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行业观察 | 希尔顿前CEO离世引业界关注,酒店行业下半年能否逆风而上?

2019-09-23 16:14

9月22日当地时间,据海外媒体报道,日前希尔顿酒店前CEO、美国慈善家巴伦·希尔顿(BarronHilton)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终年91岁

今天,酒店业为这位伟人哀悼。巴伦·希尔顿是一位了不起的男人、商业领袖和慈善家。”

此消息一经释出,便使得酒店行业为之震荡,纷纷哀悼,毕竟他作为接任希尔顿酒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其执掌的那些年里,不仅为同业者带来李宁创新的经营手法也使得希尔顿成为第一批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使其在业界的地位加以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巴伦·希尔顿决定将拥有的净值约23亿美元的资产中的97%的财富捐给希尔顿基金会。

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HI)为总部设于英国的希尔顿集团公司旗下分支,拥有除美国外全球范围内“希尔顿”商标的使用权。目前遍及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酒店,包括希尔顿酒店,华尔道夫酒店,康莱德酒店,希尔顿逸林和希尔顿花园酒店等10大品牌其中,希尔顿在中国的酒店经营数量已达200余家。此外,根据2019年度“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酒店品牌”榜希尔顿名列第一,万豪和假日紧跟其后

显而易见,对于这位商业奇才的离世,人们的第一反应依旧或将落到希尔顿酒店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毕竟作为全球有名的国际酒店,近来的业绩表现确实也有些不尽人意,而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其的变动和趋势都将显示了整体酒店业的发展风向

酒店行业业绩遭遇狙击?

首先,可以回顾一下希尔顿近来的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希尔顿总销售额为89.06亿美元净利润为7.69亿美元调整后 EBITDA 为21.01亿美元每股摊薄后收益为2.50美元;调整后每股摊薄后收益为2.79美元其表现较为强劲。image.png

图片来源于:公开财报

具体而言, 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上升的推动全系统范围内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3%集团业务RevPAR同比增长4%,企业短途旅行RevPAR同比增长2.6%,休闲短途旅行RevPAR同比增长2.6%,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低于预期此外,在报告期内,开设450家新酒店,总计6.6万间新客房,净增客房数量为5.7万间,同比增长约10%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希尔顿的转换率有所增长

但进入2019年,公司的表现开始出现了一定的颓势,2019财年中报,营业收入为9.04亿美元,同比下跌2.8%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9400.00万美元,同比下降31.39%。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酒店,希尔顿出现业绩下降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我们警示:即酒店业或有着受制于宏观环境的影响而陷入原地踏步,乃至走下坡路的可能,若不及时转变思维,跟上市场趋势,或将脱离市场,以及抓不住消费者的心。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而希尔顿显然意识到了这一启示,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开始重视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市场所具备的发展潜能,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断向好且走稳,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再加上旅游热的兴起,我国的酒店行业的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其发展空间还是值得挖掘的

中端酒店的崛起?

经格隆汇app查询显示,2018年国酒店供给整体增势较为稳定,酒店整体供给的房间增长率达到10.2%2019年上半年国酒店市场整体呈现出上扬, 内地酒店市场的客房需求量同比增长48.3%,超过市场供给的增幅(19.8%)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6月,亚太区酒店投资交易总计45亿美元,过半数的交易是由日本、中国及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在本地参与完成其中,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太区酒店投资流动性第二大市场在亚太地区2019年上半年酒店投资总额中,中国市场贡献了约25%在一定程度上也足以证明这一市场的潜在消费力量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升级之下,中等收入家庭不断增长,中端酒店市场增量开始发力,市场表现较为亮眼。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经格隆汇app查询显示,2017~2018年中端酒店增速达50%,中档偏上酒店增速41%,领先于其他级别酒店的增长预计2022年国中等收入家庭将从2012年的1.74亿家庭增长至2.71亿家庭,而在这一驱动之下,我国中端酒店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有望以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进一步扩大。

而相关入局者显然不会忽略这一业务增长点,满足市场趋势及消费需求希尔顿、洲际、雅高等国际酒店盯准了中国市场中端酒店的发展潜力,就拿希尔顿来说,2018年签约酒店的定位分布中,各大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新签约566家酒店,其中80%为中端至中高端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定位中端的希尔顿花园酒店在大中华区已开业19家酒店,计划在2025年前该品牌在中国开业数量超200家,签约开发数量超500家。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在消费升级之下,随着酒店业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变,为贴近市场且保持一定的高质量发展,以希尔顿为首的相关酒店开始重视中端酒店的机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毕竟随着行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细分业态越发成熟且明晰,只有及时把握住酒店行业的热点趋势,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有效辅助,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的入住体验,才能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扩大其品牌价值,提高其发展空间。

酒店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而实际上,除了酒店从业者瞄准了相关趋势的发展,相关市场投资者也对以中端酒店为核心的风向开始关注,虽然酒店的属性较为传统,但在新时代下它将与新的渠道和技术巧妙结合,在长期而言还是具备较为稳定的投资价值的。而在其中,比起需要考虑本地化而担负较高成本的高端酒店的业务,中端酒店这一业务点或将为其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且着重布局中端酒店的企业(如第一梯队)或将值得加以关注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经格隆汇app查询显示,从我国酒店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首旅集团600258.SH、锦江集团600754.SH和华住集团HTHT为行业的龙头标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86%、20.95%和11.70%,其份额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位于第二梯队的有海航集团和格美酒店集团,其份额分别为6.74%和5.88%位于第三梯队的酒店为尚美生活、东呈酒店集团、住友酒店集团等,市占率在1%-5%之间。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Wind

结语:

整体而言,就我国的市场而言,在经济的稳中有进之下,行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再加上旅游行业的不断升温,酒店行业的空间还是较为光明的,尤其是随着消费者和从业者对中端市场的关心进一步增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酒店投资或会越发成熟且趋向非主流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宏观环境,尤其是随着贸易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增长,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开始趋于冷静理性,相关市场投资者仍需要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