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第一建闻|被“破产”的福晟:起底百亿房企背后的故事

2019-11-01 20:44

原标题:第一建闻|被“破产”的福晟:起底百亿房企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

资本市场从不缺故事。

近日,有关福晟集团“申请破产被驳回”、“裁员50%”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引发轩然大波。对此,福晟集团今日早间于官微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从未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破产申请,也并未裁员50%,目前处于正常经营中。福晟集团表示,针对网络上的不实言论,公司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对一切诋毁、诽谤福晟集团声誉的言行保留予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追偿经济损失的权利。

资料显示,创建于1993年的福晟集团,是一家地产、建筑两翼协同,涉足金融贸易、物业管理等多元化领域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拥有福建福晟集团、深圳福晟集团、福建六建集团等百余家子公司。2017年底,福晟集团在香港实现借壳上市,股票名称为福晟国际。

据克而瑞最新公布的《2019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TOP100》显示,福晟集团以580.1亿元的销售额在房企中排名第48位,较2018年的492.6亿元,同比增长了17.76%。

昔日的拿地“飞虎队”

1993年,作为广东省从化市最年轻的镇长,潘伟明辞去公职与其兄一起创建了广州云星集团,自此踏入房地产行业。凭借多个创新项目,云星集团成为了地产新星。此后,潘伟明走出广州进驻福建成立了福晟集团。通过收购福建六建集团,采取“地产+建筑”两翼协同模式,推动集团快速发展。

自2006年首次提出上市后,历时11年,这家闽系房企最终在2017年底通过反向收购借壳佑威国际,潘伟明圆了港股上市梦。

上市后福晟国际加速扩张规模。因其快(速度)、准(精度)、狠(力度)的团队作风,拿地后3 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9个月封顶、1年收回本金的“3691”福晟开发模式,福晟在业内一直以来都有着拿地“飞虎队”的名号,公开市场招拍挂、一线市场城市更新以及行业内的收并购等均是福晟扩储的重要手段。

资料显示,2018年后三个季度,福晟国际累计收购7个项目,应占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年末,总货值已超过8000亿元,在同规模房企中有着明显优势。

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公司的净资产增速明显,福晟国际开始扭亏为盈。

半年报数据显示,福晟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313.23%。其中,物业销售贡献收入2.71亿元,主要来自长沙的克拉美丽山庄及兴汝金城;租金贡献收入2862.7万元,主要来自香港企业广场三期及长沙福晟国际金融中心的物业。

但是营业收入爆增的同时,福晟国际的利润却出现下滑,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38.6%。不过,福晟国际的毛利大幅的增长221%至7680万元。

对此,福晟国际于8月20日发出盈利预警,并指出:“福晟国际预期集团于报告期内实现税后利润较过往期间受已发行的可换股债券的衍生工具部分公允值变动实现收益及兑换收益的影响而有所减少,但在经营方面,报告期内集团所出租的物业实现估值收益,且物业销售营业额及毛利均较过往期间上升。”

在费用管控方面,2019年上半年福晟国际的期间费用率由年初的14.12%上升至38.12%,该费用的上升主要系2018年末福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为12.5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

此外,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福晟国际共拥有14个正在开发及待售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66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另外,福晟国际还持有3个物业,应占集团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从成立之初至今,26年内,福晟集团住宅已形成“福和系”“福悦系”“福颐系”“福臻系”“福泰系” 住宅五福产品线。福晟商业也形成了地标型城市综合体“福晟钱隆广场”、甲级/超甲级写字楼“福晟金融中心”、社区商业“福晟MALL”、年轻时尚潮流街区商业“福晟里”和城市文化旅游商业街“福街”构成的商业“五福”产品系。

此外,福晟还成立了福晟生活服务集团,立足资源运营、空间运营、物业管理三大业务板块,推动科技与物业服务相互赋能,在品牌、产品和服务上全面升级。

犹记得2018年福晟集团25周年庆上,潘伟明曾回忆说,“福晟创业初期我们的资金非常有限,但去购买钢材时,都是买质量最好的。上世纪90年代钢筋市场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大小小的钢厂很多,钢材质量参差不齐。当时质量好的钢筋2000元一吨,质量差的每吨可以便宜500元。但是我都一定要求购买质量好的钢材,而且我还自己亲自去钢材市场买。那时候我晚上会亲自去工地施工现场看工人浇筑楼板到天亮。因为大家都知道楼板浇筑必须一气呵成,否则楼板就会出现裂缝渗水。我们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工程进度慢一点,也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让百姓买到放心的好房子。云星和福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同样是在25周年庆上,福晟地产集团曾提出,在2019年和2020年达到900亿元和1300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时跻身行业Top30的行列。

如今的恍如隔世

言犹在耳,这家发展劲头颇为强势的闽系房企却在两个月前迎来了其重要上市平台福晟国际的新任董事长。

9月9日,一则“家族继任计划”的公告宣告陶浩然正式成为福晟国际新掌门人,完成福晟系家族继任计划的重要一步。公告显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潘伟明于9月7日将所持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以馈赠形式授予其子潘浩然,福晟国际表示此举是作为家族继任计划的一部分。转让事项后,潘浩然成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持有公司已发行64.1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6.45%。同日,福晟国际公告称,董事会主席潘伟明辞任,执行董事潘浩然代履行主席职务。

由此,28岁的潘浩然一跃成为福晟国际的实际控制人。

子承父业在房企中并非新鲜事。从履历来看,潘浩然先后获得中国暨南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财务及会计学硕士学位。2014年底,潘浩然加入福晟集团,主要负责协助董事会主席进行投资及融资管理。这意味着潘浩然早在五年前就为接班做打算,只能9月9日的这则公告。

彼时,有着丰富财务经验的“二代”掌门人能否将自身投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亦备受关注。然而,在接棒后的近两个月内,潘浩然便迎来第一道难题。

10月9日、10月10日,“一切正常”的福晟国际接连两日股价大幅下挫,转瞬蒸发逾30亿港币的市值。两日暴跌逾75%后,在10月11日,福晟国际股价又上扬86.32%。截至11日收盘,福晟国际的股价仅为0.177港元/股,市值仅剩20.12亿港元。

彼时,福晟国际也曾回应,经作出一切有关公司于合理情况下的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并不知悉有关该等股价或成交量变动的任何原因,同时亦确认公司运作一切正常。然而,次日股价虽然大幅反弹,但不足0.2港元的股价与数日前的0.5港元附近徘徊的价格已恍如隔世。

针对近期股价及成交量波动如此之大的情况,福晟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就股价下降及成交量上升进行自查,并不知悉股价波动及成交量变动原因。

有专业人士分析,福晟国际股价下跌很可能是券商新规导致个人投资者股票爆仓,而个人投资者并没有补充资金实力。也有人分析,由于福晟集团大量项目尚未装入福晟国际,此次股价风波之后,或将加速福晟集团资产注入的速度。

刚接棒便遭遇股价重挫、市值缩水的潘浩然能否打好福晟国际这张牌,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