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六绝魔咒”是否会应验

2019-06-18 14:13

作者:李立峰

对二季度A股市场持偏谨慎观点,相对看好三季度A股行情。

6月初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5月,全球制造业达到了2012年以来最疲软的状态,成为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受害者,并使人有更多理由担心全球经济正在走软。

考虑到中美之间贸易磋商中的分歧点依旧存在,预计从曲折到阶段性缓和或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市场风险偏好将受到制约。下一个观察“中美经贸摩擦后续进展”的窗口时间需待6月28日-29日的“G20大阪峰会”。

从国内来看,5月24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组建接管组,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包商银行被接管托管事件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又一标志性事件;维持当前宽松的货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等多种方式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从货币市场交易情况看,当前中小银行融资交易规模和占比平稳,融资利率与前期持平,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后续仍会将焦点聚焦在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上。

具体到资本市场,我们对历年端午节后A股行情做了一个纯数据上的上证综指涨跌幅度的统计,得出的结论是“端午节”后A股行情往往具有“六绝魔咒”特征。我们选取2010-2018年,近9年上证综指在端午节之后一周、两周的市场表现。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上证综指在端午节后的一周期间指数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下跌概率达到了100%),在端午节后的两周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收益率也大多以下跌为主(在9个统计样本中,仅有2014年、2017年期间两个样板取得正收益,下跌概率约为77.8%,上涨概率为22.2%)。

之所以“端午节”后A股行情往往具有“六绝魔咒”特征,与两点因素有关。首先,与历年五六月信贷投放量处于十字路口(观望徘徊期)有一定的关系(中国银行大多秉着“信贷早投放早受益”的角度,历年1-4月份信贷投放是高峰期);其次,与A股潜在解禁规模往往在历年年中有个小高峰有一定关系,A股指数相应承压。以6月6日A股最新收盘价测算,6月份A股潜在解禁规模约3235亿元,环比增长18.37%,处于全年解禁压力第二大的月份。

投资建议是,静待市场左侧配置信号的出现。

在当前时点,我们延续早前的观点:6月份A股处于“圆弧底”的阶段,市场由单一模式的博高“β”步入了深根细作的赚“α”阶段,对二季度A股市场持偏谨慎观点,相对看好三季度A股行情。

当前应当考虑到,一是,中美两国贸易磋商再起波折,短期内并未看到“握手言和,实质性达成协议”的迹象;二是6月份A股潜在解禁规模较大,为年内第二大的潜在解禁规模的月份,从统计数据来看,“端午节”后A股行情往往具有“六绝魔咒”特征;三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有条不紊推进,“宽信用”货币政策并未实质性转向。

由此我们预计,A股市场风险偏好依旧受到制约。对于下一阶段何时参与A股市场反弹?“A股整体估值足够便宜”是参与下一轮反弹的最主要考虑的因素,从时间窗口来看,偏向于6月底7月初。届时风险事件或阶段性缓解,估值进一步回归,A股或具备一定的参与条件。

行业(个股)配置上,市场将由普涨到分化,降低高β行业的配置,相应的增加α权重。两国贸易磋商冲突再起,受外需影响较大的行业,其盈利整体受到冲击,相应的内需特别是“必需消费品”行业受到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从一季报行业比较来看,消费板块的业绩是为数不多的业绩超预期的板块。当前,我们仍维持对“消费”板块的配置,对弱周期且有政策红利的“新能源(光伏)”板块亦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