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老廠翻身!東元結盟鴻海“造心鑄腦”,市值月噴540億的AI逆襲之路

2025-08-26 03:25

投資慧眼Insights-

台股近期的熱度,幾乎被 “機器人” 與 “AI” 承包。就在輝達黃仁勳拋出 「機器人新大腦」 引爆市場後,一家 60 年老牌電企突然殺出 —— 東元(1504)不僅股價連破歷史關口,更用一場跨界合作,改寫了外界對 「傳統電機廠」 的認知。

股價 「火箭式」 飆漲:一個月市值狂攬 540 億

25 日的台股早盤,東元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直奔漲停,收盤價 74.2 元刷新歷史新高;即便 26 日早盤衝高至 75.6 元後遭遇賣壓,也難掩這輪漲勢的兇猛。回溯一個月前,在與鴻海官宣合作前,東元股價還停留在 46.4 元,短短 30 天,股價漲幅超 60%,市值硬生生多出 540 億。

市場之所以瘋狂追捧,絕非單純的資金炒作 —— 東元早已不是那個只做傳統電機的廠商,而是悄悄轉型成了 AI 基建、智慧自動化、綠能三棲玩家。這波漲勢,本質是投資人看懂了它的 「新故事」。

結盟鴻海:AI 資料中心的 “腦 + 心臟” 組合

故事的核心,是 7 月底東元與鴻海的一紙換股協議。鴻海拿下東元 10% 股權,東元也持有鴻海股份,兩家從合作單位升級成戰略盟友,背後藏著精準的產業互補邏輯。

鴻海是全球 AI 服務器龍頭,市佔率超 40%,亞馬遜、微軟這些雲端巨頭都是它的客戶,但服務器市場接近飽和,要再增長,必須向 “AI 資料中心基建” 延伸。而這正是東元的強項 —— 從機電工程到重電設備,東元在電力供應、機房基建上有幾十年累積。

簡單說,鴻海擅長做 AI 資料中心的 「腦」(伺服器),東元則能搞定 「心臟與血管」(電力系統、機櫃)。雙方整合後,能推出 “從機櫃到機房一次到位” 的模組化方案,完美契合 AI 資料中心 “快速落地交付” 的需求。市場預測,這套模式接下來很可能進軍北美、中東、東南亞市場,成為新的成長引擎。

自動化展亮肌肉:機器人、無人機齊發力

如果說與鴻海的合作是東元的 “新舞台”,那麼今年自動化產業展上的亮相,就是它秀技術底氣的時刻。展會上,東元不僅推出了機器人關鍵模組,還亮出了無人機動力系統 —— 這意味著它不只是 AI 基建的參與者,更直接切入了機器人、無人機的核心供應鏈,從 「後端基建」 往前端應用延伸,進一步補全了智慧自動化的版圖。

從傳統馬達到 AI、機器人、綠能多線出擊,東元這波轉型不是喊口號,而是實打實的業務落地。股價創新高只是開始,接下來,隨著與鴻海的合作落地、自動化產品放量,這家老牌電企的轉型故事,或許才剛進入高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