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0年192倍!这是华尔街对“失眠”给出的报价

2019-12-13 17:58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北京、深圳……吗?对于中国超3亿失眠人口来说,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一句凌迟!他们甘撒千金,只为睡个好觉,现在资本市场给“失眠”的估值不亚于FANG!

《2018中国睡眠指数》称,全国1.74亿90后中,至少有6成存在睡眠问题,失眠渐呈年轻化趋势,20至29岁之间的90后,俨然已经成为了失眠的主要群体。中国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超千亿“失眠”市场

今年618期间,天猫进口助眠类商品成交同比增长530%。到了双11期间,进口助眠类商品人数同比增长174%,其中00后增长达434%。苏宁双十一期间,助眠类产品销量同比激增789.5%,而据央视财经报道,双十一购买进口助眠产品的人数中,00后同比增长了434%。

面对超千亿级别的市场,心动者无数。华为就曾专门针对失眠人群设计了一款香薰助眠灯,小米也推出过蒸汽眼罩,老牌食品企业旺旺更是特别制作了一款“梦梦水”,添加多种助眠提取物,有一定的安眠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睡眠产业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睡眠产品更加注重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传统的药物治疗已被市场逐渐弱化,非药物性治疗方案走进人们的视野。

但是对于各种助眠小工具,让你睡得踏实的床垫才是改善睡眠的根本保障,毕竟躺舒服了才能睡得香!美国最近十年超级大牛股Sleep Number就是一家研发、销售智能床垫的公司,最近十年涨幅192倍!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失眠人数占总人口的35%,以美国现有人口约3.3亿计算,需改善睡眠的人口超过1亿人。而2010年北美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规模为580.8亿美元,2015年增长至802.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2亿美元。

Sleep Number成立于1987年,原名为Select Comfort,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公司主要设计、制造、销售床垫、枕头以及其他与睡眠相关的产品,力图通过睡眠方式个性化来改善睡眠质量。

公司股价在08年金融危机时遭受重创,随后恢复性上涨,2017年是公司转型的一年,这一年公司推出了一款颠覆性产品——360智能床。其实,Sleep Number很早就已经开始研发智能床,其SleepIQ技术能让用户了解自己睡眠质量,并可以配合智能设备应用。从2014年开始,Sleep Number试探性地推出一些“智能型”床,但市场反应波澜不惊。直到2017年1月的CES(消费电子展),Sleep Number研制的360智能床给了所有参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吸收了公司前几代智能床的技术,360智能床可利用免触式生物识别传感器来监测心率、呼吸和运动,每秒可对用户身体进行上百次数据追踪,然后通过配套的手机APP来评估用户的睡眠质量。其床垫采用两个独立气室设计,以便于更好地根据两侧用户的各自睡姿进行自动调整,气室将根据用户睡姿对床垫形状进行自动调整,能为用户带去最舒适睡眠体验。此外,生物识别传感器还能对用户打鼾进行监测,如果出现打鼾情况床头会自动调高,有效缓解用户打鼾。该智能床还加入了暖脚功能。因为根据一些研究表明,当人的脚在感到暖和的情况下将更容易入睡。这款产品最终荣获了CES展会官方的创新大奖。

这款360床垫根据不同配置,价格从2799美元-999美元不等。Sleep Number的CEO Shelly Ibach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床的不同会导致睡眠质量存在巨大差异,而这其实是人们健康和保健最需要关注的领域之一。”

 

 

 

 

从万得终端查询的数据来看,华尔街投行对于Sleep Number的后市十分看好,公司所有流通股基本都被机构所持有。目前,持有该股10%流通股份以上的机构包括:贝莱德、领航集团以及Disciplined Growth Investors,其中贝莱德已经连续坚守8年,而且越买越多。

 

 

相较于国内的睡眠经济刚起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2017年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800亿元,2018年达到3200亿元,今年有望增长至3600亿元,2020年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

床垫第一股喜临门从2013年开始发起‘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每年在世界睡眠日发布。喜临门在2019年3月的睡眠指数发布会上,将“大健康”概念作为喜临门产品的核心关键词,智能床垫火遍大江南北。

 

喜临门将气床垫加入睡姿传感带、压电传感带、气囊三大结构,通过理论验证、人体模型测试、消费者对床垫舒适度主观评价三大数据结果,形成对应模块化床垫类型,为消费者定制“私人化”床垫,实现床垫对人体支撑精度逐步升级的过程。

很明显,无论是针对细分人群的产品研发亦或是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智能床垫,都是以消费者思维进行转变的运营战略。

睡眠经济向夜间经济转变

当被问到睡不着时都会干些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看直播打游戏、刷抖音逛淘宝、追剧甚至是定外卖。或许,正是由于白天缺乏自由支配时间,深夜也就成了一天中的“桃源时间”,很多人选择牺牲睡眠时间来填补生活空白,简称“报复性熬夜”。

据悉,90后入睡前普遍在移动互联网上耗费大量时间。睡觉前,57.7%的90后都在玩手机,36.8%的人睡前玩手机超过50分钟。当代熬夜的年轻人逐渐从睡不着过渡到不想睡,撑起睡眠经济的大军便紧跟着升级支撑夜间经济。

近年来,中国的“夜经济”越来越高涨。据统计,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早已占到了全天消费的50%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21点到22点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超过36%的网购都发生在夜间。在23点到凌晨3点依然有数万人活跃在淘宝上,被官方调侃“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移动支付在夜晚10点到达全天活跃最高峰。单纯就移动互联网来讲,用户在夜间的高度活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睡不着的样子原来如此“值钱”,祝各位都能sleep well, dream big!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