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2-02 23:47
1月29日,工信部中国红十字会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联动机制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为精准高效解决当前防控工作所需重点物资,工信部组织3家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生产企业尽快向疫区供货,支援疫区前线。
2月1日,国务院紧急通知将红外体温检测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大立科技紧急调动所有资源,保持24小时运转,实现不间断生产,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那么大立科技这家公司如何占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
1、红外技术优势独特,军民领域应用广泛
红外线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得红外热像仪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包括可视性好,能够穿透烟雾和恶劣天气。不依赖可见光,夜间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隐蔽性好,完全采用被动的监视方式等。
所以红外技术在军民领域应用都较为广泛。
红外热像仪的优势使其在军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包括侦察监视、瞄准、设计控制、制导等领域,广泛搭载于单兵、车载、舰载以及机载各种平台,成为现代军事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在军用领域应用的扩展,军用红外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2019年,全球红外军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2.51亿美元。
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报告,至2020年,全球民用红外产品市场需求有望达到56.01亿美元,增速持续维持在10%以上。国内市场方面,已经形成制造业、消防、建筑、医疗、电力等主要应用领域。市场占比方面,制造业是主要应用领域,占比接近80%。其次是消防、建筑和医疗,占比分别为7%、6%和6%。
2、研究所出身奠定技术底蕴,非制冷新产品获突破,高端应用市场进一步打开
公司由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改制而来,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热成像技术相关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规模、综合实力排在前列的民用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之一。
去年八月份,公司宣布成功研制出12μm像元、3072×2048规格600万像素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属于国内首创。该探测器采用非晶硅技术路线,像元中心距12μm,集成600万像素面阵,产品保持了非晶硅技术路线大面阵、高均匀性和高稳定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高分辨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产品水平多为1280×1024,100万像素面阵。公司此款红外探测器可提供更高速、更细腻红外图像,满足高动态、大视场的应用需求,未来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空间遥感、态势感知等高端应用场景,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3、成本优化场景扩展,红外消费化应用前景广阔
新兴领域应用兴起,成本限制规模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智能驾驶、家居应用等新兴领域的兴起,红外产品的应用场景也加速扩展。智能驾驶和夜视安全辅助驾驶领域,热成像仪在夜晚和恶劣天气环境下仍可提供清晰的可视图像,同时可对人、动物等进行自动识别、标识、预警,大幅提升夜间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在家居领域,红外热像仪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温度检测的场景,例如房屋通风检测、暖气泄露检测、线路检测、漏水防潮检测等常见的场景。红外热像仪对温度的灵敏性对于减轻房屋检测维护的工作难度和提升居家安全作用明显,有望逐渐成为家庭的常备工具。
4、“小而美”兼具“低风险”,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公司业务纯粹,上市以来专注于红外产品及其应用业务,技术壁垒较高。目前来看,军用市场已经进入蓬勃发展期,渗透率逐步提升,而电力、安防等民用市场需求也将迎来曙光,市场空间更大。
公司成立以来没有并购行为,也不存在高额商誉。此外,实控人虽然质押比例略高,约为69%,但其质押日股价均大幅低于当前股价,质押爆仓风险较低。
公司估值:
按照公司正常发展预计公司2019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40亿、1.95亿、2.62亿,EPS为0.31元、0.42元、0.57元,对应PE为33x、23x和17x。
参照可比公司2019年平均估值86x,公司估值优势较为明显。此外,公司作为红外行业上市公司三剑客之一,未来有望显著受益于国内红外行业大发展。
不过对于此次疫情公司做出的举措来看,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提高,全年业绩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