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63家备案、221天审批:港股IPO成绝对主流,VIE架构陷“冰封”

2025-09-06 14:00

2025年前八个月,境外IPO备案呈现“港股主导、美股式微”的鲜明格局。263家备案企业中,超八成选择赴港上市,成为绝对主流,平均审批耗时221天;而采用VIE架构的企业则面临较大的审核压力,平均耗时超一年,自四月以来更是无一例通过备案。

赴港IPO占比近八成,新增多家VIE架构企业

2025年前8个月备案企业共263家(已去重),申请境外IPO 企业共227家,其中赴港上市企业为主流(占比79%),共208家,赴美纳斯达克上市14家,赴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5家。

在申请境外IPO的企业中,因今年A to H 上市潮成为香港IPO主线,直接境外上市架构,俗称H股,占比超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红筹架构上市的企业中,有8家选择VIE架构。选择的企业大多属于软件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选择原因是公司含有外商投资禁止或限制的业务。例如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因旗下公司经营负面清单项下“禁止业务”和“限制业务”的混合业务,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增值电信业务,从而选择采用合约安排。

但据历史经验,选择VIE架构的企业通过备案的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很多企业在具体备案过程中为了加快效率会选择拆除VIE架构。

从备案时间分布来看,7月明显是企业备案的小高潮,与香港6月末企业密集递表的步调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存在企业二次递表或多次递表后,企业备案日期会相应更新的情况,或为企业重新提交或更新了备案材料。

103家通过备案,港股IPO平均耗时221天

截至8月底,2025年通过备案企业共103家,其中赴港上市企业62家,赴美上市企业13家,台湾交易所上市企业4家以及新加坡交易所介绍上市1家,申请股份“全流通”企业23家。

审批时长上,2025年前8月香港IPO的审批时长平均在221天左右,美股IPO平均时长在256天,台湾IPO平均132天。

此外,选择红筹架构上的企业平均通过备案时长是261天,相对于选择H股上市企业(191天)更长,主要原因是选择VIE架构企业通过备案周期比较漫长。根据今年通过备案的VIE架构企业的数据统计,平均通过时长超过一年(389天)。且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4月以后,通过备案的VIE架构企业数量为0。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