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Strategy的DAT业务解析

2025-09-07 06:09

本期综述Strategy的DAT业务相关内容,供参考。

根据目前多数共识,加密货币财库策略(DAT)业务模式最早是由 Strategy(当时叫MicroStrategy,即微策略)公司开创的。该公司在 Michael Saylor 的领导下,自 2020年起 开始将大量现金储备转换为比特币(BTC),并将其作为公司资产储备的核心部分。

Strategy已成为加密货币市场中最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机构力量,其创建的加密资产财库(DAT)模式既是一种金融创新,其具体操作策略与风险也需要认真关注。

一、DAT模式的兴起背景

在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交汇处,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和捐赠基金,由于内部合规、托管复杂性或监管限制,无法直接购买和持有加密货币。

这些机构资本规模庞大,却苦于缺乏受监管的、基于股权的合规工具来获得加密资产敞口。Strategy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将自己转变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其股票在主流交易所交易,为受限资本进入加密领域提供了合规通道。

二、核心运作机制与资本飞轮

Strategy的DAT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其独特的“资本飞轮”机制,这一机制完美诠释了金融市场的“反身性”理论。

核心运作机制。该公司主要通过两种金融工具筹集资金:市场化股票发行计划(ATM)和 可转换债券。ATM计划允许公司根据市场状况,直接在公开市场上以当前市价分批出售新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则是一种低息或零息债券,但附带有权转换为公司股票的期权。

飞轮效应双向循环。在牛市环境下,飞轮形成正向循环:BTC价格上涨→推高DAT股价和溢价→融资购买更多BTC→强化市场叙事→进一步推高股价和溢价。

而在熊市环境下,飞轮则会逆转形成死亡螺旋:BTC价格下跌→DAT股价跌幅更大→溢价收缩→融资渠道中断→增长叙事破裂→信心崩溃→股价进一步下跌。

表:Strategy的DAT模式飞轮效应

市场环境

核心驱动因素

股价表现

融资能力

最终结果

牛市

市场乐观情绪

涨幅高于BTC

增强(增值性融资)

资产规模扩张

熊市

市场悲观情绪

跌幅甚于BTC

减弱(减值性融资)

资产规模收缩

与BTC ETF的区别。与被动追踪BTC价格的ETF不同,Strategy的DAT模式是主动管理型实体。投资DAT不仅是投资BTC,也是投资其管理团队的资本运作能力。DAT还具有内嵌杠杆效应,其涨跌幅度显著高于标的加密货币。

三、溢价杠杆与股币债联动

Strategy的盈利模式建立在多重机制之上,被市场称为“财务炼金术”。

溢价融资模式。该公司的核心盈利机制依赖于维持和利用mNAV(股权相对资产净值的溢价)。当mNAV溢价高企时,公司能够进行“增值性”融资——用价值更高的股票购买实际价值较低的BTC,从而为股东创造额外价值。

股币债三轮驱动。Strategy开创了“股-币-债三轮驱动”的资本模型。通过零息可转债/股票增发募集资金,购入BTC,反哺估值,推升股价,然后再进行融资,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资本增值系统。

税收优化优势。作为上市公司,Strategy还享受一定的税收优势。通过合理的公司结构设计和融资安排,能够优化整体税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四、监管挑战与全球合规

DAT模式处于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交界地带,合规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避免被归类为投资公司。Strategy面临的一个关键合规风险是可能被监管机构重新分类为投资公司。若股价持续低于净资产价值,可能触发股东诉讼要求按NAV赎回,甚至导致监管机构援引历史案例(如1940年代Tonopah Mining案或2021年GBTC事件)将其重新分类。

此类重新分类将迫使公司遵守更严格的披露与运营规则,从根本上改变其业务结构。

不同地区的合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拓展DAT业务需要高度本地化的合规策略。包括利用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TA)来优化税务结构,确保境外公司实质性运营,以及进行合规的股权架构搭建(如通过ODI备案)。

五、持续进化与生态扩张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Strategy不断调整和进化其发展策略。

先发优势巩固。作为DAT模式的首创者,Strategy积累了显著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截至2025年8月,该公司持有近63万枚BTC,价值数百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仓机构。

技术基础设施整合。Strategy正在不断加强其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可能整合电子签章等合规技术解决方案,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合规性。

全球市场扩张。针对不同地区的监管环境,Strategy可能需要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在亚太等新兴市场,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联盟,可能是扩大全球影响力的关键策略。

六、日益凸显的模型脆弱性

尽管Strategy的DAT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其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不容忽视。

竞争加剧与溢价脱钩。最严重的风险是股价溢价与比特币价格脱钩。随着多家DAT机构的涌现,Strategy作为“华尔街比特币Gateway”的垄断地位正在被侵蚀。其他DAT产品分流了市场资金,使其股价溢价可能难以重现。

股权稀释效应。Strategy的流通股数量5年内增长超200%。尽管BTC总持有量增加,但每股BTC含量被大幅摊薄,直接损害股东价值。

杠杆波动风险。DAT股票自带杠杆效应(财务杠杆与溢价杠杆),涨跌幅度显著高于标的加密货币。下跌时可能触发强制抛售,加剧股价下跌。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潜在影响

应对难度

竞争风险

多家DAT机构涌现

分流资金,溢价减少

稀释风险

流通股数量5年增200%

每股BTC含量下降

杠杆风险

股价波动幅度大于BTC

投资风险加剧

监管风险

可能被重分类为投资公司

运营成本增加

极高

叙事破产与拥挤交易。早期依赖“稀缺性溢价”,但现货BTC ETF推出后,其合规优势减弱,投资者更关注基本面而非故事,导致溢价蒸发。趋同交易策略也使DAT成为拥挤标的,早期投资者利好兑现抛售易引发踩踏。

七、DAT模式的未来发展

肖风博士认为,ETF是传统金融的重要工具,但DAT才是加密资产向传统市场转移的最优解。 DAT不仅技术在技术上可行,更在结构上为加密资产进入传统金融领域搭建了更稳健、高效的桥梁。

未来3到5年,DAT可能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型投资工具。当前DAT储备规模已突破千亿美元,与现货ETF(1600亿美元)同属重量级玩家。机构预测,未来3-10年DAT将复制ETF的爆发轨迹,成为加密资产主流载体。

然而,DAT市场也可能面临饱和和清算风险。正如Castle Island Ventures的Nic Carter将当前DAT热潮类比1920年代投资信托狂热,暗示市场可能存在非理性繁荣。当DAT供应量足以吸收不成熟需求后,市场将进入清算阶段。

Strategy开创的DAT业务模式无疑为传统企业提供了一种拥抱加密资产的新范式,但其内在的脆弱性和外部竞争压力正在加剧。未来,DAT模式的成功将不再依赖于简单的资产积累,而是精准的资本运作、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灵活的合规策略的多重组合。在全球加密金融化的大潮中,DAT模式既可能是引领创新的先锋,也可能成为金融史上的又一个泡沫注脚,其最终走向将取决于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溢价与价值、叙事与基本面之间的微妙关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