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19-12-30 18:08
12月30日,首批15辆国产特斯拉Model3在上海超级工厂临港超级工厂3号正式交付给客户,吸引了市场的较多关注。
具体而言,本次特斯拉标配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的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35.58万元,且预计第一批交付时间为明年1月底之前,且纯电动续驶里程为445km和455km的国产特斯拉Model3已被列入最新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豁然在列。
图片来源于:Wind
此外,目前上海超级工厂周产量超过1000台,预计到2020年调整生产班次后周产量达到2000台。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我国140多个城市落成超过300座超级充电站,布局22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21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图片来源于:Wind
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特斯拉这一交付举措背后意义较为深刻,一方面,这将为其稳步立足中国市场打下较好的基础(我国已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进而为国内电动汽车的同业者带来良性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不断行进,尤其是电动汽车作为发展主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这一风口已然是大势所趋,在资本的不断入局之下其市场空间不断扩容,但随着双积分和补贴退坡等政策的落实,其发展回归冷静期,而需求退潮之下行业产能过剩明显,进而影响了各大车企的经营情况,其消极结果直接体现于其业绩表现之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车市的不景气之象依然继续,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尤其是以纯电动车为首的车型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备受重视。
图片来源于:Wind
从市场行情来看,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2019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其中,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1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3%和5.2%。
此外,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01.8万辆,且其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比份额达到2.1%,同比增长72%,其中,特斯拉以24.5万辆的成绩夺得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冠军,比亚迪排名第二(22.7万辆),北汽与宝马紧随其后。
图片来源于:Wind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品牌销量在全球电动车总销量中占比49%的份额(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市场16%;德国电动车品牌全球销量占比下降至12%),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觑。2018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厂商销量排名第一的是北汽新能源,销量达到14.26万辆;比亚迪与奇瑞汽车分别以9.38万辆和6.24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根据相关券商给出的研报,相关以下个股或将可以关注:
新能源汽车概念的相关个股:
比亚迪(002594.SZ):公司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2018年实现营收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31.63%。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38.22亿元,同比增长5.44%,净利润15.74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2019年11月合计销售汽车41,295辆,本年累计销售汽车418,220辆,同比下降7.28%。
北汽蓝谷(600733.SH):公司是一家新时代下的国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和绿色智慧出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用户创造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驾乘体验,构建汽车与能源、互联网、AI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新格局,打造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科技服务平台。2018全年营收164.38亿元,同比增长43.02%;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61.21%。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74.84亿元,同比增长78.64%,而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度达到2.7亿元,去年同期的盈利约1.33亿元。报告期内,北汽新能源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81678辆,同比增长20.45%。其中,EU5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达到67750辆,占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83%左右。
宁德时代(300750.SZ):公司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2018年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其中,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了23.4GWh的装机电量,市场占有率为41%,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为245万元,同比增长47.18%;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8.56亿元,同比增长71.7%;归属股东净利润34.64亿元,同比增长45.65%。
杉杉股份(600884.SH):公司的现有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集成(包括锂离子电容、动力电池PACK)、能源管理服务和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新能源业务,以及服装、创投和融资租赁等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4.46%。基本每股收益0.99元。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15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他电子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下降72.71%,其他电子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7.58%;公司每股收益为0.26元。
结语:
首先从特斯拉本次交付事件来看,这不仅为特斯拉打破产量瓶颈带来积极助力,利于其扩大规模效益,进而使得其产业链受到利好驱动,有所受益,而且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起到良性的带头作用,促进其加强技术研发,为其产品赋能更高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汽车的电动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已是风向,而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在行业洗牌阶段,各大车企对于探索其产品模式还有待时间的见证,对此,相关市场投资者应保持审慎理性的态度,可对以特斯拉为首的相关龙头标的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