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别说普通交易员了 英镑妖得连AI系统都顶不住了!

2019-04-10 20:51

  过去几个月里,随着脱欧进展的起起伏伏,英镑动辄来个百点震荡,让不少交易员直呼不敢碰,如今就连自动交易AI系统也要被逼疯了。

  如果您现在已经厌倦了英镑交易,那么显然你并不孤单。因为即便是基于市场新闻的算法交易,也同样如此。

  据Forexlive报道,由于英国脱欧相关咨询不断以不是大喜就是大悲的方式反复“刷屏”,其信息密度大到了自动交易AI系统所难以承载的地步。

  在主流财经新闻平台如路透和彭博,当前每天平均都有400条以上与英国脱欧相关的新闻标题,最多的一天甚至可以达到1000条以上。对于真人交易者,全部阅读完这些新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即使换上了AI,要完成这些消息的阅读分析任务,也需要占用超出预期的巨量算力。

  此外,英国议会的复杂性也使得计算机难以应对。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电脑最终也会被英国的官僚作风和怪癖所迷惑。

  当前英镑对英国脱欧进程的任何事态发展都非常敏感,甚至一个手势都能影响价格。例如,在去年11月6日,时任英国脱欧大臣Dominic Raab在内阁会议后做了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就推高了英镑——这种暗示显然超过了词汇分析编程的认识。Raab的这一举动是在英镑下跌后做出的。此前,民主党10位议员之一的Jeffrey Donaldson在推特上警告称,英国将不会达成脱欧协议。

  面对着新闻算法在应付脱欧进程时的捉襟见肘,不少对冲基金已经停止了英镑交易。看看日线图,你可以看到英镑在一些市场变动消息的预期下陷入盘整。今年2月以来,英镑全球日交易额已经下滑到了约650亿美元,这比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之前的1000亿美元低了35%。

  在外汇市场上,英镑常因波动诡异而有着“妖镑”的绰号。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或机器)显然也已开始对“妖镑”退避三舍,并等待英国脱欧闹剧能尽快最终尘埃落地。因而,如果你在当下已厌倦了基于脱欧新闻的英镑交易并选择离场,或许反倒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