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十五运会机器人C位首秀:当千年国宝遇见“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站上C位了吗?

2025-11-12 11:24

近期,伴随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与国内产业链的加速成熟,机器人板块热度持续升温,作为A股市场核心的配置工具之一,$机器人ETF(562500)也因此备受瞩目。这份关注的背后,是产业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坚实一步。

而2025年11月9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开幕式,则为这一进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台优必选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开幕嘉宾,代表粤港澳三地,精准敲响了来自广州南越王墓的千年文物。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程序化表演,这是一场关于精度、智能与控制的极限检阅。当“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人形机器人,与中华文明的瑰宝实现完美交互时,一个清晰的信号已经发出: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的“表演者”,加速进化为产业一线的“实干者”。

一、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精准对话

2025年11月9日晚,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活力湾区,梦想同心”的主题下,十五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拉开帷幕。聚光灯下,三台身高1.76米的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手持击槌,稳步走向舞台中央的8件国宝——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青铜句鑃。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现场(来源:央视新闻)

这是一次石破天惊的亮相,创造了两项突破性纪录:

1. 国家级综合性运动会首次引入人形机器人作为开幕嘉宾。

2. 全球首次实现人形机器人奏响千年青铜礼乐。

这场表演的震撼力,不仅在于“古”与“今”的强烈视觉冲击,更在于其背后所展示的顶尖技术实力。

Walker S2的C位首秀,是一次高难度的实战考核。根据优必选披露的数据,为实现完美演奏,Walker S2在全栈式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控制力。它结合了高精度视觉识别系统与全身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实现了毫米级的敲击定位精度(±2毫米)。在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时,动作同步误差被控制在10毫秒以内。同时,其敲击力度误差不超过10%,确保了音色清脆、旋律精准,达到了媲美人类乐师的稳定水准。

这场表演的意义,已远超“炫技”。它不再是机器人被预设轨迹的“舞蹈”,而是基于实时感知、精准决策与高稳定度执行的“具身智能”的完美体现。它用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宣告,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能力——精准的力控与手眼协同——已经达到了足以信赖的工业级水准。

这不仅是Walker S2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向全球展示其技术深度与应用潜力的“名片”。正如现场解说所言,这是“过去的文明”与“未来的科技”在同一舞台的交汇。

二、从舞台C位到产线C位

十五运会开幕式的惊艳亮相,绝非孤例。它如同一个产业隐喻,揭示了人形机器人正从“展示”走向“实用”,从“舞台”迈向“工厂”的宏大趋势。Walker S2的身份,首先是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其次才是“开幕式嘉宾”。

这场表演所验证的毫米级精度,正是其得以胜任工业制造“新质生产力”角色的核心入场券。

1.上游:核心零部件的“价值试金石”

人形机器人的精准作业,依赖于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极限。Walker S2的稳定敲击,本质上是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力矩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模块高度集成的结果。

稳定的力控输出和零误差的定位,依赖于高性能的伺服电机与谐波减速器。若没有高刚性、低回差的关节,任何精准发力都无从谈起。

机器人感知“敲”而不是“砸”的能力,则依靠遍布关节与腕部的六维力矩传感器,通过实时反馈接触力来实现柔顺控制,这在工业装配、打磨等场景中至关重要。

Walker S2采用的“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使其能精准定位目标(句鑃),这背后是强大的AI算力(如英伟达Jetson平台)在进行实时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

此次考验成功,反向验证了我国在机器人上游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与技术攻坚已初见成效,为中游本体制造提供了坚实基础。

2.中游:本体制造的“智能化跃迁”

以优必选为代表的本体制造商,正在经历从“造机器”到“造智能体”的进化。Walker S2不仅是一个“躯干”硬件,更拥有一个强大的“大脑”软件。

其革命性的创新在于3分钟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这一设计使其具备了7x24小时“永不停机”的工业潜力,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续航痛点。此外,Walker S2搭载的自研智能体技术Co-Agent及“群脑网络2.0”,使其具备了“单机自主、群体协同”的能力。十五运会上的三台机器人协同演奏,正是其群体智能在工业场景(如多机流水线作业)应用的“降维展示”。

3.应用场景的“全面解锁”

一场国家级盛会的“背书”,极大地加速了下游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首先是信任的建立。如果人形机器人能以极高精度安全操控千年文物,那么它在汽车总装线上拧紧一颗螺丝、在3C产线上插拔一根排线、在质检环节执行一次高精度检测,其可靠性便毋庸置疑。

其次,Walker S2的“主业”本就在工厂。根据公开资料,优必选Walker系列机器人在2025年的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人民币,其身影已出现在东风柳汽等企业的智能制造工厂中,参与分拣、搬运等实训环节。这场开幕式表演,完美连接了“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的产业现实。

最后,十五运会的亮相也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文旅、服务、教育等商业场景的巨大潜力。当特斯拉的Optimus开始在餐厅“卖爆米花”,优必选的Walker S2在演奏国乐,人形机器人正在真正走进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三、“成人礼”之后,产业奇点临近

我们认为,十五运会的这场“科技国潮”表演,不应被仅仅视为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而应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人礼”。它标志着产业的核心技术瓶颈(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作业精度)已被攻克,行业正式迈入“技术验证”与“商业落地”并行的新阶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看清这一产业拐点,比纠结于短期市场波动更为重要。

整体逻辑: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1”到“N”的爆发前夜。AI大模型解决了“大脑”的智能问题,而以Walker S2为代表的本体制造商解决了“小脑”(控制)与“身体”(执行)的可靠性问题。技术闭环已经形成,产业的下一个主题将是“规模化量产”与“成本下降”,这将带来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重估。

核心投资逻辑维度:

1.应用场景的确定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人形机器人是解决未来劳动力短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终极方案之一,是“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体现。十五运会的亮相,是国家意志层面对于这一技术路线的认可。从工业制造(汽车、3C)到特种作业(数据中心巡检、高危环境),再到商业服务(文旅、康养),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被快速打开。Walker S2在柳州等地的工厂实训和超8亿元的订单,是下游需求真实存在的铁证。

2.技术演进的加速性:AI与硬件的“戴维斯双击”

产业的进步是双轮驱动的。一方面,以英伟达、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通过更强的大模型和算力平台不断升级机器人的“大脑”;另一方面,以优必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躯干”和“小脑”上实现关键突破(如3分钟自主换电、毫米级精准控制)。“聪明的头脑”与“灵巧的身体”加速融合,产业迭代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3.产业生态的共振性:从“独角兽”到“产业链”

十五运会的主角是Walker S2,但其背后是成百上千家“隐形冠军”的支撑。从上游的伺服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视觉模块,到中游的本体设计、AI算法,再到下游的场景集成。这是一个庞大且正在加速成熟的生态系统。随着量产规模的扩大,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将最先分享产业爆发的红利。

4.配置工具的稀缺性:ETF的一键布局优势

面对如此复杂且专业的产业链,普通投资者很难精准预判哪家公司会最终胜出。是掌握核心算法的“大脑”公司?还是提供关键硬件的“关节”公司?亦或是率先落地的“整机”公司?投资单一标的风险较高。 而机器人ETF(562500)这类工具型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分散化、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它打包了机器人产业的“全貌”,让投资者不必在“大脑”和“身体”之间做艰难选择,而是可以一键配置整个“具身智能”时代。

全链条覆盖,结构均衡:中证机器人指数从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选取代表性公司。这意味着ETF的持仓中,既包括了如汇川技术等提供核心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的上游龙头,也涵盖了如机器人等中游本体制造的中坚力量,同时还布局了如科大讯飞这样为机器人赋予“智能大脑”的AI领军企业。这种全链条的布局,有助于投资者全面捕捉产业各环节的增长机会。

表: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数据截止2025年11月11日)

“人形”含量高,紧跟前沿:随着人形机器人成为产业最强风口,指数的“含人量”至关重要。根据公开资料及券商研报分析,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中,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特斯拉、华为及优必选等国内厂商供应链)相关的概念股权重占比超60%。这意味着机器人ETF(562500)能够精准锚定人形机器人这一核心赛道,充分分享其从1到N的巨大成长弹性。

图:指数人形机器人含量超60%(来源:Wind,持仓数据截至 2025.11.11,相关概念成分股划分的对比基准分别是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指数(中信)、万得服务机器人指数。)

市场代表性强,流动性充裕:作为全市场首个规模突破两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机器人ETF(562500)已成为众多投资者配置该赛道的“国民优选”,近一月成交额高达276亿元。充裕的规模和活跃的交易,使其成为高效灵敏的交易型工具,便于投资者根据市场热点灵活把握波段机会或进行长期定投。

从两千年前的青铜礼乐,到两千年后的具身智能;从珠江之畔的盛会“C位”,到柳州工厂的产线“工位”。十五运会上的这场惊艳首秀,不是科幻,而是现实。它不是人形机器人故事的高潮,而仅仅是这部宏大史诗的“序章”。

当精准的控制力、强大的AI大脑与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躯体相结合,一个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全新时代正迎面走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见证这场融合了古老文明与未来科技的浪潮,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