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IPO夭折后,百威英博为减债欲出售资产融资100亿美元

2019-07-19 08:19

7月19日讯,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百威啤酒母公司百威英博(BUD.US)正在考虑出售在韩国、澳大利亚和中美洲的业务部门,以削减其庞大的债务负担。这被看作是该公司在取消了其亚洲业务的上市计划后所寻求的一项为减轻债务所做的后备计划。

韩国和澳大利亚的业务是此次被取消的亚洲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主要部分,这些地方生产广受欢迎的卡斯(Cass)和维多利亚苦啤(Victoria Bitter)啤酒。知情人士称,该啤酒商现在希望通过出售资产筹集至少100亿美元。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今年5月,私募股权公司KKR & Co.与百威英博就收购该公司部分亚洲资产进行了接洽。KKR此前曾收购百威英博的韩国业务,并于2014年以5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售还给百威英博。一位知情人士说,同样在5月份,日本啤酒生产商朝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sahi Group Holdings Ltd.)表达了收购百威英博澳大利亚业务的兴趣。

百威英博此前在全球大举收购了百威(Budweiser)、斯特拉-阿托伊斯(Stella Artois)和科罗娜(Corona)等啤酒品牌,其在数十个国家拥有数百个品牌。全球每四瓶啤酒里就有一瓶出自该公司。但在全球啤酒销售放缓之际,这些交易也让该公司背上了逾1000亿美元的债务。

百威英博上周取消了亚洲业务的IPO计划,这本可能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IPO。此次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减轻该公司的债务负担。

一位知情人士说,该公司最终希望将债务降至800亿美元左右。这位人士说,在此债务水平上,该公司可以继续进行收购和资本投资,不会有被信用评级公司下调至投资评级以下的风险。

知情人士表示,另一个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选择是再次削减百威英博的股息,但一些董事会成员不愿这么做。去年秋季,百威英博的股息就减少了一半。该公司目前每年支付约40亿美元的股息。

本次考虑出售的业务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过的业务,这对买家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在这些国家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并能产生现金。知情人士说,与此同时,这些市场都不是高增长市场,因此出售这些业务不会损害百威英博的增长前景。IPO文件显示,韩国和澳大利亚业务是该公司一个子公司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日本。该子公司在2018年创造了约33亿美元的收入。

澳大利亚的业务包括福斯特(Foster’s)品牌在当地的经销权,该品牌由喜力啤酒(Heineken N.V.)和Molson Coors Brewing Co.在澳大利亚境外拥有。

知情人士说,百威英博此前曾考虑出售其中一项或多项资产作为IPO的替代方案,但最终选择了先上市。澳大利亚全国性报纸早些时候报道称,朝日啤酒(Asahi)表达了对澳大利亚业务的兴趣。

由于面临新兴市场的挑战,以及关键地区啤酒消费量的下降,这家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一直难以削减债务。在美国(其最大市场),由于消费者放弃购买美国啤酒,转而购买葡萄酒、烈酒、精酿啤酒和墨西哥进口啤酒,百威英博旗舰品牌百威和百威淡啤(Bud Light)的市场份额已被竞争对手抢走。

投资公司古根海姆的分析师劳伦特-格兰德(Laurent Grandet)表示,此次被取消的IPO本将使百威英博提前一年实现2020年的债务比率目标。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