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浑水如何做空瑞幸咖啡?

2020-02-01 09:21

行情图

查看最新行情

  来源:雪球  作者:暴风烈酒

  浑水(Muddy Waters) 针对瑞幸咖啡($LK) 发布了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瑞幸咖啡盘中跌幅达24%。

  要知道浑水虽然日常做空操作,对大部分公司也就是写几页意思意思,而且自己也没少被人鄙视其做空的证据不足。但这次写出如此详尽篇幅报告还真是下了点血本。

  本篇主要目的是从浑水的做空报告中学习如何调研一个公司,对于大部分终端面向消费者的上市公司都适用。

  报告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欺诈,二是商业模式缺陷。下面分开来讲。

I Fraud(欺诈)

  浑水质疑瑞幸咖啡的财报作假,其中2019 Q3的单店每日的销售量被夸大至少69%,而2019 Q4则被夸大至少88%。

  这一结论如何得出呢?浑水雇佣了92名全职,1418名兼职人员,在全国53个城市的门店样本中全天候录像,总录像时长达11260小时:

  瑞幸通过“跳号”的形式虚增销售量的区域经理微信群的聊天记录:

  除此之外,浑水收集了25843张小票,发现瑞幸的单杯价格被夸大了至少12.3%。

  那么既然是实际亏损更严重,总要有钱补窟窿吧?钱从哪来?

  接着浑水给出一个可能,通过第三方的媒体追踪显示瑞幸在2019 Q3大幅夸大了其广告费用,高达150%,而这些多出来的钱通过关联交易回到了瑞幸公司,用来充当其每个门店的收入。

  另外瑞幸号称在扩展品类,2019 Q3收入里有6%来自于“other product”,而这一数据也被夸大了400%。

  于此同时,瑞幸宣布一个早已玩烂了的概念--“无人零售”,并从市场融资8亿6千5百万美元。

  那么管理层煞费苦心的做这一切为了啥呢?为了继续请大家免费喝咖啡?据浑水调查,瑞幸的管理层套现了他们手中49%的股票,占总股本的24%。

  报告中还单独列出了每个管理层之前的“劣迹”,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原文。

II Business Model Flaws(商业模式缺陷)

  从需求来讲,中国人每天只摄入86mg的咖啡因,而其中95%来自于茶,咖啡在中国的市场,既不巨大,也不增长迅速。北京上海的写字楼里的小蓝杯,不要说反应不出中国的全貌,甚至都反应不出北京上海的全貌。

  从竞争来讲,瑞幸的用户都是价格敏感性的,靠打折券为生,停止补贴后用户会自然流失,瑞幸依然无法做到盈利。

  那么瑞幸最近弄的茶饮有没有戏呢?浑水表示别扯淡了,一是这方面还没有合规上的许可,另外这业务才开了两家店做了3个月,这跟重新做个公司有啥区别?

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浑水的调查,以实地收集大量第一手数据,反推出公司真实的运营情况,证明其并不像财报中描述的“快速增长”,甚至是在负增长。但只要增长是真实的,夸大一些也并不能说这个公司完全没有价值。所以第二环逻辑分析其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不成立,主要通过两点,一是市场的真实需求是不成立的,二是分析管理层的能力和品行证明其无法管理好公司。

  这种实地调研的方式,和市场供需分析方法适用于各行各业,如今时代,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数据,而是归类数据的能力。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打算刷用户数据,你说我是直接改数据库好呢,还是找click farm做做样子。真是灵魂拷问... 有时候歪果仁叹为观止的行为在国内对于我们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我总觉得,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更多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出来,即便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而笔者也相信,对于大部分公司,还是应该做多而不是做空,一是做空风险太大,二是那句老话,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赚钱。

尾声: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拯救瑞幸呢?也许应该立即改口声称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的差距不在自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