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打新升级5: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有何差别?

2019-11-26 20:37

作者:Amirin

11月20日,阿里巴巴为期6天紧张刺激的招股进程终于告一段落,有消息称公开发售超购3倍;此前据《香港经济日报》,阿里巴巴国际配售超购3-4倍,并提早半天截止认购。估计看到这里,不少人会产生对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表述的疑问,两者有何区别?跟我打新阿里有何关系?

注意阿里巴巴此前提前截止仅仅是机构投资者的认购,属于国际配售部分,跟我们打新所涉及的公开发售部分并不重叠。

发售对象不同,一个是批发一个是零售

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其实都是新股配售的方式,两者的关系好比批发和零售,一个进货进的多,一个进货少而且分散。国际配售面向来自全球实力雄厚的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及专业投资者,认购资金非常的庞大,可以大批进货。

公开配售更多面向散户,资金额较小,我们大部分投资者通过券商去认购的,正是新股公开发售的部分。

分配数量不同,一个靠实力一个靠缘分

正因为国际配售的认购资金远超公开配售,国际配售的份额也更大,两者比例一般是9:1,比如说阿里巴巴这次赴港上市共发行5亿普通股,国际配售的股数占9成,公开配售占1成。

国际配售的基准目的是巩固股东基础,使公司及股东整体获益,国际配售能拿多少货全靠自己的实力,投资者拼的是背景、规模、投资态度及策略等。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消息传,阿里为马云朋友圈里的机构投资者都留了一定的认购份额。

相比之下公开发售的机会更加公平,打新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并尽量保证一人中签一手。但散户申购也很多,新股获得了大幅超购,能不能打中就靠缘分了。有些投资者为了提高中签概率也会多申购几手,申购的越多,自然中签的概率更高。

时间顺序:先有国际配售,才有公开发售

国际配售开始早于公开发售,在这之前还会安排上市路演。主承销商和发行商的管理层与全球机构投资者面对面介绍公司经营理念、竞争优势等,从市场上获得反馈以此作为定价依据。路演结束后,国际配售就开始了,公司会接受机构投资者的意向申报,并累计投标。

公开发售开始的晚,因为公开配售的定价区间受国际配售影响。公开发售开始后,散户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券商来认购股份,也就是打新。散户资金不足会选择融资打新,公开配售期间会产生孖展数据,通过孖展数据我们多少能了解到新股的市场分量,以便预测公开发售的超购幅度。

配售结果:掌握大方向

配售结果不能只看中签,学会分析国际配售和公开配售的配售情况很重要,因为这个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股的上市预期,比如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国际配售超购逾3倍,就说明阿里这次上市获得了较多机构的认可,对于上市表现来说是利好的。

相反,即便公开发售足额但国际配售不足额,上市也大概率会破发。比如今年的啤酒巨头百威亚太原计划今年7月份IPO,公开发售也获得非常大的超购幅度,但最后由于国际配售不足额,硬生生地推迟上市日期,可见国际配售中机构投资者的眼光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公开发售结果代表了有多少货在散户的手中,如果说公开配售获得了大幅超购,会触发回拨机制,发行商把国际配售的一部分回拨到公开发售,股份比例会被相应调整。

比如公开发售超购15倍以上但少于 50 倍,可以回拨至30%,也就是说原来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1:9的比例会调整至3:7。另一种情况就是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配售足额,这时也会触发回拨机制,公开发售未被认购的部分会被回拨至国际配售。

这次阿里的国际配售与公开发售最初拟定是9:1的比例,但最终分配还要等到配售结果公布那天才知道。

新股配售机制意义深远,不仅为二级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资金,同时缓冲了庞大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时带来的冲击,减少投机风险,也让我们小散有机会认购阿里巴巴等优质公司的股票。

了解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的区别,才能明白配售结果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形成更加客观的预期,最终尝到打新的甜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