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佐丹奴国际第三季度销售额跌近9% 下半年成本压力犹存

2019-10-21 19:41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1日电(赵佳然)日前,佐丹奴国际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三季度集团销售额同比减少8.6%,集团可比较门市销售额下降10.3%。这是继佐丹奴上半年营收下滑11.12%、净利润下滑36.61%后的又一次业绩下跌。

据公告数据显示,7月-9月中国大陆地区销量为2080万港元,同比下跌17.13%。在所有地区中,仅中东地区有所增长。总体销售额为10.75亿港元,较去年的11.76亿港元下跌8.6%,若按固定汇率换算则下跌7.1%。

此外,佐丹奴在该季度门店数量也有所减少,尤其表现在中国大陆地区:截至9月30日,佐丹奴中国大陆直营店为276家,净减少近10%,亚太其他地区净增7家门店,总体门店数减少27家。

此前,佐丹奴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1.12%,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滑36.61%,这也是佐丹奴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出现双位数下滑;其中,大中华地区可比较门市销售额下跌12.6%,电子商务产生的收入减少19%,实体店销售额取得8.9%的跌幅。

对此,佐丹奴在财报中指出,集团表现未如理想,部分为市场经济状况疲软,以及信贷政策收紧所致。对于下半年业绩展望,公司称,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持续,且由于地区内许多传统制造中心的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公司经营多个市场的前线店铺员工成本增加,故行业内仍存在成本压力。

除佐丹奴外,同为昔年随处可见的真维斯、班尼路等“老名牌”,近年来也显露颓势。曾被称为“潮牌”的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团在7月发布的2019年报中称,报告期内班尼路所属的零售及分销业务销售额为34.48亿元,同比减少13.6%,占集团总营收的42%。其中主要品牌班尼路的销售额为30.73亿元,占比近九成。

另据真维斯母公司旭日企业相关财报显示,2015-2017年,公司在中国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分别为28.06亿港元、19.31亿港元及16.09亿港元,处于连年下滑之势,在中国的店铺总数更是从2013年的2551家缩减到2017年的1212家。2018年8月,旭日企业以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了真维斯在中国的零售业务。业内观点称,因受到H&MGAP等快时尚品牌冲击,真维斯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地区已成趋势。

国泰君安此前下调班尼路投资评级为“中性”时分析称,2019年上半年严重差于预期的业绩削弱了其对公司业绩复苏预期的信心,公司的业务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以及2020年期间继续承受压力,尤其是在大中华地区市场的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称,佐丹奴作为休闲服饰鼻祖对国内品牌成长功不可没,但由于缺少创新变革以及没有和中国消费市场迭代同步,加之大量国内休闲品牌与优衣库、ZARA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冲击,以及电商线上业务的崛起,佐丹奴在国内市场已严重萎缩。未来,佐丹奴想要继续增长,还应继续提升竞争力,使产品成本及经营费用合理化。(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