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陷窘境

2019-04-05 21:12

  【《日本经济新闻》4月4日报道】题: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陷入窘境

  多家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相关行业制造商正在陷入窘境。受需求低迷的影响,台湾鸿海集团将核心子公司的数百名技术人员调往与汽车相关的岗位。其他公司也相继曝出业绩恶化,急于实施结构性改革。能否找到代替智能手机的增长引擎将是他们眼下的课。

  据相关人士透露,鸿海旗下的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将数百人规模的技术人员调往与汽车相关的岗位。该公司主要生产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是集团内部的核心企业之一。

  “目前的状况相当凄惨。”鸿海一位工作人员如此形容眼下的智能手机业务。富智康集团2018年年报净利亏损达到创纪录的85711万美元,连续两年亏损。客户的成本削减压力加大,导致企业业绩恶化。

  鸿海集团下属企业众多,包括负责组装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内,超过10家子公司分别在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上市。富智康是生产安卓手机的全球最大外包企业也是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之一。鸿海本身的盈利在2016年达到峰值,目前的水平与当年相比下降了两成多,撬动业绩低迷的富智康已成当务之急。

  智能手机需求不振是背后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为13.94亿部,连续三年下降。美中贸易摩擦导致最大市场中国消费减速,给智能手机行业造成巨大压力。

  各家智能手机企业也拉开了优胜劣汰的序幕,这也导致供应链环节上的多家企业纷纷出现业绩恶化。

  去年的年报显示,仅次于鸿海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台湾和硕联合科技最终亏损超过两成。iPhone订单量的下降是营收恶化的主要原因。生产摄像头光学镜片的台湾大立光电也因为面向安卓手机的供货下降而陷入苦战,最终出现6%的亏损。

  主要以向苹果公司供应零部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10家企业2018年度净利润合计约为201亿美元,同比减少3%,是九年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企业的崛起使得供应环节的竞争愈发激烈。2018年在苹果的供货商中,中国大陆及香港企业的占比超过两成,仅次于台湾。重组和淘汰已经不可避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