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股超过40%的上市公司不赚钱

2020-01-16 22:51

  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上个季度向全球市场注入了1.1万亿美元,并在过去12个月里连续降息,这些举动让美股中亏损的公司得以苟活。

美媒指出,在过去12个月里,40%的美国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互联网泡沫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Jay Ritter提供了一张图表,显示2018年亏损IPO的比例达到81%,与2000年的水平相同。

  美媒指出,由于投机性的生物技术,42%的医疗保健公司出现了亏损。约17%的科技公司也未能实现盈利。通用电气作为全球知名的传统大公司,也一直在亏损。在过去42个月里,由于经济放缓,该公司股价下跌了60%,无法克服的债务迫使其资产负债表陷入衰退,这注定了该公司的命运。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对于小公司来说,亏损已经成为常态。在100家最大的公司中,约有33%的公司在过去12个月中出现了亏损。

  在规模最小的80%的公司中,亏损的业务在过去三年中显著增加。

  美媒指出,从过去两次衰退历史来看,经济衰退期间,亏损公司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许多小公司正在被大的公司所控制,大公司把小公司挤出市场,摧毁小公司为增长而投资的能力。

当前市场这一情况并没有随着全球央行的注资所改变。央行的流动性让企业变得“僵尸化”,一旦央行的注资行为停止,股市过面临崩盘。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美联储的购债计划即将结束。若全球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政策结束,股市或面临极大压力,届时或出现较大回调。

  来源:图表家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