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行科工”二次递表,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

2025-07-23 18:18


来源丨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025年7月22日,大行科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第一次递表港交所。


公司是一家着名的折叠自行车公司2024年收入4.51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1.4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3.00%,净利润达0.52亿元人民币。

LiveReport获悉,来自中国深圳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DAHON TECH ( SHENZHEN)CO., LTD.(简称大行科工”)于2025年7月22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表。


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是一家着名的折叠自行车公司。折叠自行车为一种小巧便携的自行车,其设有可折叠成较小尺寸的机能,便于收纳及携带。

大行品牌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凭借逾40年的发展,大行品牌在技术实力、创新精神、匠心工艺、对卓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追求方面享负盛名。根据招股书,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于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占有显赫地位,市场份额达26.3%,按2024年零售额计,亦于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36.5%。


核心业务涵盖折叠自行车及周边配件的研发、设计、制造与全球营销。已累计销售逾15万辆折叠自行车,成为该细分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在持续创新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下,产品线已从折叠自行车成功拓展至全品类自行车解决方案,目前涵盖:


城市通勤系列(折叠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


运动性能系列(公路车/山地车)


家庭生活系列(儿童自行车)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已建立包含70余款车型的完整产品矩阵,每款产品都体现了公司对骑行体验、空间效率和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期待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智能、更便捷的骑行生活方式。

于往绩记录期间,大行科工的收入主要源于销售大行自行车公司亦从以下各项获得相对较少的收入:(i)配件、服饰及其他相关产品;及(ii)主要涉及公司共享360项目的权限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财务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3个财年、2024年前4个月及2025年前4个月: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2.54亿、3亿、4.51亿、1.26亿及1.85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33.16%;

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78亿、1.01亿、1.49亿、0.41亿及0.6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38.16%;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0.31亿元、0.35亿元、0.52亿元、0.13亿元及0.2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28.99%;

毛利率分别约为30.66%、33.81%、33.00%、32.68%及33.01%;


净利率分别约为12.37%、11.61%、11.60%、10.21%及11.65%。


该公司该阶段数据显示:收入、毛利及净利持续增长;毛利率稳定在32%-33%区间,而净利率略有波动,整体呈现收入规模扩大但净利润率仍需适当关注的特点。


董事高管


主要股东


IPO前,大行科工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控股股东韩德玮博士持股约88.56%;大行科工企业有限合伙持股约1.60%,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韩博士是大行科工企业有限合伙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因此,韩博士及大行科工企业有限合伙被视为一组控股股东。

其余股东含括有:美大行有限合伙持股约4.53%;大行科有限合伙持股约2.85%;大行有限合伙持股约1.65%;大行工有限合伙持股约0.81%。均为员工持股平台。



中介团队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大行科工中介团队共计5家,其中保荐人1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整体不错;公司律师共计1家,综合项目数据令人失望。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普通。





(本文首发于活报告公众号,ID:livereport)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