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4 12:05
马萨诸塞州尼德姆,2025 年 10 月 14 日(GLOBE NEWSWIRE)——Candel Therapeutics, Inc.(简称“Candel”或“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ADL)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多模式生物免疫疗法来帮助患者对抗癌症,今天宣布了其正在进行的 CAN-3110(linoserpaturev)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 1b 期临床试验的令人鼓舞的中期数据,并在高影响力科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该研究详述于 2025 年 10 月 8 日发表的《连续多组学揭示常规临床分析中不明显的抗胶质母细胞瘤反应》 ( 摘要链接)中,由麻省总医院布莱根癌症研究所神经系统肿瘤中心执行主任、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E. Antonio Chiocca 领导,是多机构突破癌症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通过连续活检加速胶质母细胞瘤疗法。
该出版物介绍了对正在进行的1b期临床试验(NCT03152318)C组两例接受CAN-3110重复给药治疗的患者采集的97份连续肿瘤活检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的结果。通过将多组学数据集与常规组织学和标准护理脑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该研究揭示了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组织学反应证据与影像学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活检分析表明,CAN-3110诱导了肿瘤微环境的动态空间和时间重塑,其中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取代。在两名患者中的一名中,这一过程导致了完全的病理缓解。有趣的是,免疫浸润导致MRI上肿瘤大小明显增加,这可能被误认为是疾病进展。这些结果强调了常规成像在评估病毒免疫疗法反应方面的局限性,并强调了组织学支持的总生存期(OS)数据的重要性。
关键发现包括:研究人员报告了特异性靶向CAN-3110表位的新型组织驻留效应记忆T细胞克隆型的扩增,以及HLA呈递免疫肽(包括癌症相关抗原)的表达。这些发现为肿瘤内注射CAN-3110后病毒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免疫激活提供了证据。
“这些数据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的一个关键局限性,表明我们无法使用常规成像技术准确评估免疫疗法的疗效,”该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Chiocca博士说道。“通过对一系列活检样本的复杂分析,我们证明了CAN-3110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我们首次鉴定出特异性针对溶瘤HSV病毒表位的T细胞克隆型,以及抗肿瘤反应的证据,这为CAN-3110的双重作用机制提供了支持。”
该公司今日还公布了CAN-3110在rHGG中进行的1b期临床试验所有患者的最新生存数据。单次注射CAN-3110后,A组(n = 41)和B组(n = 9)的最新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1.8个月(CI:8.3-14.9)和12.0个月(CI:10.0-NA),与之前报告的A组和B组数据一致。截至数据截止时间(2025年8月15日),A组和B组各有1名患者在长期随访后仍然存活(CAN-3110给药后分别为59.2个月和42.4个月)。
截至数据截止,C组9例患者已接受多次CAN-3110治疗。在1×10⁸ PFU剂量下,3例患者接受了4次注射,1例患者接受了5次注射,2例患者接受了6次注射。在1×10⁷ PFU剂量下,1例患者接受了4次注射,2例患者接受了5次注射。中位随访时间为8.9个月。截至数据截止,9例患者中有4例仍然存活(范围为开始CAN-3110治疗后3.1-28.2个月)。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在开始CAN-3110治疗一年以上后死亡(范围为5.5-21.8个月)。由于最近服药的患者的随访时间很短,且 C 组仍有 2 名患者待入组,我们预计将在 2026 年第四季度提供成熟的 mOS 数据和长期生存者的最新消息。对于一项潜在关键试验的研究设计而言,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 > 4 次注射比 4 次注射产生更好的临床结果,这表明可能不需要更大次数的 CAN-3110 给药即可达到最佳疗效。
Candel 首席科学官 Francesca Barone 医学博士表示:“胶质母细胞瘤是最难治疗的癌症之一,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预期中位总生存期不到 6 至 9 个月。今天公布的这些令人鼓舞的数据凸显了 CAN-3110 在该适应症中的转化潜力,其个体患者的总生存期 (OS) 显著超过历史基准。这些结果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CAN-3110 可以独特地重编程冷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从而延长生存期。”
Candel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aul Peter Tak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医学学士 (FMedSci) 表示:“CAN-3110 在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方面取得的令人鼓舞的结果增强了我们对病毒免疫疗法平台治疗这种最具破坏性的癌症之一的潜力的信心。观察到的临床益处,加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激活的证据,支持我们计划设计一项 CAN-3110 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小规模 2 期临床试验,并与研究人员、胶质母细胞瘤研究界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CAN-3110 此前已获得 FDA 快速通道认定和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
关于CAN-3110
CAN-3110 (linoserpaturev) 是同类首创、具有复制能力的单纯疱疹病毒 1 型 (HSV-1) 下一代溶瘤病毒免疫治疗候选药物,旨在通过单一疗法实现溶瘤和免疫激活的双重活性。CAN-3110 正在 rHGG 患者中进行 1b 期临床试验评估。2023 年 10 月,公司宣布《自然》杂志发表了这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结果。CAN-3110 总体耐受性良好,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这种治疗耐药性疾病中,单次注射 CAN-3110 后,与历史对照组相比,中位生存期有所改善。1公司和学术合作伙伴目前正在评估重复注射 CAN-3110 对 rHGG 的影响,这项研究得到了突破癌症基金会的支持。
关于 Candel Therapeutics
Candel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现成的多模态生物免疫疗法,以引发个体化、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帮助患者对抗癌症。Candel已建立两个临床阶段的多模态生物免疫疗法平台,分别基于新型转基因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HSV)基因构建体。CAN-2409(aglatimagene besadenovec)是该腺病毒平台的领先候选产品。公司近期成功完成了CAN-240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2a期临床试验,以及一项关键的、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在与FDA达成的特殊方案评估下进行。 FDA 还授予 CAN-2409 快速通道指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指定,用于治疗中高风险疾病患者中新诊断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授予 CAN-2409 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的快速通道指定,并授予 CAN-2409 快速通道指定和孤儿药指定,用于治疗 PDAC。
CAN-3110 (linoserpaturev) 是 HSV 平台的领先候选产品,目前正在进行 rHGG 的 1b 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已发表于《自然》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CAN-3110 已获得 FDA 用于治疗 rHGG 的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此外,Candel 的 enLIGHTEN™ 发现平台是一个基于 HSV 的系统性、迭代式发现平台,利用人体生物学和先进的分析技术,为实体瘤开发新的病毒免疫疗法。
有关 Candel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andeltx.com 。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某些披露内容,这些披露内容包含经修订的 1995 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所定义的“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当前和未来开发计划的时间安排和进展的明示或暗示的陈述,包括额外数据和关键数据读出里程碑和演示的时间安排和可用性;关于早期生物学读数作为临床反应预测指标的预期;关于公司平台治疗益处的预期,包括其平台改善难治性实体瘤患者总生存期和/或无病生存期的能力;以及关于监管指定带来的潜在益处的预期。“可能”、“将”、“可以”、“会”、“应该”、“预期”、“计划”、“预期”、“打算”、“相信”、“估计”、“预测”、“预计”、“潜在”、“继续”、“目标”等词语和类似表述旨在识别前瞻性陈述,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陈述都包含这些识别词语。本新闻稿中的任何前瞻性陈述均基于管理层当前的预期和信念,并受多种风险、不确定性和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事件或结果与本新闻稿中任何前瞻性陈述明示或暗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包括但不限于与开发计划的时间和进展有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公司计划的治疗益处的预期;公司临床前研究和已完成临床试验的最终数据可能与正在进行的研究和试验报告的中期数据存在重大差异;公司有效发现和开发候选产品的能力;公司获得和维持候选产品监管批准的能力;公司维护其知识产权的能力;公司商业模式的实施,包括公司业务和候选产品的战略计划;以及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的文件中确定的其他风险,包括公司向 SEC 提交的最新 10-K 表年度报告和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季度的 10-Q 表季度报告,以及任何后续提交的文件。公司提醒您不要过分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仅代表其发布之日的观点。公司不承担公开更新或修改任何此类陈述以反映预期变化或此类陈述可能基于的事件、条件或情况的变化,或可能影响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中所述结果不同的可能性的义务。本新闻稿中包含的任何前瞻性陈述仅代表公司截至本新闻稿发布之日的观点,不应被视为代表其在任何后续日期的观点。
投资者联系方式
西奥多·詹金斯
投资者关系和业务发展副总裁
Candel Therapeutics公司
tjenkins@candeltx.com
媒体联系人
本·香农
副总裁
ICR医疗保健
CandelPR@icrhealthcare.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Ling AL 等人,《自然》,2023;623(7985):15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