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俄石油被污染 德国波兰等欧洲四国暂停通过管线进口

2019-04-26 02:44

  本周美国加快收紧对伊朗的原油行业制裁,全球油市供应局势更加引人关注。国际油价被供应链干扰的担忧推动“步步高”,布伦特油价周一冲破74美元,周四亚盘站上了75美元/桶,创去年10月底以来的半年最高。

  周四美东下午2点半国际油市收盘前,屡屡传来欧洲部分地区暂停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消息,导致国际油价短线跳水。

  布伦特原油期货跌逾0.5美元,下逼74美元/桶关口,跌幅扩大至0.7%,周四亚盘曾触及75.59美元的近六个月最高。美油WTI半小时内跌逾0.80美元,日内跌幅扩大至1.4%,一度跌破65美元/桶,较日高回落1.28美元。

  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原油基准称为乌拉尔原油(Urals)。据路透社统计,由于当地供应吃紧,欧洲西北部接收、经由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Primorsk)海运的乌拉尔原油,与即期现货的布伦特原油价差周四触及五年半最高;在地中海地区的这一价差涨至历史最高。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波兰和德国已暂停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Druzhba Pipeline)的北部管线接收进口自俄罗斯的原油,原因是质量不佳。这代表接近73万桶/日的原油流量被叫停,这一管线的北部线路每日最高可运输100万桶原油,约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

  最新消息称,德鲁日巴管道南部管线的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的管道运营商TransPetrol也表示,暂停通过管线进口俄罗斯原油,并援引了相同理由。

  彭博社援引波兰炼油商PERN的声明称,波兰已经停止通过德鲁日巴管道的北部管线接收俄罗斯原油,这些原油被有机氯化物污染,这种不寻常的原油杂质可能损害炼厂设备。不过PERN和波兰本土两家最大的炼油商Grupa Lotos和PKN Orlen都表示,停止进口不会损害现有产能。

  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的首席石油分析师Amrita Sen指出,有机氯化物并非天然存在于原油中,而是普遍用于石油业上游处理过程以提高产量。但在出售原油产品前应将其去除,否则,有机氯化物会在原油精炼的过程中变成盐酸,进而破坏精炼厂设备。

  知情人士透露,质量问题在4月19日被白俄罗斯发现,不仅发生在经由德鲁日巴管道运输的原油中,也扩散到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乌斯特-卢加港,污染的原油量最高可达150万桶/日。由于供应吃紧,布伦特原油即时交割与六个月远期合约的价差周四升至每桶3.25美元,为五年最高。

  最新官方消息显示,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表示,俄罗斯原油供应质量属于“技术性”问题,应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如果德鲁日巴管道被关闭,可能通过海运增加石油出口。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