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这种无用计划被美联储废止 而很多地方还在当宝

2025-08-16 06:24

01 美联储:不再单独盯加密

8 月 15 日,美联储宣布废止 2023 年设立的 “新兴活动监管计划”(NASP)。

图片

NASP 原本是专门盯银行加密相关业务的,比如:

  • 托管比特币、
  • 参与稳定币结算、
  • 和交易所合作。

银行要干这些,必须提前报备、等美联储点头。

图片

现在,这个小组直接撤掉了。以后银行的加密业务,不再“单独立档”,而是放回常规监管框架里。
美联储的理由很直白:
这事已经常态化了,别再搞特殊标签;
NASP 跟其他监管机构重叠,效率低;
政治环境变化:特朗普政府强调扶持稳定币与加密创新,那就顺势而为。
一句话:美国的监管思路在转弯——不再另起炉灶,而是让加密融入原有金融秩序。

02 其他地方:还在死磕“旧办法”

和美国的融合思路不同,全球很多地方依旧在沿用传统反洗钱套路。最典型的两个案例就是 BIS 的最新报告和 FATF 的 Travel Rule。
案例一:BIS 的“体面投降”

图片

BIS 最近发了一篇《加密资产反洗钱合规方案》。结论很讽刺:
传统 KYC/AML 在链上基本失效;
他们能想到的“新招”是:给钱包打分、让用户自己检查、在法币出入金设卡口。
但这些办法现实中效果有限:

  • 钱包无限生成,身份和地址很容易脱钩;
  • 跨境交易几秒钟完成,根本没法用传统报备拦截;
  • 真正的犯罪分子早就用混币器、跨链桥绕开了。

这份报告看似新思路,其实更像是 承认传统办法管不住去中心化世界。
案例二:Travel Rule 的全球乱象
FATF 2019 年强行把 1996 年的银行电汇规则套到加密上:
超过 1000 美元的交易,必须附带身份信息。
听起来合理,但结果是一地鸡毛:

  • 各国标准不一:美国 3000 美元门槛,欧盟直接“1 欧分也要”,日本零门槛。
  • 执行效果差:FATF 自己 2025 年的报告承认,75% 的国家还在“部分合规”或“根本没合规”。
  • 成本高企:Chainalysis 2025 报告指出,Travel Rule 几乎没有拦住非法资金,但却成了交易所合规预算里最重的一块。

图片
现实中,坏人继续绕路。
而所谓“合规企业”每年还要承担上百万美元的合规成本配监管演习~

03 两种路径的对比

美国:承认传统“特别监管”效果有限 → 废止 NASP → 把加密吸收进现有监管体系,再配合 GENIUS Act 等立法,为稳定币和银行业务开路。
全球(FATF/BIS 主导):继续搬老办法上链 → Travel Rule 高成本、低效率 → 报告一份份写,但犯罪分子依旧逍遥法外。
一句话:
美国选择 融合,把加密当作金融业的新一部分;
全球大多数国家还在 表演,用 20 世纪的工具硬管 21 世纪的技术。

04 结语

美联储废止 NASP,不是放弃监管,而是承认:加密不可能再被当“特殊怪胎”盯着,必须纳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逻辑里。
相比之下,全球在加密应用上对传统监管体系的死磕,结果就是 成本高、效果差、创新被压制。
去中心化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管不住的就别假装能管。真正的挑战在于:

  • 监管者能否接受新范式,
  • 技术方能否给出更聪明的合规工具。

未来几年,加密世界的监管格局,可能就是 “美国融合” vs “全球表演” 的鲜明对照。
【削足適履】 | Facebook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