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6 06:35
投資慧眼Insights-
MSCI(明晟公司,原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是全球領先的指數編制公司之一,與富時(FTSE)和標準普爾(S&P)齊名。其主要職責是根據市值、流動性、交易量等指標,將全球上市公司編製成各類指數,為 ETF、共同基金及機構投資者提供投資參考。目前全球超過 1,370 支 ETF 追蹤 MSCI 指數,相關資產規模超15兆美元。
MSCI 每年於2、5、8、11月定期調整,其中5月及11月為半年度調整(幅度較大),2月及8月為季度調整。調整內容包括成分股的新增、刪除、權重變化,旨在反映市場動態。調整結果通常提前公佈,並於生效日(本次為8月26日)收盤後正式實施。
本次 MSCI 調整重點:台股權重微降,成分股洗牌
在2025年8月的季度調整中,台股在各指數中的權重略有下調:
MSCI 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19.45%降至19.40%;
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21.97%降至21.89%。
成分股變動如下:
MSCI台灣指數新增:康霈生物技術(6919)、川湖科技(2059);
MSCI台灣指數刪除:寶成(9904)、潤泰新(9945);
MSCI全球小型指數新增:印能(7734)、高技(5439)等7檔;
MSCI全球小型指數刪除:康霈(6919)、中華紙漿(1905)等4檔。
MSCI 台灣指數成分股與台股市值高度重疊,前段權重股與元大台灣50(0050)成分股高度相似。本次調整後,台股在 MSCI 指數的代表性仍以科技、金融及製造業為主。投資人可透過 MSCI 官網查詢詳細成分股權重。
尾盤爆量原因:被動資金調倉與套利行為
MSCI 調整生效日尾盤(13:25-13:30)常出現顯著波動與爆量,主要原因包括:
1.被動型基金調倉:追蹤MSCI指數的ETF和基金需在生效日收盤前調整持倉,以配合最新權重,導致最後一盤集中買賣;
2.套利交易:部分資金提前佈置調整預期,並在生效日尾盤集中平倉,加劇股價波動。歷史數據顯示,成分股尾盤漲跌幅常超3%,但次日開盤後多數出現回吐效應。
台股尾盤爆量1224億元
8月26日,MSCI 調整生效日台股尾盤爆出1,224億元大量,推動全日成交額達5,140億元。盤面雖一度跌破10日線,但在 AI 概念股支撐下回升,終場收漲27.72點至24305.1點。此次變動再度印證 MSCI 調整對短期資金流動與股價波動的影響。
投資人需警覺調整日尾盤的短期波動風險,避免盲目追高殺低。長期而言,成分股調整較反映市值與流動性變化,需結合基本面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