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飞鹤答疑投资者 回应派发股息、毛利率等可信度质疑

2019-11-22 20:20

  原标题:独家|中国飞鹤答疑投资者 回应派发股息、毛利率和财务信息可信度质疑

  本报记者 顾湘 上海报道

  前有澳优,现有飞鹤,乳企港股正被做空机构紧紧盯住。

  2019年11月21日,GMT Research 发布了针对中国飞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飞鹤”)(股份代码06186)的做空报告。

  对于上市刚满七个交易日的中国飞鹤来说,其官网11月22日发布的公开信中直指GMT为“嗜血的鳄鱼、披着羊皮的饿狼”似乎足以表达其愤怒。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则称其报告“完全是在凭空猜测和中伤,没有经过任何的调查研究,极其不负责任!”“我们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将依法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坚决予以反击!!!”

  事实上,中国飞鹤已经开始迅速应对,在11月21日做空报告发布后,其11月22日早盘选择短暂停牌来自保。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的GMT做空报告显示,其认为,相较于同业而言,中国飞鹤18财年的运营利润率为26%、生产资产回报率为165%,位列市场前5%,极为反常。自有现金流入已累积为约6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现金余额(不包括质押存款),相当于营收的51%左右。但在过去5年中从未支付过任何股息,这是类似欺诈的特征。GMT怀疑中国飞鹤的资金受困,进而质疑其资金真实性。报告还称中国飞鹤本次香港IPO筹集的资金用途是用来还债也值得怀疑,建议投资者进行规避。

  对于GMT的诸多质疑,中国飞鹤在11月22日上午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进行了部分回应和说明。关于过去5年内没有派息的问题,中国飞鹤方面解释称,给境外投资者直接支付股息要扣税(中国将征收10%的预扣税),不划算,不如直接在国外借款付股息,因为借款利率低于预扣税率。这也能解释资产负债表上有足够的现金,但飞鹤之前选择通过负债来支付30亿港元股息,就是因为用国内的在岸现金支付股息并不能有效地扣减股息,给境外投资者支付股息不划算,所以选通过境外贷款来支付股息。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不派发股息而保留现金”的情况,中国飞鹤相关负责人坦言,飞鹤过去作为一家股权结构很简单的公司,决策的效率和及时性都很高,所以为了公司能够保持持续成长而选择了再投资于公司,所以董事会决定不在当时派发股息。而到了现在,飞鹤不仅计划要派息,而且每年都计划派息。

  对于高毛利率的原因,中国飞鹤方面认为,公司早已看到中国超高端市场的发展趋势,2010年就开始推出新配方产品,2010-2015年,Astrobaby(星飞帆)开始快速增长,目前高端产品已经占到公司销售额的70%以上。自2016年以来,飞鹤更加注重高端产品系列,从而毛利率得以提升。公司认为,中国消费升级在持续,飞鹤作为行业龙头将从中受益,一定可以获得更高市场份额。未来将逐步推出新的有机产品和羊奶产品,毛利率都很高,可以帮助稳定毛利率,公司的利润率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至于做空机构普遍关心的财务信息可信度问题,中国飞鹤强调称,在过去四年中,飞鹤的审计机构均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因此飞鹤的现金、营业利润和所有的数据均是由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审计,并且到目前为止尚未提出任何质疑。除此之外,在飞鹤准备上市的过程中,保荐人也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他们同样也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飞鹤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包括安永、JP Morgan、招商银行、CCBI等。不仅如此,飞鹤有两个董事成员和第二大股东来自Morgan Stanley,也参与到我们公司管理当中。因此有非常多的国际机构与飞鹤合作,上述情况对于提高信息可信度也有一定帮助。

  一位行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做空报告中并没有实锤,更多提及了飞鹤之前的不良记录,这个造成的影响应该比较有限。”

  据记者了解,除了11月22日上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之外,22日下午四点半原本也有一场中国飞鹤的电话会议召开,但因主办方原因临时取消。

  不过,中国飞鹤已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承诺,“我们将在晚些时候提供第三方核实报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