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对伊核协议下手是被逼的?德防长:美曾以关税威胁欧洲

2020-01-17 02:16

原标题:对伊核协议下手是被逼的?德防长证实:美曾以25%汽车关税威胁欧洲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通过关税对欧洲外交政策施压”,美国《华盛顿邮报》16日爆出猛料,称在英法德三国宣布启动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正式指控伊朗违反核协议的前一周,特朗普政府曾私下对欧洲三国发出警告:若欧洲拒绝针对伊朗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将对欧洲输美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个威胁确实存在”,德国防长卡伦鲍尔16日证实,华盛顿的确曾以25%的汽车关税威胁欧洲,要求停止对伊核协议的支持。

  《华盛顿邮报》称,特朗普此前曾用25%的汽车关税要挟欧洲在双边贸易中给美国商品更优惠的条件,但还从未对欧洲的外交政策下过命令。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威胁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在美国看来,此举最短可以在65天内恢复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但欧洲方面认为,此举旨在挽救伊核协议,限制伊朗的核项目。一名知情的欧盟官员说,美国政府直接向伦敦、巴黎和柏林官员传达这一威胁,跳过了驻华盛顿的大使馆,这实际上就是“勒索”,意味着美国对老盟友的策略“硬出新高度”。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主任夏皮罗表示,美国关税威胁就像黑手党的行事作风,盟友之间一般不这么“礼尚往来”。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这一消息爆出后,伊朗总统鲁哈尼16日表示,伊朗通过伊核协议展示出与世界对话的意愿,而且伊朗在努力避免挑起军事冲突和战争。“如果有可信任的人,事情就很简单”,但特朗普是个“不可预测的人”。 鲁哈尼称,“伊朗现在的浓缩铀储量比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前所拥有的浓缩铀储量高得多……虽然伊朗面临的压力增加了,但我们会继续发展。”(邵一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