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欧菲光: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2025-08-19 20:0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19日欧菲光(00245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西部证券、财通证券、开源证券、信达证券、华西证券、南京证券、天风证券、银河证券、华金证券、中邮证券、德邦证券、第一上海证券、上海证券、诚通证券、花旗环球金融、富瑞金融、瑞银证券、盛博香港、国盛证券、九泰基金、富达利泰、宏利基金、UG INVESTMENT ADVISERS LTD、和谐健康保险、招商信诺资产管理、三星资产运用(香港)、国新投资有限公司、耕霁(上海)投资、深圳市辰禾投资、中金公司、上海明河投资、上海宁泉资产、深圳宽源私募、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在智能手机产品领域有什么技术突破?
答: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的基石业务,公司智能手机业务上半年营收实现同比增长,技术研发团队持续创新突破,自主研发的多群组镜头主动对位技术、小型化模组封装技术等不断迭代升级,使公司摄像头模组产品在技术先进性、产品稳定性和量产效率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浮动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芯片级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创新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10倍连续光学变焦技术已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问:手机光学行业的未来升级方向是什么?
答:硬件升级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光学传感器继续“大底化”,主摄、长焦等摄像头逐步采用更“大底”传感器,以提升全场景影像体验;其次,潜望长焦模组普及加快,更多品牌将下放至中高端机型;最后,在光学结构上,玻塑混合镜头和小型化模组方案会更广泛应用,以兼顾画质和轻薄整机设计。

问:欧菲光在智能汽车领域有哪些进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18.19%。通过在车载摄像头、车载镜头以及系统级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满足辅助驾驶与车身电子的新需求,推动了智能汽车业务的快速扩展。公司产品线覆盖舱外前视、侧视、后视、环视及电子外后视镜,以及舱内的DMS、OMS摄像头,并已量产多款1M至8M规格产品及激光雷达接收模组。同时,公司COB封装技术已在前视、环视等摄像头和雷达产品上大批量产应用。

问:公司新领域业务发展亮点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领域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9.73%,新领域业务整体毛利率达14.64%,较上年同期增加2.5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

问: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依托在技术研发、量产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持续积累,以及多年来与客户建立的稳定合作基础,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摄像头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头部厂商的高度认可,荣获客户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项。公司凭借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不断推动项目迭代,使公司摄像头模组产品在良率与可靠性方面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问:公司内窥镜产品量产进度和技术水平如何?
答:公司泌尿系统镜种模组已于今年4月实现量产,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同时,公司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镜种模组预计将于下半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内窥镜领域,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首家全镜种模组供应的中国厂商,将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腹腔镜、肠胃镜、膀胱镜、输尿管镜与支气管镜等内窥镜产品的技术攻坚、良率提升与规模化量产。公司医疗内窥镜产品通过研发微型化模组架构,采用镜头与CMOS传感器模块化设计,融合超薄树脂精密封装、超小PD焊接及一体式灌胶等技术,突破传统内窥镜的体积限制和技术瓶颈,具有小型化、解析力稳定、高清晰度、轻薄化、防水化、超微距等显著优势,可实现无损成像质量的稳定传输,在微创性和多场景适应性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Q7公司未来改善盈利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品创新优势,以技术升级驱动业务发展,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经营并举,持续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梳理现有业务,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及产业布局,聚焦光学影像主业,强化高端影像产品市场份额,并积极推进微电子业务,拓宽到更多的传感器领域。同时,公司将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等措施,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费用,改善资金状况及负债结构,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此外,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库存和客户账期的管理,缩短库存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欧菲光(002456)主营业务: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3DToF、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身电子和智能门锁等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欧菲光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8.37亿元,同比上升3.15%;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378.13%;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944.1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9.55亿元,同比上升1.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992.24万元,同比下降314.8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392.63万元,同比下降2070.31%;负债率77.97%,投资收益-7414.98万元,财务费用1.84亿元,毛利率10.0%。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52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538.72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