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保利物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或成年内最大物业港股

2019-12-03 09:27

据IPO早知道消息,保利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保利物业”)于12月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其系保利发展控股集团(00119.HK)旗下全资子公司。

论及上市,保利物业无疑是今年最招风的物业公司:抛开母公司保利发展不提,“大”或许是最能概括的字眼。

在管面积是最直观的反映。截至2019年6月30日,保利物业的合同管理总面积高达454.9百万平方米,遍布全国27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48个城市,在管总面积为2.6亿平方米。

(保利物业业务版图   资料来源:聆讯后资料)

(保利物业业务版图   资料来源:聆讯后资料)

而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管理的平均在管面积从2014年的16.1百万平米增至2018年的37.2百万平米,并预计从2019年的43.3百万平米增至2021年的58.5百万平米。换而言之,即使3年后行业百强平均的在管面积尚不足保利物业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保利物业位列中指院2019年物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四名,而在具备央企背景的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当前物管市场仍相当分散,但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显然,百强物业企业在管面积的集中度由2014年的19.5%上升至2018年的38.9%。在马太效应的加持下,保利物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显然。

营业收入又是另一道指标。既往三年,保利物业的收入由2016年的25.64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32.40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8年42.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4%。仅在上半年,2019年保利物业营收即达到28.22亿元。

已上市的物业公司中,2019年上半年绿城服务(2869.HK)和碧桂园服务(6098.HK)以36.63亿元、35.16亿元分列冠亚军。一旦上市,保利物业将是营收排行第三的物业公司。

2018年以来,港交所迎来一波物业公司上市潮,期间已有11家在港股露脸。其中,2018年有雅生活服务(3319.HK)、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1755.HK)、佳兆业美好(2168.HK)及永升生活服务(1995.HK)5家,2019年有滨江服务(3316.HK)、奥园健康(3662.HK)、和泓服务(6093.HK)、鑫苑服务(1895.HK)、蓝光嘉宝服务(2606.HK)及银城生活服务(1922.HK)6家,而银城生活服务于11月6日登陆港交所。

(港股上市物业公司  资料来源:互联网)

(港股上市物业公司  资料来源:互联网)

前后算下来,港股上市物业股现今为止已有17只,保利物业上市后将成为第18只内地物业股。

那么,内地物业公司为什么倾向赴港上市?制度约束是一方面,毕竟A股上市物业公司只有南都物业(603506.SH)、中航善达(000043.SZ)两家;另一方与融资环境缩紧,分拆物业公司上市是地产公司扩宽融资的一条途径,目前上市的17家物业公司,有15家背靠房企。

(保利物业毛利情况  资料来源:聆讯后资料)

(保利物业毛利情况  资料来源:聆讯后资料)

然而,保利物业过度依赖母公司、净利润不及同行的风险也应值得关注:保利物业大部分物业管理合同与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包括其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开发的物业管理有关,该类物业产生的收入占物管服务所得收入的98.7%、95.9%、88.6%及82.8%;同期,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仅有13.1%、13.7%、14.1%及18.1%。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