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19-04-11 05:22
特朗普任下的美国白宫正在设立一个新传统,每一次发布经济数据后,总会有一位政府内阁官员或白宫高级幕僚在媒体上点评一番,根本目的是要求美联储不能加息、甚至还要降息。
最新的例子来自美国副总统彭斯。他颇为罕见地在接受财经媒体CNBC采访时表示,尽管他个人对美国经济前景极为乐观,但也支持总统要求进一步降息的呼吁,理由是美国消费者物价通胀很低,“没有证据表明通胀在经济中出现”。
全球主要央行维持超量宽松货币政策已近十年,此前作为工具应对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美联储从2015年底开始加息了九次后,欧洲央行仍维持一定程度的负利率。目前美欧央行都暗示今年不会加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担心,央行将缺乏政策空间来应对下一次经济下行。
普遍的观点是,政策制定者应趁着经济向好时,通过货币政策正常化来储备下充足的“弹药”(即经济再度不佳时的政策空间),并防范经济过热令通胀上涨不可遏制。尽管去年四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缓,但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接近3%,创2015年以来最快,提供了加息的窗口期。
当面对记者类似的疑问时,彭斯表示,特朗普总统个人真的相信美国经济刚开始腾飞,3%的年化增长率“只是个起点”。分析可知,特朗普认为美联储应该用宽松政策来助攻经济增长才对。
这确实是特朗普今年以来的一贯观点。特朗普在3月29日表示,如果美联储没有在通胀很低的情况下加息,美国3.0%的GDP增速和股票市场都会更高。一周后的4月5日他再次表示,如果美联储降息并结束量化紧缩政策,美国经济会像“火箭飞船”一样腾飞:
彭斯援引周三发布的3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作为“没有通胀的证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名义CPI同比增长1.9%,超出预期的1.8%,但排除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长2%,低于预期和前值的2.1%。
两周前公布的、美联储真正参考的通胀指标显示,美国1月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1%,不及预期和前值的0.2%;同比增速为1.8%,不及预期1.9%,前值由1.9%修正为2%。上述两种经济指标都说明,美国通胀疲软,无法坚实达到或冲破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而通胀迟迟不达标,叠加多种国际风险,正是美联储今年突然“转鸽”的核心考量。周三公布的3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相当高,适合对进一步加息保持耐心,大多数官员认为,经济前景的风险可能保证今年不会加息。
不过,主流媒体也集体指出,这份会议纪要保留了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一些(some)美联储官员认为,利率政策未来变动方向不一定,要取决于经济状况。而部分官员指出,若美国经济如期增长(即以高于长期趋势线的水平增长),可能今年仍适合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