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8個月狂捲200億!29個新億萬富翁坦白:AI造富速度碾壓所有產業!這波造富窗口只剩下3-5年?

2025-08-12 03:05

Insights投資慧眼--Anysphere創辦人Michael Truell只花18個月就把估值轟到200億美元-比祖克柏快5倍,比貝佐斯快8倍!

這不是科幻小說,由他創立的Anysphere公司,搭上了AI的火箭,迅速實現了財富的暴增。而這,僅僅是AI造富裡的一角。

Bloomberg數據顯示:在過去的730天離,AI創造了29位億萬富翁,累計財富達到710億美元。而網路的黃金十年,才能與之比肩。

資本洪流正在吞噬一切

OpenAI 在短短三個月內,它的估值就飆升了驚人的67%,站上了5000億美元的高點。這種成長速度,即便是那些根基深厚的石油巨頭也自愧不如;另外,Anthropic 的估值也膨脹到了1700億美元,社交媒體巨頭Meta豪擲143億美元只為買下Scale AI這家公司不到一半的股份,年僅28歲的創始人 Alexandr Wang,億之間,就有36 AI這家公司不到一半的股份,年僅28歲的創始人 Alexandr Wang,億之間,就有3600億美元的身家。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看看那些初次創業的起點吧:前OpenAI的技術核心人物Mira Murati,剛剛自立門戶,她的新公司僅在第一輪融資中就拿到了2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徹底粉碎了過去創業者對「啟動資金」的所有認知,宣告了一個金錢遊戲規則被完全顛覆的新紀元。

舊金山從未如此閃耀

蘇富比的豪宅成交記錄簿上,2,000萬美元級交易像超市小票,不值一提。去年,光是在舊金山這裡,矽谷風投便吸走350億美元。麻省理工學院權威安德魯·麥克菲斷言:「這波AI造富潮扭曲了時空法則,財富分配邏輯已從『資本僱傭勞動』轉變為『技術奴隸主通吃一切』」。

引擎蓋下的戰爭正在決定未來格局

更可怕的是,這場造富遊戲的門檻,注定它只能是少數人的遊戲。訓練 GPT-4 燒掉的1億美元學費,對下一代玩家只是入門消費。而 10億美元的門檻,篩選出能上牌桌的頂級玩家全球不足10位。

巨頭們早已佔據生態位:OpenAI瓜分技術霸權,Google掠奪基礎設施,Meta狂吞應用層。

垂直領域的創業者在15%的融資份額裡不斷掙扎,AI+醫療、AI+法律這些千億級藍海,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一片紅海。

菁英掠奪戰爭將凡人的命運撕成兩半

諷刺的是,當Meta為蘋果AI團隊負責人開出2億美元天價年薪包,當百萬美元年薪淪為AI人才的起薪線時,普通工程師的簡歷投進郵箱卻石沉大海。全球合格AI研究員不到3萬人的殘酷現實,讓科技巨頭月薪5萬人民幣搶人的動作顯得有些悲涼。

這場風暴的運行速度令人窒息。回看網路泡沫時期的財富累積:5年誕生17位科技新貴已是極限。如今2年內超50位億萬富翁批量湧現!

技術更迭的節奏更讓人後背發涼:GPT-4的表現提升超過去10倍,訓練成本反而暴跌90%。 MIT的白皮書警告:這波造富窗口只剩下3-5年,沙漏中的金砂早已流逝近半。

歷史級財富轉移的齒輪碾壓著每一個人——20年前看不懂互聯網,10年前錯過移動互聯網……此刻灣區的AI核爆衝擊波正席捲全球,而普通人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燃燒的財富座標軸

新貴誕生速度:網路時代≈3.4位元/年 → AI時代≥25位/年,快速增加700%

資本強度:OpenAI單輪估值跳漲=1,670億美元(≈波音公司總市值)

人才溢價:頂級AI工程師時薪>泰勒絲演唱會門票均價

窗口倒數計時:MIT財富紀元沙漏剩餘約42%(基於7年周期預測)(資料熔爐:Bloomberg/CB Insights/麻省理工技術評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