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新华社:美联储离转向宽松政策还有多远

2019-05-31 20:13

  新华社华盛顿5月30日电

  财经观察:美联储离转向宽松政策还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杨承霖

  近期,由于经贸摩擦重挫美国资本市场,加上部分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呼声日渐增强。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30日在公开讲话中释放鸽派信号,被分析人士视作美联储可能转向宽松政策的信号。

  克拉里达30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讲话时表示,考虑到美国经济状况,美联储目前的货币政策是合适的。但他同时强调,如果美联储发现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可能会考虑“更加宽松的政策”。

  道明证券全球利率策略主管普里娅·米斯拉认为,克拉里达没有挑明的是:如果经贸摩擦加剧导致经济下行风险增加,美联储将降息。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根据联邦基金期货市场交易数据作出的最新预测显示,美联储到今年12月至少降息一次的概率已接近90%。这意味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非常强烈。

  美国资本市场近期表现令人忧心,自5月初经贸摩擦升级以来,美股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已累计下跌约5%,纳斯达克指数则下跌超过6%。

  同时,资金涌入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导致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走低。并且,3个月期短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超过10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形成收益率“倒挂”,被市场人士解读为美国经济衰退将至的“预警信号”。

  此外,美国最新经济数据也是喜忧参半。4月失业率进一步降至3.6%,创近50年来新低。不过,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跌至近10年来最低的50.6,5月服务业PMI也降至50.9,4月新屋销售下跌6.9%,4月耐用品订单下跌2.1%。

  在经济前景日益复杂、经贸摩擦悬而未解的情况下,多家知名银行和咨询机构已经下调了本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其中摩根大通将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2.25%下调至1%,牛津经济咨询社从1.6%下调至1.3%,巴克莱银行从2.2%下调至2%。

  自今年1月以来,受预期经济增速下调、资本市场震荡、经贸谈判不确定性增加等影响,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稳定在2.25%至2.5%的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如果美联储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政策空间也已远不及以往。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美国曾在1990年、2001年、2007年开始出现经济衰退,并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在衰退发生当月,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分别接近8%、5%和4%,显著高于当前联邦基金利率水平。

  美联储理事莱尔·布雷纳德日前表示,和以往相比美联储降息空间已经缩小,运用传统利率工具应对经济下行的能力相应减弱。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