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媒:微软证实获向华为供货许可

2019-11-23 11:18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外媒称,微软公司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准许向华为出口软件的许可。尽管一个由15名参议员组成的跨党派小组仍在呼吁政府取消发放许可证的决定。

  微软公司发言人以电邮告知路透社:“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放了向华为提供大众市场软件的许可证。我们感谢商务部对我们的请求做出积极的回应。”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2日报道,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除非有商务部的特批,否则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供应产品。不过,这个行政令从一开始就没有启动,11月18日,美国政府已再次决定延后实施向华为“断供”的决定。

  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证实已开始向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发放供货许可证,由此,6个月以来混乱的局面开始明朗化。美国商务部还证实,此前已收到300多份要求继续向华为出口产品的申请,其中大约一半已经处理。目前还不清楚的是,哪些产品获批,哪些被拒。

  资料图片:2016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微软公司办事处。 (新华社/美联 )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外媒称,微软公司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准许向华为出口软件的许可。尽管一个由15名参议员组成的跨党派小组仍在呼吁政府取消发放许可证的决定。

  微软公司发言人以电邮告知路透社:“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放了向华为提供大众市场软件的许可证。我们感谢商务部对我们的请求做出积极的回应。”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2日报道,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除非有商务部的特批,否则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供应产品。不过,这个行政令从一开始就没有启动,11月18日,美国政府已再次决定延后实施向华为“断供”的决定。

  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证实已开始向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发放供货许可证,由此,6个月以来混乱的局面开始明朗化。美国商务部还证实,此前已收到300多份要求继续向华为出口产品的申请,其中大约一半已经处理。目前还不清楚的是,哪些产品获批,哪些被拒。

  资料图片:2016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微软公司办事处。 (新华社/美联 )

  【延伸阅读】微软获美军百亿美元“战争云”合同 外媒:亚马逊意外被冷落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外媒称,五角大楼将一份1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授予了微软公司,而冷落了早期领跑者亚马逊公司。后者的参与招致了特朗普等人的批评。

  据美联社10月26日报道称,这个名为“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JEDI)的大项目引来了主要技术巨头微软、亚马逊、甲骨文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竞标。

  报道称,这份大合同比大多数合同更引人关注,此前人们曾猜测亚马逊将赢得这笔交易。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和IBM撤销了自己的竞标,并在2018年正式对投标过程提出抗议。甲骨文公司后来在联邦法院提起诉讼,但最终败诉。

  报道称,特朗普今年7月介入这场纷争,称政府将“非常仔细地审视”这个过程,并且说他听到了抱怨。特朗普经常对亚马逊公司及其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达愤怒,后者还是《华盛顿邮报》的所有者。特朗普当时说,他听到企业抱怨,称该合同“不是竞争性的招标”。

  JEDI系统将存储和处理大量机密数据,从而使美军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来加快其战争规划和作战能力。

  美国防部在一份公告中强调,投标过程是公平的,遵循了采购指导方针。公告指出,在过去2年里,它已经授出了10份不同的云计算合同,价值超过110亿美元,并说JEDI合同的授予“延续了多个厂商、多种云环境的战略”。

  该声明似乎旨在回应此前有关将如此大的一笔交易授予一家公司的批评。

  报道称,2018年,微软将自己定位为美国军方的朋友。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2018年秋天写道,尽管遭到雇员的反对,微软长期以来一直向美军方提供技术,并将继续这样做。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总经理丹·艾夫斯说:“对微软来说,赢得JEDI项目合同是一个改变模式的机会。这对亚马逊和贝索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败。”

  报道认为,这笔交易是微软云业务平台Azure的重大胜利,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追赶领先市场的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

  报道称,微软、亚马逊、谷歌和其他科技巨头因为与美政府做生意——尤其是在同军事和移民相关的项目上——而遭到雇员的批评。

  资料图:这是2016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微软公司办事处。新华社/美联

  (2019-10-28 14:41:18)

  【延伸阅读】微软总裁称武装机器人崛起“不可阻挡”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 英媒称,微软公司总裁称,“杀人机器人”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23日报道称,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说,“杀人机器人”的崛起目前是无法阻挡的,因此制订一项新的数字《日内瓦公约》对于保护世界免受它们构成的日益严重的威胁至关重要。

  史密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使用提出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需要各国政府作为紧急事项予以考虑。

  他说,飞行、游泳或行走的无人装置可装备导弹、炸弹和枪等致命武器系统,可以给它们编程实现完全或部分自主操作,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最终将扩散到许多国家”。

  英媒认为,美国、以色列、韩国、俄罗斯和英国等国都在研发在选择和攻击目标的关键功能方面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武器系统。

  “杀人机器人”想象图(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报道称,许多国家的军队越来越关注这项技术,因为用机器取代军队可以让发动战争的决定变得更容易。但尚不清楚机器造成的伤亡该由谁负责——研发者、制造商、指挥官,还是设备本身。

  史密斯说,“绝不能让杀人机器人自行决定参加战斗和杀死谁”,他认为需要起草一项新的国际公约来管理这项技术的使用。

  史密斯说:“如今,平民的安全受到威胁。我们需要采取更紧急的行动。我们需要以一项数字《日内瓦公约》的形式采取行动,这些规则将保护平民和军人。”

  史密斯在伦敦牛津广场的微软专卖店举行他的新书《工具与武器》发售会时说,对于面部识别技术和其他新兴人工智能形式的使用,也需要更严格的国际规定。

  他说:“在这一领域需要有一部新的法律,我们需要在人脸识别领域进行监管,以防止潜在的滥用。”

  (2019-09-25 10:56:21)

  【延伸阅读】微软创始人收藏米格-29被拍卖:原属乌克兰空军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美国《战机世界》网站日前报道,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于2018年10月离世后,其收藏的飞机以及商业太空发射公司都将被出售。最近正在拍卖的则是他2011年购入的一架米格-29,后者被认为是私人收藏战机中状况最好、性能最佳的。

  报道称,艾伦的米格-29属于训练用双座型战斗机,生产于1989年,原属乌克兰空军。冷战结束后,乌克兰将这架战机翻新以及“去武装化”,并在2005年“摆上货架”——提供给有兴趣的国际收藏爱好者。

  艾伦收购这架战机的价格没有公开,但这架米格-29是艾伦生前的“至爱”,他经常驾驶这架飞机飞行,该战机的状态维持得相当不错。

  据拍卖公司介绍,这架米格-29的总飞行时长只有570小时,而在其RD-33涡扇发动机大修之后,仅累计了60个小时的飞行时长,更为便捷的是,这架战机的仪表显示都是英文的。

  保罗·艾伦生前曾痴迷于飞机以及航空活动,一生收藏了许多罕见的军用飞机,并将其集中于他的战机与装甲车辆博物馆陈列。

  资料图片: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收藏的米格-29战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08-12 00:10:01)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