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19-11-21 07:01
国内消费需求正从“吃得好”逐渐转向“吃得精”、吃得健康,轻食、运动餐等功能性食品市场方兴未艾。11月20日,2020年度SIAL 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以下简称“中食展”)在广州举办发布会,记者从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均出现人们追捧“人造肉”的现象,这说明,植物类蛋白食品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同时“人造肉”也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观念,人们开始关注肉类替代品。
据了解,该食品专业展到明年恰好20周年。该展主办方北京爱博西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巴雯表示,经过这20年中食展里参展内容、参展商的变化轨迹,可发现国内消费者健康理念不断深化,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个性化需求强劲,同时也驱动国际食品界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食品创新力与国际差距在逐渐缩小
据介绍,2020年度中食展将于明年5月13—15日在上海举办。届时,来海内外的4500家参展商将带来他们最新的食品技术和产品潮流向国内同行展现。
“中食展举办20年以来,见证了中国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历程。明年的展会中,国内参展商占比高达51%,国际参展商占比49%。”巴雯感慨地告诉记者,2015年前,参与该展食品创新大赛的国际参赛者有3000多位,中国参赛者不足百,但近二年国内参赛者越来越多,而且创新实力水平大幅提升。
“去年我们创新大赛的10强榜单中,中国有4款产品入围;在今年的创新大赛上,伊利甄稀海盐牛油果冰淇淋斩获‘金奖’,这表明我国食品行业的创新力,与国际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上述人士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优质食品需求加大,而海外的品质进口食品也正加码进入国内市场,其中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的速度最快。
据中国国际商会、德勤以及阿里研究院早前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复合增长率高达76%。2019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达456.5亿元,同比增长24.3%。
目前,通过跨境平台进口的消费品品类日趋丰富,从母婴行业向多行业拓展。其中,食品、美妆、数码家电、宠物消费是增长最快的品类。
展会将运用AI为商家智能“配对”
当前“电商+直播”的商业模式已成为消费市场的新风口,明年该展会也将网红经济带入B2B行业,在线下打造体验馆,通过场景化的设计让企业和企业间,企业和消费者间形成“带节奏”的交流,让用户在内容层面有更深入的探讨。
此外,AI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应用于展会中,主办方将通过大数据帮助买家和卖家对接。在线上,品牌商可通过AI大数据自主推荐合适的展商和买家,线下有工作人员和客服帮助商家面接和在线约会。
【记者】欧志葵
【实习生】刘美琳
【作者】 欧志葵;刘美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