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晨观方正】计算机/机械20191120

2019-11-20 18:24

来源:方正证券(维权)研究

提示

今天是2019年11月20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二十四。每一个冬日的清晨,方正研究向您提供及时新鲜的研究观点,秉持 “独立、客观、理性、真诚”的理念,珍重您的信任,保护您的投资。

“每日新观点”将为大家带来:

【计算机丨翟炜】”强烈推荐“神州数码(000034)——拟投鲲鹏超算中心及国产服务器产线,华为的深度合作伙伴

【机械丨杨仁文  郭倩倩(联系人)】”强烈推荐“中联重科(000157)——员工持股利益共享,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计算机丨翟炜

神州数码(000034)——拟投鲲鹏超算中心及国产服务器产线,华为的深度合作伙伴

事件:神州数码11月18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厦门市展开战略合作,在鲲鹏超算中心、创新可信的服务器与PC生产基地、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点评:

拟投资基于“鲲鹏”的国产服务器、PC产线,与华为合作再上一个台阶。

在今年9月19日第四届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华为“鲲鹏”主板正式发布,并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华为方面表示,合作伙伴可以基于鲲鹏主板和整机参考设计指南,快速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产品,而华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停止TaiShan服务器销售业务。此次,神州数码公告与厦门市政府合作,将在未来2-5年在厦门落地基于华为“鲲鹏”主板的国产服务器、PC产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宣布拟投资基于“鲲鹏”主板服务器、PC产线的公司,彰显了公司与华为合作的深入以及华为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技术等各方面能力的认可。

投资国产服务器、PC产线前景可期。

我国国产软硬件替代加速,创新可信行业已出现产业化趋势,华为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ICT企业,技术实力、商业能力等在国内乃至全球首屈一指,而华为今年1月发布的鲲鹏920芯片是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特性,是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基于“鲲鹏”主板的服务器、PC产品前景可期。

我们预计,一方面,随着我国相关政策推进创新可信业务加速以及华为“鲲鹏”产业生态不断成熟,未来基于“鲲鹏”架构的服务器和PC将在各大行业不断落地,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打破当前英特尔X86架构一家独大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均被国外厂商掌控,X86服务器、PC生产业务利润率较低,相较而言,国产服务器、PC生产业务的利润率有望大幅提升,投资国产服务器、PC产线利润可观。

神州数码与华为合作全方位且由来已久。

神州数码与华为在2016年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宣布在行业云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双方合作基础十分深厚。2018年3月,神州数码正式启动“大华为”战略,将分散在不同业务板块的华为业务进行整合,成立华为业务群,形成统一的前中后台,实现内部协同。近年来,公司与华为在云计算等领域全面展开对接合作,共建从云到端的生态体系,公司已成为华为全球总经销商,认证服务商,认证级解决方案伙伴等多领域合作伙伴。近期,神州数码先后成为华为首批认证“优选级沃土数字平台集成交付伙伴”和首家“优选级DevOps平台合作伙伴”,并基于自身能力对鲲鹏生态产品进行了软件适配,与华为在更多前沿技术及核心业务领域展开更具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基于“鲲鹏”生态的国产超算中心。

公司公告显示,神州数码基于厦门市建设超算中心的规划,参与厦门市级鲲鹏超算中心建设,厦门市政府以向神州数码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并鼓励辖区内企业使用超算中心服务。厦门超算中心是国内首个基于华为“鲲鹏”体系的城市级超算中心,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亿以上级别,在创新可信政策大力推动下,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及行业开展国产超算中心的建设。

业绩加速增长,现金流持续改善。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72%,其中单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14%,而Q1、Q2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24.47%,16.91%,单季度增速明显加快。推测一方面公司传统分销业务稳定增长,另一方面高毛利的云服务业务大幅增长加速了业绩成长。前三季度,公司先后中标、启动或交付多个云服务项目,包括国都证券专有云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程项目、湖南农信数据脱敏项目等,业务迅速覆盖金融、政府、交通等各主要领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0.52亿元,同比增长66.77%,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公司传统业务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云业务高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19-21年业绩为7.0、8.2、9.8亿,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4、12、1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分销业务出现大幅下滑;云服务业务推进不如预期。

机械丨杨仁文  郭倩倩(联系人)

中联重科(000157)——员工持股利益共享,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事件:2019年11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将前期以均价5.49元/股回购的3.9亿股用于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占公司总股本的4.96%(截至2019年9月30日),员工受让均价为2.75元/股。

点评:

我们认为此次公司发布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计划有两方面意义:①提高员工凝聚力,促进公司核心骨干团队稳定,体现公司重视人才,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②高业绩考核指标,彰显公司对行业及自身未来发展信心十足。我们看好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公司作为后周期产品头部企业,优势业务将充分发挥,同时,员工持股利益共享,发展动能更足,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员工持股利益共享,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此次核心骨干持股计划针对董监高、核心技术与业务人员不超过1200人,除了传统的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外,也将侧重公司土方机械、高空作业平台和农用机械等新业务的核心人员,充分体现了公司重视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也将更加凸显。公司曾在2017年推出了股权激励,当时一方面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一方面给股东以持股信心,目前来看,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完成情况较好,在面向不确定性的2020年,公司推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也将承上启下,为未来三年的发展蓄力,高管与员工利益共享,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高业绩考核指标,彰显未来发展信心。此次员工持股分期解锁,以2017、2018和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算术平均数为基数,以2020、2021和2022年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指标进行业绩考核。按照我们预测的2019年归母净利润42.96亿,计算出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25.49亿,将此作为基数,业绩考核指标按照单个年份增长率的话,要求2020-2022年三年归母净利润在基数25.49亿的基础上,增长率应分别达到80%/90%/100%,对应45.88亿/48.43亿/50.98亿元,未来三年平均业绩48.43亿元(不考虑持股计划费用摊销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则更高),高业绩考核标准,表明公司对行业及自身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后周期产品接力,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尤其是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等后周期产品销量增速仍较高,公司优势板块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合计收入317.55亿,增速达50.96%,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

①工程起重机:受开工顺序及更新周期影响,起重机接力挖机,延续高增长趋势,且环保要求提升,加速了起重机的更新换代过程,公司工程起重机市占率不断提升,叠加中大吨位起重机占比提升,未来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②建筑起重机:装配式建筑占比不断提高,大吨米塔机需求旺盛,从庞源租赁指数来看,2019年10月份塔机利用率76.6%,仍维持较高水平,公司作为塔机龙头,产品和技术储备全,将率先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带来的红利,明年塔机有望成为所有产品里增速最快的品类。

③混凝土机械:公司混凝土机械中长臂架泵车持续保持行业第一,今年泵车增速远超混凝土机械整体增速,公司上半年混凝土机械收入74.90亿,同比+31.15%,展望明年,在治超和环保更新要求下,混凝土机械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泵车,泵车目前市场保有量约6万台,按照10年使用寿命来算,稳态情况下每年更新需求量有6000台,而2018年市场销量仅4000多台,未来三年仍有上行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42.96、53.98和59.48亿元,同比增长112.70%、25.65%和10.18%;对应 EPS0.55、0.69和0.76元,对应PE 11.21、8.92、8.1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

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强烈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20%以上的涨幅; 

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涨幅; 

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在-10%和10%之间波动; 

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跌幅。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

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与沪深300指数持平; 

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

特别声明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