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专访如涵创始人冯敏: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小张大奕”

2019-04-04 07:16

  新浪财经讯  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控股”于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RUHN,融资额1.25亿美元。截止至IPO首日收盘时,如涵收报每股7.85美元,市值在6.5亿美元左右。

  如涵控股是当代网红经济驱动下的一家电商平台,其中国特色非常明显,此次来到美国路演以及上市,面临了如何向美国投资人解释其商业模式的问题。冯敏在上市现场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美国虽然没有完全一样的企业,但也有很多的KOL在各个社交媒体上为自己的品牌做推广,只是没有自己的供应链支持,如涵就是类似于在美国“Instagram推广+亚马逊卖家”的结合,美国投资人十分接受这种创新型的企业模式。

 (如涵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摄/魏天谌)

 (如涵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摄/魏天谌)

  冯敏说,投资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种商业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

  冯敏的回答是:“网红模式”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引领时髦,到近代欧洲奢侈品香奈儿、普拉达的流行,都是当年的KOL在采用当时流行的社交方式影响着追随者;而当代的社交媒体缔造了一种新的KOL与粉丝互动的模式,形成了网红电商。

  如涵的招股书中披露,其GMV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头部网红开设的淘宝店,呈现过度集中的现状。

  对此,冯敏对新浪财经表示,公司正在为旗下网红提供更好的商业化资源,用有力的合约保障平台和个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以更快的速度打造更多的KOL,因此,今后单个网红带来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会下降,总体头部和肩部的网红数量会越来越多,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小张大奕”。

  关于如何孵化更多的“小张大奕”,冯敏解释道,公司会从仅有几千粉丝的素人中进行选拔、挖掘,针对被选中者进行3至5个月左右的培训,积累初步粉丝,然后就开始商业化进程,并在商业化进程中持续投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冯敏提到,如涵选择的从素人开始打造顶级网红的模式,在国内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奠定了国内网红经济的头部地位之后,如涵就形成了好的生源,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KOL候选人和商业资源主动前来合作。

  另外,公司自1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平台模式的迭代,让KOL与海量社会化供应链资源对接,包括给品牌代言、与单家淘宝店深度捆绑营销、或者帮助若干个淘宝店铺或商品进行导流;冯敏说,这将成为未来发展更快的增长点。

 (如涵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摄/刘晋彤)

 (如涵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摄/刘晋彤)

  关于外界质疑的公司盈利能力问题,冯敏表示,17、18年如涵在媒体、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大幅投入,未来会慢慢体现出其战略价值,接下来将从两个主要方面提高盈利,一是加大自营品牌建设,降低营销费用,提高毛利率;二是更快速地发展平台模式,将社会化供应链做得更轻,提升利润空间。

  此外,冯敏对记者表示,接下来会尝试海外KOL的培养以及海外主流社交网络的推广。目前公司的最大挑战是发展增速太快,需要强大的团队执行运作。(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纽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