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01-21 14:29
来源:中金宏观
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来,武汉已经累计报告198例病例。目前已经有病例或疑似病例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被发现,中国境外也发现了数例。
我们回顾了2003年“非典”前后中国经济表现: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投资和外贸所受影响不明显;“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宏观政策对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所倾斜,并保持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环境,当时较快的货币扩张速度直到三季度末经济增长上升趋势完全恢复后才得到调整。往前看,此次出现的新疫情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仍需继续密切观察。
2003年“非典”期间,全球累计报告8000多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例,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国内地和香港。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已知的“非典”病例发生在广东佛山。2003年2月开始,更多病例在世界各地被陆续发现。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全球警报[6]。2003年3月至5月,全球报告SARS病例数大幅增加,6月份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截至2003年底全球报告SARS病例8096例,其中中国内地5327例、中国香港1755例。
中国经济2003年2季度受“非典”影响最大,但“非典”并没有改变当时经济上行的趋势。2003年4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后两个季度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
2003年宏观政策向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所倾斜,整体保持宽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可能加大国内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经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中国政府对流行疾病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有利于病情防控和治理,但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可能会增加流行疾病扩散的速度。我们认为,如果新的疫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不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太大影响。但目前可能仍处在疫情的早期阶段,如何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继续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
本报告摘自:2020年1月21日已经发布的中国宏观简评《回顾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