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虧超 250 億卻藏逆襲契機?謝金河直言台塑四寶該動刀,AI 風口正撕開突破口

2025-07-30 03:52

Insights投資慧眼--中國產業內卷的絞殺戰,正把台灣傳統產業逼到牆角。台塑四寶剛交出的第二季成績單堪稱慘淡 —— 四家合計虧超 250 億,創下近年來罕見的虧損規模。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卻劍走偏鋒:這不是末日,反而是傳統產業翻身的絕佳契機。

早在 2021 年,謝金河就曾敲警鐘:中國大規模擴產將對台塑石化形成致命衝擊,勸其轉向少量多樣的特用化學品。可彼時台塑四寶一年狂賺 2,404 億,對這番預警嗤之鼻。諷刺的是,當初看不上的特用化學品賽道,如今已讓長春石化吃到紅利,而台塑卻在虧損泥潭裡掙扎。

危機中總有破局者。南亞近期砸下 520 億進軍高階電子材料市場,這步棋踩在了風口上。身為台灣電子材料巨頭,其覆蓋的玻璃纖維絲、玻纖布、銅箔基板等產品,正趕上 AI 服務器需求暴增的東風。尤其是玻纖布的低介電(Low DK)與低熱膨脹係數(Low CTE)產品,全球需求已現井噴。全球龍頭日東紡織轉產更高階的 Low DK2,直接造成 Low DK 市場供需失衡,而台玻手握 20% 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再疊加美中貿易戰下美系供應鏈剔除中國廠商的紅利,台玻、富喬、德宏、建榮等企業已同步起飛,南亞的玻纖布、南亞的自然也成了關鍵。

但蛋糕再大,也填不滿其他部門的窟窿。謝金河看得透徹:單靠玻纖布、銅箔基板的利潤,遠遠不夠抵銷整體虧損。要破局,必須動真格重組。他建議台塑集團徹底拆分:石化全鏈條歸集到台塑石化,台塑本部專攻能源與重電;南亞的電子材料獨立分拆,甚至輔導上市;台化、福懋則在紡織領域抱團變強。台玻也該把玻璃與玻纖布業務拆開,各走專精路線。

當年賺得盆滿缽滿時不屑轉型,如今虧損壓頂才想起謀變。但不可否認,印刷電路板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局,這或許正是台灣傳統產業撕掉 "夕陽" 標籤、重新起跑的轉折點。分拆與否,能不能抓住 AI 材質的風口,將決定這些老牌企業是就此沉淪,還是逆勢重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