主,目前出湖北省内企业受限外,其他运输畅通,生产基本不受影响。

员工与产能:60%-70%。80%以上员工已经返回工作地。行业80%以上员工在2月10日之前已经返回工作地,但受各地隔离要求不一样,陆续复工:整体来看,20Q1 PCB订单需求与19Q1相比有明显改善,春节期间开工率基本达到2019年一季度的开工水平,产线50%左右的员工接受后期调休并未返乡过年,往年一线员工根据调休时间不同,春节返乡员工复工期从正月初三开始。据我们产业链调研了解,一线员工2020年从1月27日开始陆续复工,随着疫情愈演愈烈,2月3日之后返程复工的员工受各地政策限制需要近14天时间的隔离期后才能完全复工。我们预计行业内各企业产线完全复工在2月17日之后。

40%-60%的产能受疫情延期开工影响。行业作为电子行业的传统加工业,工厂不会受节假日影响完全停工。2020年春节期间产线的开工率根据订单量一般保持在40%-60%,企业除部分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法定春节假日修满7天外,工厂一线员工包括产线管理岗会提前到岗或者通过调休的方式保证部分产线的开工率。从全国各地区规定的复工时间来看,大部分企业(除湖北地区)的复工时间是从2月10日开始,比原计划的1月31日推迟了10天。但据我们产业链调研了解到春节没有停产的产线并不受疫情限产的影响,复工影响的产能是春节期间未开工的40%-60%,行业目前的平均开工率在50%左右的水平。

部分产业链有望拿到政府特批率先复工。春节疫情期间终端医疗设备相关的PCB订单假期提前开工,节假日期间产业链整体供应不但不受影响,且排单需求较旺。我们从产业端了解到,目前5G基建相关产业链、苹果产业链、及特斯拉产业链等都有陆续向当地政府申请提前复工,富士康、比亚迪等组装厂通过自产口罩满足上下游所需,积极争取全面复工。

原材料库存:100%。短期主要物料库存充沛,原材料供应基本不受影响。PCB生产的主要用材是覆铜板,根据订单需求一般原材料会提前1-2个月开始备货,一季度是传统淡季,开工率一般在50%左右,对于物料需求也不会很紧张。

下游订单需求:100%。20Q1行业景气度好于19Q1。根据北美PCB BB值、中国台湾PCB企业月营收数据跟踪,结合我们节前国内PCB产业的集中调研,我们发现PCB行业整体自2019年9月开始明显回升,尤其四季度受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拉动,订单量持续攀升。随着5G大规模基建开启,终端应用革新加速推进,20Q1同比19Q1在手订单量明显回升。

短期在手订单并未有下滑迹象,仅直接出口海外的订单交期有拖延。我们从终端了解到为满足各类电子设备的备货需求,元件采购一般会提前2个月左右。PCB作为基础元件一季度大部分订单在春节前夕已经确定,原计划春节后2月-3月大部分厂商产能利用率能上升至80%左右,但2月上旬受疫情影响达产期略有延缓,从本月10日开始复工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预计后续会通过加班、多班倒等方式加快出货,争取按期交付。由于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列为PHEIC,导致多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限制,直接出口海外的PCB订单交付受到临时限制。但由于PCB作为基础部件,近乎90%以上的订单都是直接交付给组装厂,直接出口占比较小,根据我们对A股PCB上市公司的统计,直接出口海外的比例均不超过5%,整体需求端交付短期受影响有限。

4.5.2. 可期待的政策

各省份可能会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高新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及降低融资成本措施。部分企业复工得到政策支持,效率提高。

4.5.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一季度为PCB行业淡季,未出现覆铜板等原材料供应紧张,疫情对原材料价格影响有限。

产成品价格:基本稳定。PCB行业为非标产品,定制化生产,价格不受疫情影响。

毛利率:稳定。PCB行业原材料价格及产成品价格稳定,春节期间开工率基本达到2019年一季度的开工水平,毛利率保持稳定。

收入增速:增长15%-20%。受5G基站建设、消费电子革新大年等需求影响,PCB行业景气度较高,预计A股重点上市公司2019年收入增长15%-20%。

4.5.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21%。一季度是PCB行业的传统淡季,我们在万得中调取了在A股上市的24家PCB产业相关企业近三年的营收及净利润数据,剔除业绩亏损及数据不全的企业,测算出PCB行业平均Q1营收占全年比重为21.66%, 行业平均Q1净利润占全年比重为20.77%。

对Q1的冲击:-10%至-8%。由于PCB行业2020Q1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产线50%左右的员工接受后期调休并未返乡过年,产能利用率好于2019年同期,且PCB行业从2月10日开始复工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且2019Q1盈利基数较低,预计Q1盈利冲击有限。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90%-100%。预计后续会通过加班、多班倒等方式加快出货,基本可以弥补疫情影响。

对全年EPS的影响:-5%至-3%。我们以万得2020年全年EPS一致预期为参考,选取有相关数据的A股PCB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企业。如我们之前调研了解所述,2020年一季度行业景气度相较去年同期明显回暖,假设2020年PCB行业的平均开工率截止到2月10日为50%,陆续复工至2月17日全面开工时产能利用率能达到80%。以此假设测算得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PCB行业各企业的全年业绩影响为3%左右。该结论只是单纯假设员工复工对产线开工的单方面量化影响,如果结合实际订单变化以及产能逐步爬坡等各方面因素,疫情对于公司全年业绩影响幅度可能更大。

4.6. 半导体

4.6.1. 基本数据

通过前期分析和目前产业链跟踪,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不存在较大的短期风险。封测厂商(往年停产)和代工厂商在2020年春节均未停产且节后第一周人员到岗率虽较往年有所下滑但影响有限,虽然短期上游供应链由于物流问题承压但由于贸易战备货预计压力有限,结合目前封测行业持续维持高景气度(前次SARS影响较大),因此目前我们预计本次疫情对半导体企业的影响远小于SARS疫情,不存在较大的短期风险。

上游原材料供应:80%。半导体产业链中,资产较重的封测与晶圆制造原材料供应较充足。前期受贸易摩擦影响,各家晶圆线的备货都有加强,目前库存可以支撑运行数月,这会部分抵消供应链冲击物流。

物流传导:60%。由于拖慢产品交付及部分设备安装进程,物流对封测厂商与晶圆制造厂商构成一定负面影响。部分公司回应目前完全没有停产,且物流也没有停止。目前省际物流困难以及部分国际航线禁飞,可能造成短期供应链承压但压力有限。

员工与产能:80%。疫情短期内对半导体产业影响主要在制造端较大。半导体制造以及封测均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当年非典疫情蔓延使得企业开工率和人员到岗率受到影响,短期内对企业影响更容易显现。

在重资产行业中:疫情消极影响为封测>IDM>晶圆代工。由于封测厂的自动化率低于晶圆制造产线,对于人员依赖性较大,疫情扩散影响了工厂实际人员到岗率,进而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率,因此非典疫情对封测企业比对晶圆制造厂商造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晶圆制造中,包括IDM与代工两大类,由于我国的IDM厂商的客户数量和丰富度都少于晶圆代工厂商,更容易受到下游订单需求影响。因此疫情对我国IDM厂商的影响大于代工。

晶圆制造企业交货问题不大。由于晶圆厂本身除岁修外,始终处于全年不停工状态,而这种状态目前也未受到疫情影响,且目前晶圆厂对自动化程度较高,工程师可以电脑远程操控排查机器。以处于重灾区武汉的厂商为例,自1 月 23 日武汉宣布封城以来,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的工厂仍是正常运转,没有任何停工状态出现。据问芯报道,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在武汉疫情封城下,已经藉由特殊申报的管道程序,让芯片维持正常出货。

疫情对芯片设计企业影响有限。芯片设计属于轻资产企业,人员办公的灵活性高于重资产企业,延期复工所到来的影响可以在后期较好实现弥补,疫情对芯片设计企业影响有限。

原材料库存:90%。封测厂商与晶圆厂商原材料备货充足。但由于晶圆制造企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游设备和材料供应的影响,而我国多数晶圆厂又处于扩产采购阶段,供应链存在一定压力。

设备交付周期延长,具体设备交付受影响程度需要视疫情发展情况而定。疫情影响下,人员流动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因此负责设备装机的相关人员到位困难,目前造成交付周期有延长的趋势。

湖北地区企业中:(1)长江存储设备交付受影响不大。从目前疫情重灾区企业来看,长江存储在疫情严重期需搬入的设备量不大(非高峰期),说明2020Q1公司实际的生产受到可能出现的设备交付周期延长的影响较小。由于半导体设备一般2个季度生产,1个季度装机,因此在产线采购设备的两个季度便迎来设备搬入装机期,预计疫情严重期(2020年1季度)需搬入的设备是在2019年三季度所采购的,从长江存储单季度设备采购量来看,其19Q3采购量远小于其他季度,因此设备端供应对公司影响不大。

(2)武汉弘芯的设备交付仍需观察。1Q20-2Q20是武汉弘芯(代工厂)处于搬入机台设备的高峰期,具体公司设备到货进度,需要视疫情发展情况而定。根据问芯,对于同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弘芯来说,其目前处于等待机台入厂的阶段,因此没有出货问题。但2020 年第一季到第二季是公司设备搬入高峰期,现在已入厂的设备主要以光刻机为主,而其他的设备预计于 3 月后陆续到位并进行装机和验机程序后,将密集地展开研发。其设备到货进度,需要视疫情发展情况而定。

下游订单需求:90%。封测行业需求较为旺盛。目前封测企业的第一周人员到岗率相比正常水平减少了1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封测厂商在春节期间并未像往年一样停工,而是仍正常运行。这不仅说明工厂不存在延期复工所带来的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展现出封测行业持续的高景气度和旺盛的下游需求。而在非典时期封测企业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疫情带来的订单流失的影响,结合如今封测行业景气度的表现,我们预计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对封测企业的影响将小于非典时期。

4.6.2. 可期待的政策

各省份可能会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高新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及降低融资成本措施。

4.6.3. 行业景气度

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国外供应,供给不受疫情影响,价格基本稳定。

产成品价格:基本稳定。存储器价格受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对存储器价格走势影响影响不大。原因如下:(1)目前来看,本次疫情对存储器厂的生产与运营影响不大。(2)长江存储、合肥长鑫本身出货规模与镁光三星等厂商相差较大,对行业的供给端影响有限,且生产未受影响。(3)利基存储器仍然处于高度缺货阶段。

毛利率:基本稳定。行业原材料与产品价格稳定,晶圆制造产线处于不停工状态,毛利率受影响有限。

收入增速:15%-20%。半导体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中,行业需求旺盛,预计全年营收较快增长。

4.6.4. 考虑政策EPS影响

Q1占全年的比重:13%。根据2019年Q1净利润占2019年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比重,23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Q1利润占全年约13%。

对Q1的冲击:-10%至-7%。由于除岁修阶段外,晶圆厂处于全年不停工状态,人员到岗推迟对生产影响有限。但部分企业设备交付可能有影响。

赶工能弥补的部分:95%。半导体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Q1产能损失有限,赶工可以弥补生产缺口。

对全年EPS的影响:-4%至-2%。根据员工推迟到岗的天数,从产能供给端角度来看,本次疫情对全年 EPS 影响约为 1.09%-2.18%,但是由于进一步考虑需求端可能造成的冲击,我们综合判断对全年EPS影响为2%-4%。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