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你的高利息收益可能是幻覺? 00878五季填息四次,破解ETF「填息」背後的殘酷真相

2025-08-06 09:40

Insights投資慧眼--當投資人追逐動輒10%的高配息率時,很少人意識到:那些未能填息的股息,可能正悄悄吞噬你的本金。

近期數據顯示,多檔熱門高股息ETF陷入「配得出息,填不了權」的困境——你領到的現金股息,很可能只是資產淨值左手換右手的賬面遊戲。

一、為什麼「填息」才是真收益的試金石?

當ETF除息後股價能否漲回原價位(即填息),直接決定了投資人是否真實獲利:

  • 避免「自我配息」陷阱:若除息後價格持續低於基準,表示你領到的股利實為淨值損耗,總資產並未增加;

  • 檢驗成分股造血能力:填息需依賴成分股獲利成長與市場信心,成功填息=市場對ETF底層資產的持續認可;

  • 總收益的雙引擎總收益的雙引擎:真正的回報=股息收入+資本增值,填息能力直接掛鉤長期複合收益;

  • 拆穿高息糖衣砲彈:部分 ETF 以資本返還(返本)營造高配息假象,伴隨淨值下跌,實為「領息1元,虧本2元」的陷阱。

二、數據直擊:填息穩定度成盈虧分水嶺

觀察近一年台股季配型高利ETF表現,填息成功率差異揭露殘酷現實:

  • 領跑者範例:國泰永續高股利(00878)近五季四次完成填息,年化配息率7.6%兼具淨值波動可控性;

  • 警示案例:00919、0056、00918等產品多次未能填息,部分ETF淨值甚至長期低於發行價(如00713)。

17544730985208

可以看出高配息率≠高回報,未填息的股利本質是淨值蒸發。

三、00878的啟示:平衡「配息」與「填息」的生存邏輯

儘管個股案例不足以作為充分說明,但00878的運作策略提供觀察觀點:

  • 成分股篩選原則:聚焦永續經營、現金流穩定的企業,降低淨值大幅回撤風險;

  • 配息政策設計:維持7%-8%可持續配息率,避免過度透支淨值;

  • 市場行為驗證:四次成功填息反映資金對其「息收+資本保全」雙目標的認可。

真正的收益是「領得到,留得住」的。投資者與其被表象的高配息率吸引,不如深入審視:股息是否來自真實獲利?除息後是否具有修復能力?資本損耗是否抵銷股利收益?

最後需要牢記,無法填息的高股息,終將成為本金的慢性毒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