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1-30 12:02
来源:新浪港股
疫情持续扩散,外围市场急跌下,令昨日港股鼠年首日开出大黑盘,大跌789点或2.8%,收报27160点,失守250天牛熊线(27,708点) 。港股6个交易日累跌1896点,市值蒸发2.63万亿元,如果算上今日,市值蒸发将近3万亿。今日早盘,恒指低开低走,盘初失守27000点,今日早盘,恒指低开低走,盘初失守27000点,此后跌幅进一步扩大,截至发稿,恒指大跌1.76%,报26688点。红筹指数跌2.15%,国企指数跌1.93%。27000点失守之后,港股还有多少下跌空间,日前是买入良机吗?
消费股继续跌势,这两大板块成爆发点
手机设备股领跌蓝筹,瑞声科技大跌6.4%,舜宇光学大跌近5%。其他设备股方面,丘钛科技大跌7.5%,比亚迪电子跌5.5%。
龙头地产股继续下跌,其中,融创中国、世茂房地产跌逾2%,万科跌1%,龙光地产、碧桂园跌1.7%。
金融股继续走低,众安在线、中国再保险等跌逾3%,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跌逾2%,中信建投证券、中国财险、中信证券等跌2%。
科网股集体走低,其中,创梦天地大跌6%,华虹半导体跌5.8%,比亚迪电子跌5.7%,中兴通讯跌5.7%,长飞光纤光缆跌4.5%,小米集团跌近4%。
大消费板块继续跌势。其中,睿见教育跌3.23%,新高教、中教控股跌逾2%;博彩股新濠国际、美高梅中国跌3%;新秀丽、佐丹奴国际跌3%;海底捞跌2.7%;猫眼、阿里影业下跌。中粮肉食跌4.6%,康师傅控股跌4.6%,中烟香港跌3.6%,蒙牛乳业、澳优、万洲国际跌逾2%。
避险资产集体走高,其中,山东黄金涨4.32%,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招金矿业涨2.54%,紫金矿业涨1.39%,中国黄金国际涨0.16%。日前涨幅有所收窄。
歌礼制药昨日暴涨33%,今日开盘高开低走,日前大跌12%。公司昨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未参与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利托那韦及ASC09复方片;已于1月25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药品审评中心申请将利托那韦(Ritonavir)及ASC09复方片纳入国家应急通道,暂未收到相关确认。
其他医药股方面,中国医疗集团一度暴涨逾100%,日前涨60%;精优药业涨58%,天大药业涨12%,泰凌医药涨29%。
医药仙股成靓丽风景线,到底是否真有其效?
近期疫情事件牵动股市,很多医药公司频频发布利好,而这些发布利好的又多是港股医药仙股,难道真有其效吗?
1月30日消息,港股中国医疗集团(港股08225)复牌后一度飙升逾100%,此前涨幅收窄至51%,两日涨幅一度高达740%,按日前0.65港元几个计算,涨幅近5倍。
精优药业再涨70%,两日飙升239%,市场面上并未释放明显利好。
天大药业今日大涨56%,年初至今涨幅89%,也未释放明显利好。
泰凌医药昨日暴涨56%,今日一度飙升60%,日前涨幅收窄至26%。
歌礼制药昨日暴涨33%,今日早盘高开低走,日前大跌15%。公司昨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未参与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利托那韦及ASC09复方片;已于1月25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药品审评中心申请将利托那韦(Ritonavir)及ASC09复方片纳入国家应急通道,暂未收到相关确认。
中国医疗集团(08225-HK)公布,抗击冠状病毒药品临床大数据筛选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集团成立数字临床研究专项行动组,由在抗击 Sars 疫情中从事临床研究的宋雪梅博士牵头,与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大学专家筛选战胜这次疫情的药品和开展相应 RWS 研究。
中国医疗集团关联方万全万特厦门制药公司生产洛匹那韦及利托那韦的口服混悬制剂,国药准字 H20040411:国药准字 H20051019 成为卫健委印发新型肺炎国家版诊疗方案修订版两个推荐用药:抗病毒可试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中疗集团 RWS 临床研究中心正在春节期间开展研究。
泰凌医药公布,该公司附属公司-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拥有卓澳,一种“氨溴索”-(沐舒坦)的药物,公司将紧密注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进程,一经确认“氨溴索”-(沐舒坦)能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该公司的生产部门将全力配合中国政府大量生产卓澳,一种“氨溴索”-(沐舒坦)的药物,以供应市场需要,与国家及人民一同全力抗疫。
该公司关注国內新闻平台《澎湃新闻》于日期为2020年1月28日的报导,有关报导指““氨溴索”,以沐舒坦为人们所熟知,是一种呼吸道润滑祛痰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今,中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药靶筛选,发现其具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潜力”。
那么这些利好是否真有其事,是否针对武汉新冠状病毒有效?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炒味浓,有点浑水摸鱼。上周主要升一线医药股,今周升三四线医药股,部分医药股发出公告,令人憧憬能够生产医治今次病毒的药物,像泰凌医药的公告摸棱两可,留意他们所指的药物都未经临床试验,相信短期内不能够出售,今次主要炒消息为主,高追风险大。
此外,新浪港股查询发现,除了歌礼制药主动澄清,其他一些医药公司多为仙股,股价长期走低,在低位横盘,长期处于零散交易状态,而这些公司流通盘较小,股价较低,更容易被市场炒作,庄家操纵。
中金简评:历次疫情影响几何?
中金公司表示,短期而言,疫情的发展依然是决定市场和资产价格走势的关键。但与此同时,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单纯疫情本身并不是市场走势的决定因素,过去6次疫情的表现存在差异也与当时的宏观和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此外,疫情的高峰期可能市场情绪企稳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具体而言,通过分析过去全球6次主要疫情期间海外主要市场和资产价格的表现,我们总结出以下一些规律:
首先,并非每次疫情都对市场产生较为持续且广泛的影响,实际影响取决于疫情的传播范围、影响程度、以及当时的市场和宏观环境如何。例如,2009年春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部分地区的猪流感H1N1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市场大跌后的底部区域;2016年~2017年初的禽流感H7N9也处于上一轮全球同步复苏(2016年11月美国大选后大规模财政扩张预期升温,叠加中国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对增长的提振),因此疫情期间市场的反应并不显著。
其次,对主要爆发地的冲击幅度要大于全球市场。我们进一步对比了疫情期间对MSCI全球市场以及作为主要爆发地市场的表现,发现对主要爆发地市场的冲击普遍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场,如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等,这一特点也符合市场普遍的常识性认知。
再次,单纯疫情本身并非改变市场趋势的因素;且高峰期过后,市场普遍都有明显修复。从过去6次疫情高峰期后的表现特征上可以看出,高峰期(一般指确认病例增量)见顶之后而并非需要等到疫情完全消退后,市场便逐渐开始企稳,高峰期后的1~3个月市场往往都有较为明显的正回报。
第四、跨资产比较看,风险资产通常更为受损,避险资产有一定防御性。由于疫情爆发初期,市场的下跌更为为避险甚至恐慌情绪所驱动,因此风险资产往往都更为受损,而并不意外的是,避险资产在此期间都会起到一定的对冲效果和防御性。但待峰值过去之后,上述关系往往又会逆转。
机构观点不一,专家吁伺机低捞优质股
港股下挫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确诊个案持续增加,春节假期完结是返程高峰,相信个案仍未见顶。更重要的是这次疫程令经济活动停滞,即使疫情有缓和,也令刚有回稳信号的经济增加了下行压力。短期暂时看不到大市有见底信号,而且目前调整幅度只有8.2%,仍处于健康调整的阶段。
不过,其他市场人士对后市并不太悲观。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认为,疫情对股市实质的打击未必会太大,大市下跌主要是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忧虑。过往的经验显示,即使是03年‘非典’疫情,始终会成过去,再加上防疫措施严厉,预期夏季来临疫情就会逐渐减退,投资者届时会重新聚焦在企业盈利的根本因素,疫情对股市的影响是短期。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也指,港股下跌已在预期之内,原因是农历新年期间,外围股市下跌。他认为,在肺炎疫情的阴霾下,港股的跌幅并没有预期的大。麦萃才也指出,如果观察昨日港股的成交走势,股市是有序下跌,也没有出现恐慌性抛售,相反,部分股份更逆市上升,例如医药股都升得不错。
经济学者曾渊沧亦表示,昨天牛熊线已经失守,目前无法预测股市的支持力在哪,但他表示这并不重要,因为长线投资者的最大考虑,是优质股股价是否已跌至一个可供长期投资的水平。
曾渊沧指出,目前的优质股不少,当中包括了5G股,以及一些有真正利润的新经济股。5G股与新经济股近期的下跌,全因股民的恐慌,而不是疫情会打击到有关公司的经营环境。曾渊沧翻查2003年的记录,提醒股市并不是在疫情结束后才回升,而是在疫情最令人恐惧时已经见底。
摩通指出,尽管在疫情改善之前,股市可能继续下跌,但以史为鉴,此类重大疫情爆发仅导致股市平均下跌约4.7%,故对全球股市持“建设性看法”。该行研究股市对过去疫情的反应,包括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猪流感爆发,这些事件并没有导致股市持续下跌,并且在数周内就带来买入机会,在全球对疫情恐慌达到顶峰后的3个月里,指数平均上涨23%。报告说:“从历史上看,与局部战争和恐怖事件类似,疾病恐慌都是买入机会,而不是持续抛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